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成语词义与用法

作者&投稿:生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出高考15个常用成语,及解释及用法~

怎么可能只有15个,我找了下
1: 官样文章——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做样子给人看的虚文滥调
 
 
2: 望其项背——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上
 
 
3: "绝无仅有——再也找不出来,极为罕见"
 
 
4: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含贬义。
 
 
5: 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观点一致。志:志向。道:方向
 
 
6: 略胜一筹——筹:筹码。略微高过一筹码。指两相比较,稍微强一点
 
 
7: 匪夷所思——匪:平常。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8: 匠心独运——匠心,巧妙的心思。形容创造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的创作构思
 
 
9: 触类旁通——触:接触。通:通晓。掌握了某一事物的规律或知识,就能够以此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
 
 
10: 鬼鬼祟祟——行事暧昧而不光明
 
 
11: 三人成虎——城市里本无老虎,但只要有三个人慌传市里有虎,听着就会以为真有虎了。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12: 功败垂成——垂:接近,将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含惋惜意
 
 
13: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14: 韬光养晦——韬:隐藏。光:光芒,锋芒。晦:晦迹,即隐藏踪迹。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15: 好高鹜远——骛:通“务”,追求。指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16: 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17: "明珠暗投——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18: 颐指气使——颐:腮帮。指:指挥。气:神情。使:指使。用面部表情和出气发声做出示意来指使别人。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19: 耳濡目染——濡:沾染。因经常听到看到而不知不觉受到影响
 
 
20: "别出心裁——独出巧思,不同流俗"
 
 
21: 一语破的——一语:一句话。的: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问题的实质
 
 
22: 一往无前——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多形容勇猛前进
 
 
23: 返璞归真——璞:朴素。归:回到。真:纯真。去掉外表的装饰,返回到质朴、纯真的状态
 
 
24: 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25: "为虎作伥——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为坏人效劳"
 
 
26: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27: 目不暇接——暇:空闲。接:接触。眼睛来不及看。形容吸引人的食物很多,看不过来
 
 
28: "草菅人命——菅:一种野草。杀人如同除草,任意害人性命"
 
 
29: 墨守成规——比喻拘泥于成见而不善于机变
 
 
30: "赴汤蹈火——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31: 事倍功半——事:所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32: 束之高阁——阁:放东西的架子。把东西捆绑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弃置不用
 
 
33: 事半功倍——事:所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34: "蜕化变质——蜕化,指昆虫脱皮后外形往往有所改变。变质,指事物的本质变得与原来不同。蜕化变质,比喻人的思想受到腐蚀而发生质的变化"
 
 
35: "披星戴月——披星光,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或昼夜赶路,辛劳奔波"
 
 
36: 有恃无恐——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
 
 
37: 各抒己见——各自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8: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期望。负:辜负
 
 
39: 融会贯通——融会:融合。贯通:全面透彻地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道理融合贯穿,从而获得对事物全面、透彻的理解和领悟
 
 
40: "百无聊赖——指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很无聊"
 
 
41: 买椟还珠——椟:木匣子。还:退还。比喻没有眼光,不识货,取舍失当
 
 
42: "绵里藏针——喻外表看来温柔,软弱,实则内心刻毒强硬"
 
 
43: 艰苦奋斗——艰难困苦的奋斗。
 
 
44: 缘木求鱼——缘木:爬树。比喻方向、方法不对,就不可能达到目的
 
 
45: 苦思冥想——苦苦思考
 
 
46: 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用费力了。逸:安逸
 
 
47: 莘莘学子——数量众多的学生
 
 
48: 一针见血——比喻话语、文章简洁而能说中问题的实质
 
 
49: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奋刻苦,认真负责"
 
 
50: "由于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折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一般发生在沙漠地区和海边,折射的光线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奇异的幻景。古人误认为是蜃(大蛤

1 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

2、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3、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

5、 差强人意:(1)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2)大致上还能够令人满意。

6、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7、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灾难。

8、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9、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0、罪不容诛:指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行。形容罪大恶极。

11、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2、万人空巷: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

13、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14、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15、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16、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7、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18、不名一文:连一文钱都没。形容极为贫穷。

19、惨淡经营:(1)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2)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20、侧目而视:形容敬畏、憎恨等神情。

