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作者&投稿:赫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1. 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端:
(1)先秦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逐步走向统一与融合:四千多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还处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阶段时,活动在各地区的部落群或部落联盟,在相互联系与影响下,共同为开拓祖国古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约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居住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一些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通过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逐渐融合而成为一个民族,即“诸夏”(亦称“华夏”)。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夏朝”。在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境内以及周边的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多向夏、商、周王朝称臣朝贡。当时“中国”一词,是指王京而言。《诗经》中提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以“中国”对“京师”。《毛传》注释说:“中国,京师也”。
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相互兼并。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诸夏晋、郑、宋、鲁、卫等国以中国自居,秦、楚、吴、越等非源于周文化,不是尊行周礼的国家,仍被视为“夷狄”而遭到歧视。《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亡即无)也”。春秋、战国时期,各族之间的交往和兼并战争,导致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今河北省北部诸国及令支、孤竹、山戎等少数穗御民族,为燕国所并,燕将秦开击败东胡,把疆界推向今辽宁省及朝鲜半岛西北部;今山西境内及河北西部诸国和赤狄、白狄、长狄等为晋国所灭,其后赵国又东灭中山,北灭林胡,把疆界推向今内蒙古中部;今山东境内诸小国和莱夷等少数民族为齐国所并;关中的秦国先后灭义渠、冀戎、邽戎,南并巴蜀、汉中,把疆界推进到今甘肃的黄河及四川省的长江一带;江汉及江淮流域的小国及淮夷等少数民族,春秋时分别为楚、吴、越所统一,战国时楚国东灭越,南占洞庭、苍梧,西降盘瓠、廪姿纳君等蛮,把疆界推进到五岭及黔东一带。随着黄河与长江流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开始产生了“定于一”的大一统思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提出九州之说,正是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思想的反映,全国统一的条件已趋成熟。
(2)秦灭六国是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端:秦始皇正是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要求,东并山东六国,北逐匈奴,西服西南夷,南降百越,建立了北起大漠,南至南海,东自朝鲜半岛西北部,西达今甘肃、四川、云南的统一王朝。这时,秦、楚已不再视为蛮夷,而“中国”一词,已代表整个秦王朝所统治的地区了。在秦王朝所管辖下的地区,已大体上包括今中国内部十八省,并兼有辽宁省的大部。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各族人民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代疆域辽阔的及具有高度物质精神文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整个古代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通称。西方人至今仍称中国为“China”,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即由“秦”演变而来。
2. 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间,继续得到发展与巩固。其间曾经历了统一、分裂、再统一、分裂、又统一的曲折过程。在分裂时期,曾存在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统一时期也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亲密团结,共同进步,开发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建立更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前提。
(1)汉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基本奠定:汉朝是继秦统一之后,促进和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时期。西汉时,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使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楚河流域及帕米尔以西的广大西域地区,都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北今松花江至黑龙江下游的夫余和肃慎,漠北匈奴以及贝加尔湖地区的丁零、坚昆;西南青藏高原的羌族都臣服于汉。东汉时,西南哀牢夷各部又前来归附,今日中国的疆界已包括在当时中原王朝及边境各族的活动地区之内。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紧密联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虽陷于分裂局面,中央王朝更迭频繁,但边境各族与中原王朝之间,仍保持着牢固的政治、经济联系。曹魏与西晋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以代替汉代的西域都护;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前凉、前秦、后凉、西凉,以及南北朝时的北魏,都继续保持对西域的统治。前凉设置高昌郡,并第一次将内地的政治制度推行到西域地区,进一步促进了西域和祖国内地的紧密联系。东北地区,魏晋时期的少数族挹娄、夫余、高句丽、沃沮及南北朝时期的乌洛侯、室韦、勿吉、契丹等,都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中国境内包括各民族活动地区在内的总的疆域,基本上仍同于两汉。魏晋时期南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分别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各族的上层分子,虽曾煽动民族仇杀,给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各族人民在杂居的过程中,逐渐相互融合,为以后隋、唐多民族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隋唐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与巩固:隋代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之后,至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强盛的时期。唐时攻灭东、西突厥及薛延陀,东北契丹、库莫奚、室韦、靺鞨,北方铁勒诸部,西方西域诸国以及南方今越南北部,都先后臣服于唐。唐于其地分置安东、安北、单于、北庭、安西、安南等都护府进行管辖,使分隶于河北、关内、陇右、岭南四道。于是,东起库页岛,西至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及叶尼塞河、鄂毕河上游,南及今越南北部的广阔地区,除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仍保持臣属关系外,全部置于唐朝中央政府所属的行政区划之下,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得到空前的发展与巩固。
(4)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中国境内各民族力量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又再一次陷于纷扰割据的局面。中原先后出现的五个王朝中,即有三个是沙陀族所建立。赵匡胤虽完成了中国内部地区的统一,但国内仍存在几个与北宋并存的政权:北方有契丹贵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域有回鹘人建立的西州回鹘与黑汗国,西南有白族人建立的大理以及吐蕃诸部。后来女真人建立金灭辽后,辽皇族耶律大石亡走西域,占有回鹘地建立西辽,北方又有了蒙古汗国的兴起。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王朝对峙中,有战争,也有政治、经济上的和平交往,他们无不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力,以求自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如何消除共同进步的障碍,结束各民族之间的分裂局面,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5)元明时期的再统一是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新兴的蒙古族的统治者,承当了这一历史发展所赋予它的重任,使中国多民族的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元朝的统一比隋唐时期又再向前推进了一步,西藏地区也从此正式列入中原王朝的行政区划,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大一统的全国性王朝,也出现过地方割据的分裂政权。两者交替反复,贯串着整个历史时期。但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统一始终成为历史的主流;而分裂之后,往往会出现更高度的统一。其间经历了秦、汉、隋、唐、元、明各朝的大统一之后,中国境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这就要求有更高度的集中与统一,以更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清朝前期,正是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把中原与边疆联结到一起

如何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答: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相互交往,丰富了中国文化,开拓了祖国疆域,推动了社会发展。他们装点着祖国的锦绣山河;从远古时代我们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各名族人名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政治书上的)

如何理解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和有利因素
答: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今天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

为什么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名族国家?
答:而不同的民族在如果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也会逐渐走近,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或是一个民族融入另一个民族,其实这都是定义的不同,关键就是看对“民族”这个概念是怎样定义的。而同一个民族的血统不一定一样,可能只是文化的统一体,而具有相同血统的居民群体可能会属于不同的民族。

为什么说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答:中国的辽阔疆域是由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中国灿烂的文明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种说法对吗?
答:3. 我国是世界上最具光彩的文明古国之一,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4.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96%,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4%。此外,还有约75万人的民族成份尚未确定。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统一多名族的国家 ?
答:首先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后 人民按不同的地域历史生活习惯,分为有56个民族!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少数民族?
答:与西方大多由单一民族构成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国自古以来民族混居杂处,难以细分。辛亥革命后,虽有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但中国并不仅止五个民族,后虽有修正,却终未有确数。中共早期亦对民族数量不甚明了。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认为中国可能有数十种少数民族,但提到...

怎样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
答: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政党拒绝承认本国多民族国情、回避民族问题的态度不同,...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少数民族?
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与主要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西方民族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辛亥革命后,中国确立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观念,但中国的民族多样性远远超出了这个数字。尽管在州返后的修正中有所调整,但确切的民族数量始终没有确定。在中共早期,对于民族数量的认知也不甚明晰。

为什么中国是56个民族的大国?
答:她屹立在东方,56各民族像一家一样。36赞·628浏览2016-10-03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短文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