墨子说鲁阳文君文言文翻译

作者&投稿:弘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墨子说鲁阳文君翻译

译文:

鲁阳文君将要攻打郑国,墨子听到了就阻止他,对鲁阳文君说:“上天兼有天下,也就象您具有鲁四境之内一样。现在您举兵将要攻打郑国,上天的诛伐难道就不会到来 吗?”鲁阳文君说:“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了上天的意志。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降给他们惩罚,使三年不顺利。我将要帮助上天加以诛伐。”墨子说:“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它三年不顺利,上天的诛伐已经够了!现在您又举兵将要攻打郑国,说:‘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上天的意志。’好比这里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凶暴、强横,不成器,所以他父亲鞭打他。邻居家的父亲,也举起木棒击打他,说:‘我打他,是顺应了他父亲的意志。’这难道还不荒谬吗!”鲁阳文君说:“对。我用您的言论观察,那么天下人所说的可以的事,就不一定正确了。”

墨子对鲁阳文君说:“进攻邻国,杀害它的人民,掠取它的牛、马、粟、米、货、财,把这些事书写在竹、帛上,镂刻在金、石上,铭记在钟、鼎上,传给后世子孙,说:‘战果没有人比我多!’现在 *** 的人,也进攻他的邻家,杀害邻家的人口,掠取邻家的狗、猪、食、粮、衣服、被子,也书写在竹、帛上,铭记在席子、食器上,传给后世子孙,说:‘战果没有人比我多!’难道可以吗?鲁阳文君说:“对。我用您的言论观察,那么天下人所说的可以的事,就不一定正确了。”

2. 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

鲁阳文君对墨子说:“有人把‘忠臣’的样子告诉我:叫他低下头就低下头,叫他抬起来就抬起来;日常居住很平静,呼叫他才答应,这可以叫做忠臣吗?”墨子答道:“叫他低下头就低下头,叫他抬起来就抬起来,这好象影子;日常居住很平常,呼叫他才答应,这就好象回声,你将从象影子和回声那样的臣子那里得到什么呢?我所说的忠臣却象这样:国君有过错,则伺察机会加以劝谏;自己有好的见解,则上告国君,不敢告诉别人。

匡正国君的偏邪,使他纳入正道,崇尚同一,不在下面结党营私。因此,美善存在于上级,怨仇存在于下面,安乐归于国君,忧戚归于臣下。

这才是我所说的忠臣。”。

3. 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译文

鲁阳文君将要攻打郑国,墨子听到了就阻止他,对鲁阳文君说:“现在让鲁四境之内的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杀害人民,掠取牛、马、狗、猪、布、帛、米、粟、货、财,那怎么办?”鲁阳文君说:“鲁四境之内都是我的臣民。

现在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掠夺他们的货、财,那么我将重重惩罚攻打的人。”墨子说:“上天兼有天下,也就象您具有鲁四境之内一样。

现在您举兵将要攻打郑国,上天的诛伐难道就不会到来吗?”鲁阳文君说:“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了上天的意志。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降给他们惩罚,使三年不顺利。

我将要帮助上天加以诛伐。”墨子说:“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它三年不顺利,上天的诛伐已经够了!现在您又举兵将要攻打郑国,说:‘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上天的意志。

’好比这里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凶暴、强横,不成器,所以他父亲鞭打他。邻居家的父亲,也举起木棒击打他,说:‘我打他,是顺应了他父亲的意志。

’这难道还不荒谬吗!”是。

4. 墨子.鲁问(节选)翻译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 “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

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

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

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鲁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为必然也。”

鲁阳文君将要攻打郑国,墨子听到了就阻止他,对鲁阳文君说:“现在让鲁四境之内的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杀害人民,掠取牛、马、狗、猪、布、帛、米、粟、货、财,那怎么办?”鲁阳文君说:“鲁四境之内都是我的臣民。现在大都攻打小都,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掠夺他们的货、财,那么我将重重惩罚攻打的人。”

墨子说:“上天兼有天下,也就象您具有鲁四境之内一样。现在您举兵将要攻打郑国,上天的诛伐难道就不会到来吗?”鲁阳文君说:“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了上天的意志。

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降给他们惩罚,使三年不顺利。我将要帮助上天加以诛伐。”

