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汪伦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作者&投稿:校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情真意切吐心音,口占踏歌似酒淳!

一曲赠汪伦,千秋友谊纯。

疑猜悬未解,何妨情意深!

《赠汪伦》就摆在我们面前,可就是有人要问。其实,自这首诗诞生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不绝于耳,人人都想问,这个汪伦是谁?李白与汪伦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何以诗仙李白能为此人留下这么一首冠绝千古的七言绝句?


首先我们来看传统文论。古人认为“诗言志”,“诗言情”,并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见,“诗”是诗人内心情志(情感)的外化,可表现为语言文字,亦可表现为有节奏的音乐(歌曲),还可表现为随着音乐节奏而起的舞蹈。李汪交谊,有诗有乐有舞,其友情之真纯不可怀疑。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李汪交谊之事。传说汪伦是一位官场退隐之人,性情恬淡,醉心泾州美景,遂移居泾州桃花潭边。汪伦仰慕李白已久,传闻李白来到安徽,便致书李白,称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这对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诱惑,李白便慕名而来。虽无书中所称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但汪伦之质朴热诚、他对太白发自内心的仰慕,感动了诗人。李白乘船离开时,汪伦恋恋不舍,踏节而歌,送行李白离去。而性情天真烂漫的李白感动不已,于是就诞生了这首仿佛随口而出、用语直白、比喻贴切、传诵千古的七绝。


再次,我们要看看李白的个性与诗风。李白为人率性真诚,集中表现为一个字——真。李白的朋友圈也是各色人等,上自皇帝贵妃,中有杜甫高适,下至平民百姓,无论何人,李白都真诚率性而待。李白曾夫子自道自己作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诗圣杜甫也推崇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无论为人之个性与作诗之风格,李白的名片就是一个“真”字。


读者可能知道李白描写杨贵妃美貌的“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诗句同样取譬精道,想落天外。而李白长安三载,同睹贵妃风彩恐怕也是只此一回。“清平调三首”同样也是赠诗,只不过是集中笔墨于贵妃之美貌罢了。

总而言之,从诗之成因、李汪交谊、李白个性与诗风,以及同类赠诗来看,李汪交谊虽然只此一回,但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极为纯真而深厚的,是如桃花绚烂、潭水澄澈般纯净的。至于网文称李白只是随便敷衍而为,那是无知者对文学创作规律和李白为人之亵渎,还请读者诸君擦亮眼晴去甄别,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是从古至今世人皆知的。他们之间的友情就正如那首诗一样。是桃花潭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写诗: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相邀李白,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到了李白辞行汪伦率领村民们在东岸的"东园古渡"以"踏步唱歌"的乡俗为李白送别。李白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小山中一起互动,在山水间恩恩爱爱,非常的愉快。所以说,他们两个人还是很好的,感情如亲兄弟。

三,在《赠江伦》这首诗中,李白是怎样表达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的
答: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

赠汪伦中李白表现出朋友之间的什么?
答:我觉得挺能体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感觉 的。我想送李白的人肯定不是少数,为什么他单单写了送他的汪伦。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朋友,不是用物质方面的东西可以衡量的 ,要用心去感受。也许汪伦送李白的时候什么也没说呢,两个人用心的默默的行走也说不定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赠汪伦 妙语结深情
答: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回答者: 快餐真人 | 十七级 | 2009-5-3 16:3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唱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09-5-3 16:40 表现了李白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回答者: vvizen2 | 二级 | 2009-5-3 20:29...

李白的《赠汪伦》情真意切,他们究竟有着怎样深厚的友情?
答:根据后人考证,汪伦与李白在之前并不认识,汪伦也不过是退休官员隐居当地。在李白要回的时候,汪伦还送了李白马匹、衣料等很多礼物,并且亲自送到船上,还唱歌为李白送行,当时李白也应该是非常高兴,随手做了这首诗。写这首诗的时候要说李白与汪伦有深厚的友情我想也不至于,之后很有可能建立起深厚的...

赠汪伦写出了他和好有什么样的珍贵友情?
答:赠汪伦表达出了李白与汪伦之间依依不舍的深厚友谊,李白乘船即将离开,突然岸上传来了汪伦送别的歌声,尽管这桃花潭的水有尺深也比不上好友的这份情谊。

{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什么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友谊?
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潭水深千尺都不如汪伦来送李白的情谊,写出了李白对汪伦的友谊之深。希望采纳,拜托了,蟹蟹~

《赠汪伦》这首诗的后两句用了几种的方法,表现了什么.
答: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汪伦的深厚情谊。对还是错?
答:古诗《赠汪伦》表达了作者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是对的。

赠汪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创作背景】: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

李白被骗,千里迢迢前往桃花潭,临走写的《赠汪伦》,真的是赠给汪伦...
答:诗的后两句是抒情。诗人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诗人的情怀。李白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与情深融为一体,诗情与诗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