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字什么号什么是什么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什么家?他主持编纂了什么

作者&投稿:初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这本书是~

《史记》吧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称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用功刻苦、勤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扩展资料: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

司马光著作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光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扩展资料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扩展资料: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共跨越1362年的历史。其篇章也十分浩瀚,共分294卷300多万字,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写结构上以年月为经,史实为纬,依年代顺序通贯叙述史实,用追叙和终言总结的手法说明史实的前因后果,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编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还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精)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
,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号是什么字
答:司马光,号迂叟。司马光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生于光州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

司马光字什么
答: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问题五:司马光是什么家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觉得好请及时采纳哦~问题六:司马光字什么? 您好,司马光,字君实。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

司马光字君实号什么
答: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在政治上对西夏、辽国采取割地忍让政策,并上《上哲宗乞还西夏六寨》。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

司马光是什么家
答:问题一:司马光是什么家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觉得好请及时采纳哦~问题二:司马光什么朝代是什么家什么家? 北宋 文学家 史学家 散文家 当过宰相 应该是 政治家 是个老顽固!问题三:司马光字什么,什么朝什么家和什么家 字君实,号迂夫,宋朝的文学家和政治家。问题四:司马...

我想找司马光的资料
答: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

司马光晚年自号?卒谥?追封?
答:司马光晚年自号迂叟、死后谥为文正、被追封为太师和温国公。司马光1019年的11月17日在陕州夏县涑水乡出生,字君实,号迂叟,被世人称之为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自称自己为西晋时期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人。在1038年的时候,司马光考中了及第,并且曾经担任了北宋时期的龙图阁直学士...

司马光号什么??
答: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司马光字什么号什么
答:司马光的字是公实,号迂叟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砸破水缸救出孩童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的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等。

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历史名臣和文化巨匠)
答:司马光,字子长,号东篱,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一生伴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和文化思潮的涌动,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文化、历史遗产,被后人尊称为“司马文正”、“司马公”。一、生平经历 司马光于1019年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是北宋著名经学家和哲学家司马迁的后裔。他自幼聪明好学,精通...

历史上司马光是什么结局?宋哲宗为何要砸他的墓碑?
答:一、司马光何许人也司马光除了是“砸缸”的那个孩子,他还是编纂《资治通鉴》的那个功臣。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神宗时,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