墨子说:“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它三年不顺利,上天的诛伐已经够了!现在您又举兵将要攻打郑国,说:‘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上天的意志。’好比这里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凶暴、强横,不成器,所以他父亲鞭打他。

邻居家的父亲,也举起木棒击打他,说:‘我打他,是顺应了他父亲的意志。’这难道还不荒谬吗!”是。

5. 翻译一篇文言文语段 急

译文: 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驱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

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可以负得起责任。”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负得起责任的”。

巫马子问墨子道:“鬼神和圣人相比,谁更明智?”墨子答道:“以鬼神的明智和圣人相比,就好比一个耳目聪明的人与聋瞎人相比一样。从前夏帝启命蜚廉去山上采金,在昆吾地方铸了鼎,于是叫他的臣引白蕴杀了一只鸡,把血涂在那‘白若’的龟上,那L辞写道:‘鼎的形状四足而方。

不用生火它自己会烹,不用移动它自己会藏,不用迁徙它自己会行,用它祭神在昆吾之乡。尚缩飨。

’跟着又念那封上的占辞道:‘神灵已经享用了。你看那莲蓬的白云,一会儿西东,一会儿南北。

九只鼎铸成功了,将来还要迁于三国。’后来夏后氏失掉了,殷人接受了它,殷人失掉了,周人又接受了它。

夏后殷周互相接受这鼎,已经有几百年了。假定有一位圣君召集他的良臣和杰出的宰相共同策划,又哪能知道数百年以后的事呢?然而鬼神却能知道,因此我说:如果将鬼神的明智与圣人相比,就好像一个耳目聪明的人和聋瞎的人相比一样。”

治徒娱和县子硕二人问墨子道:“如果我们要行‘义’,什么是最重要的部分?”墨子说:“譬如筑墙一样,能够建筑的建筑,能够运土的运土,能够测量的测量,这样墙才可以筑成。我们要行‘义’,也是如此,能够谈辩的谈辩,能够说书的说书,能工作的工作,这样行‘义’就成了。”

巫马子问墨子道:“你兼爱天下,没有什么利,我不爱天下,也没有什么害。功效都没有得到,你为何自以为是而说我不对呢?”墨子道:“现在假使有人在此地放火。

有一个人奉着水将要去浇灭它,另一个人拿着火将要去助燃,而都还未曾去实际做,你觉得这两人谁对呢?”巫马子说:“我觉得那奉水的人的用意是对的。那个加火的用意是不对的。”

墨子说:“因此,我觉得我的用意是对的,而以为你的用意是错的。” 墨子推荐门弟耕柱子出任楚国、有几位同门弟子经过那儿,耕柱子只给三升米作饭,款待不厚。

门弟子回来说:“耕柱子在楚国没有益处,弟子们去到那儿,也只给三升米作饭,款待不厚。”墨子说:“这不能预料哩!”没有多久,耕柱子赠送黄金十锐给墨子,说:“弟子死罪,这里有黄金十镒,请夫子留着用。”

墨子说:“果然不能预料。” 巫马子对墨子说:“你行义,别人不见得会佩服你,鬼神不见得会降福于你,你大概是犯了一种狂妄病!”墨子说:“现在假定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见你的时候就做事,不见你的时候不做事,另一个见你的时候做事,不见你的时候也做事,你看中哪一个?”巫马子说:“我看中见我做事,不见我也做事的人。”

墨子问:“那么你也看得起有狂妄病的了?” 子夏的弟子们问墨子道:“君子有打斗吗?”墨子答道:“君子没有打斗”子夏之徒说:“猪狗尚且还要打斗,哪有士人没有打斗呢?”墨子说:“伤心啊!讲话动辄提到汤和文王,而行为就将猪狗来作比喻,伤心啊!” 巫马子对墨子说:“丢掉现实的人,而去赞美先王,那就是赞美枯骨了。好像木匠一样,只知道枯木,而不知道活生生的树木。”

墨子说:“天下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先王的道德教训。

现在赞美先王,就是赞美能够生存的原因哪!可以赞美而不去赞美,那就不仁了。” 墨子说:“和氏的壁,隋侯的珠,和三棘六翼的鼎,这就是诸侯所说的宝物了。

而这些东西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吗?”答道:“不可以的。我们想到那些被贵为宝物的,是因为它有利呀!而和氏的壁,隋侯的珠,和三棘六翼的鼎,并不可以利人,所以就不是天下的宝物了。

如今倘若用‘义’去治理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我们所以看中那所谓宝物的,是因为有利于民,而‘义’却宝在有利于民,所以说:‘义’就是天下的宝物啊!” 叶公子高问为政之道于仲尼,说;“善于为政的,应该怎么样?”仲尼答道:“善于为政的,远者使他亲近,旧者待他如新。”墨子听了后说:“叶公子高没有得到他的所问,仲尼也没有答出个所以然来。

叶公子高怎么会不知道善于为政的,要使远者近而旧者亲呢?他是要问所以为政之道如何而已。不将他人所不知道的去告诉他,而将他人已知道的告诉他,所以说叶公子高没有得到他所要问的,而仲尼也没有把所以然的道理告诉他。”

墨子对鲁阳文君说:“大国攻打小国,就象将童子作为马一样。童子作为马使,用足则劳累;召集大围攻打小国,被攻汀的一方,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都以防守为事。

攻打的这一方,农夫也不得耕,;妇人不得织,都以攻汀为事。因此,大国攻打小国,就好比将童子作为马一样使用。”

墨子说:“言足以做到的,就不妨常说;做不到的,就不必多说。要是做不到的,而要常常去说,那就徒费口舌了。”

墨子让管黔敖推荐高石子到卫国去,卫国君主给他的俸禄很厚,列他为卿。高石子三次朝见必尽量进言,但是所说的话都不被采用,于是离卫去齐国,。

6.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小题1:(1)对……说(告诉) (2)用鞭、杖或竹板打

小题1: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小题1:墨子先用类比的方法指出鲁阳文君,攻打郑国好比鲁国四境之内的不义的行为,然后用类比的方法让他认识到自以为正义的帮助实际上是荒谬的行为,从而达到劝阻的目的。(意思对即可)

小题1:墨子是一个反对战争、主持正义、机智善辩的人。(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墨子的说话艺术。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觅高手解释一下《非攻》 顺带着解读下墨家思想
答:后来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 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吾言...

墨子说鲁阳文君 为什么要讲一个不成器的孩子
答:墨子讲孩子的故事旨在让阳文君明白他攻打郑国的行为和这个故事中的“邻居之父”的行为一样的荒唐,愚蠢(1分),希望他放弃攻打郑国(1分)

求个<<公输>>的译文!!!
答:译文: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公输盘不高兴。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家机关术的个人特长
答: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

墨家真的精通机关术吗?
答:数十年后,秦军中正式出现了与此一机关屋外型神似之踏弩、巨堞机关部队,墨家也自此开始节节败退。机关鸢:战国初期,工匠之神公输般在自己过世前,由他本人亲自改良而成的巨大机关鸟,不论续航力、动作的灵巧度,都已达极为出色成熟的水准。由于公输般晚年曾答应墨子,不让机关术这样危险的技术外流...

墨子是哪个学派
答:他主张“非攻”,也就是要求好战的大国停止攻伐无罪之国。墨子把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这一类征伐叫作“诛”,认为这一类征伐是顺应天意和民心的。在名(概念)与实(具体事物)的关系上,墨子主张名从属于实。他认为天下所以认为有的,必然是大家耳闻目睹的,反之,则认为无。他举例说,盲人...

墨子说鲁阳文君的墨子
答: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的简介
答:他和楚贵族鲁阳文君相友善。目前所知墨子事迹仅此。 墨子有著作传世。《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有七十一篇,后亡佚十八篇,故今本《墨子》仅五十三篇。其中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者有《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其余大都为...

墨子的事迹
答:墨翟与鲁阳文君的关系太密切了,而恰不多见与鲁国国君之交往,是否也可从此推知他是鲁阳人呢?所以,我坚持认为墨子是河南鲁阳人。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无法比拟的。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他把闻知又分为传闻和亲...

明小不明大墨子名言赏析
答:《非攻上》原文说:“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也是犯“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的逻辑错误。《鲁问》载墨子对鲁阳文君说,世俗之君子,知小不知大。窃一狗一猪,叫“不仁”。窃一国一都,却叫“义”。这就像看见一点白,叫白,看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