21、明日黄花: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22、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23、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24、洛阳纸贵:形容好的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25、不情之请:不合理的请求。常用作求助于人时的客套话。

26、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越来越糟糕。

27、穷兵黩武:用尽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28、匪夷所思: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29、七手八脚:形容很多人一起动手。也形容人多手杂,非常忙乱的样子。

3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31、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32、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

33、始作佣者: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人不讲道理。




--------------------------------------------------------------------------------

2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二)褒贬易误用的成语



贬义词



1、 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 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指什么事都干。

4、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 来。

5、 炙手可热:比喻气炎盛,权势大。

6、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

7、 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评头品足:泛指对人对事等多方议论、挑剔。

1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2、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者结合在一起。

13、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

14、翻云覆雨:比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15、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16、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

17、一唱一和:比喻相互呼应配合。

18、以邻为壑:比喻把困难、灾祸推给别人。

19、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褒义词



1、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 不刊之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8、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9、 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10、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

3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三)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1、 灯红酒绿:(1)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2)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2、 苦心孤诣:(1)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2)指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思。

3、 想入非非:(1)指意念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2)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 。

4、 按图索骥:(1)比喻做事死守教条,而不懂得变通。(2)比喻依据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

5、 左右逢源:(1)比喻做事很顺利。(2)比喻办事圆滑。

6、 不绝如缕:(1)形容形势十分危急。(2)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7、 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比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8、 行云流水:(1)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 动着的水一样。(2)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9、风花雪月:(1)指华丽空洞的诗文或言论。(2)比喻男女欢爱的风流事。

10、瞻前顾后:(1)形容做事谨慎。(2)形容顾虑太多,处理事情犹豫不决。




--------------------------------------------------------------------------------

4 回复: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分类精编
(四)使用对象易误用的成语



1、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妙高超。(人工的东西)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建筑物)

3、汗牛充栋: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书籍)

4、浩如烟海:形容事物数量繁多,极其丰富。(书籍、文献)

5、相敬如宾:比喻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平等相待。(夫妻)

6、青梅竹马: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男女)

7、两小无猜:指男女儿时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互不猜疑。(男女)

8、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年华。(十三四岁的少女)

9、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用于患难中 )

10、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原来不认识的人)

2015年高考语文词语运用汇总及参考答案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 陈钦发(供稿)

1.(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制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答案:A

解析:

A项,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B项,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C项,以邻为壑: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D项,刚柔相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2.(广东)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

答案:D(应为“不容置疑”)。

3.(湖北)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
,从营养成分、
、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
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
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
色泽 终于
适量

B.鉴别
色彩 终于
适当

C.甄别
色泽 最终
适当

D.甄别
色彩 最终
适量

答案:C

解析:

“鉴别”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多用于古物的鉴定。“甄别”是指区别,强调认真、慎重地鉴别。“色泽”指颜色和光泽。“色彩”是指丰富多样的颜色。“终于”副词,到底,最终。“最终”指最后,末了。“适量”指数量适宜,适当的数量。“适当”形容词,合适,妥当。

4.(湖南)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
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中国人民
;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答案:B

5.(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

答案:B

解析: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积聚:积累。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显然不是心里迟疑,也不是犹豫不决,它与“心理”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在“混沌未开的蒙昧”这个“范围”中浮动、起伏,所以第一空缺处填“徘徊”;“积聚”只是一个动作,具有即时性,而“积淀”具有历史性,正好与“几千年”相应,所以第二空缺处填“积淀”;读书不是“政务”,所以第三空缺处填“废寝忘食”。

6.(山东)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答案:A

解析:

A.穿靴戴帽: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B.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目的相反”错,只是不统一。C.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物品。D.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只形容罪行。

7.(四川)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答案:A

解析:

A项中的“届时”指的是到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发生的某项活动或某项事件,与句中“日前”“进行了交流”相矛盾。

8.(天津)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冰心的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

A.情趣
冷峻深沉 温和娴雅 至关重要

B.情趣
冷峭阴沉 冲淡平和 至关重要

C.情调
冷峭阴沉 温和娴雅 举足重要

D.情调
冷峻深沉 冲淡平和 举足重要

答案:A

解析:

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有时也指情意。情调:是人们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指人情感活动表现出来的基本倾向。冷峻深沉:思想感情不外露,遇事沉着冷静。冷峭:形容冷气逼人、态度严峻、话语尖刻。温和娴雅: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冲淡平和: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又指心灵的宁静、情感的柔和。至关重要:比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举足重要: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足以影响全局。

9.(新课标I)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2)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3)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答案:C

解析: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10.(新课标II)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优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2)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3)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答案:B

解析: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11.(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

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答案:B(结算后的剩余。如:本月略有结余)

12.(重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即日起开始施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首次提出保修期不低于三年。

B.东方白鹳是一种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其羽毛亮如白雪,腿脚鲜红艳丽,覆羽和飞羽黑中的闪亮。白、红、黑结合得如此高妙,令人惊叹。

C.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D.重庆商品展示交易会今日在国博中心开幕,农产品展区众多商户在现场批发促销,副食品展区买一送一等优惠活动也比比皆是。

答案:B

解析:

A.施行,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B.高妙,意思是高明巧妙,美善之至。不能用来形容色彩,因此错误。C.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D.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下面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成语正确使用方法技巧”供大家参考,不断进步,学习更上一层楼。
一、成语
★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1、成语
★答题方法:
● 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如“坐而论道”“顶礼膜拜”“生财有道”是贬义;“急公好义”是褒义
● 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尤其是有些成语是不能带宾语的,要注意,如“出奇制胜敌人”“漠不关心人民疾苦”“司空见惯这些现象”等。
● 注意一些近义成语的混用,如“耸人听闻”和“骇人听闻”、“临危授命”和“临危受命”等。
● 注意成语的使用与语境重复,如“三令五申地强调”“在心中耿耿于怀”“背地里阳奉阴违”
● 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如“坐地分赃”。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
● 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 特别注意两用甚至多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洁身自好,昏天黑地,不偏不倚
【示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继中大在唐家湾建分校后,清华大学科技大楼毗邻而建,人民大学、北师大、北理工等重点高校也纷至沓来;这里以中大珠海校区为先驱的大学城业已形成。
B.邵经理催小刘尽快赶到扬州玉器厂进修学习,小刘嘴上应付着,背地里却阳奉阴违,仍每天往返于苏州和上海之间。
C.“年画虎”事件使陕西省林业厅名声扫地,关克乃至朱副厅长的诚信受到质疑,人们也开始怀疑他们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谓诚信植保的话语了。
D.当今社会高度重视人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他虽然颇有才华,但性情孤僻,卓尔不群,因此不能得到公司的重用。
【答案】A(“阳奉阴违”与“背地里”重复;“一言九鼎”形容某人说话的起决定作用,这里搭配不当,可用“言之凿凿”。D,卓尔不群:超越别人,不同一般。褒义。)
【示例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之举,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
B.对于违法违纪的政府机关法人,我们是否应该对他们保持足够的宽容,并期待他们自己幡然悔悟,重新做人呢?
C.在此之前,朝鲜始终坚持朝美双边会谈,拒绝日、韩参加,而美国始终拒绝同朝鲜进行单独会谈,双方僵持不下,一时箭在弦上。
D.老张拿最近发生在邻县的特大交通事故来现身说法,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答案】B (A,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B幡然悔悟:形容很快就彻底悔改醒悟。使用正确。C,“箭在弦上”是说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者话不得不说的时候,不是形容局势紧张,应改为“剑拔弩张”;D,用自己的遭遇和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讲解或劝导。)

高考语文常见的66个易错成语
答:高考语文常见的66个易错成语 高考语文考试中必有一道题是考成语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考语文常见的66个易错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易“对象误用”的成语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

高考易错成语
答:展开全部 高考易误成语分类 (一)望文生义型 (二)反用其义型 (三)褒贬颠倒型(四)对象配错型(五)误用典故型(六)人称或角度不当型(七)不分程度轻重型(八)缩小词义使用范围和数量关系型(九)尊卑颠倒型(十)比喻不当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高考语文最容易用错的25个成语
答:1.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是“形容距离小”。2.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3.拍手称快 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

高考语文真题解析
答:以下是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成语辨析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问题探讨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情绪转化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文易错的成语
答:无独有偶(虽然很少,但是不止一个,还可以找一个和它相配的)不知所云(指说话者语言紊乱,例如:最近来授课的不知所云。不能说他讲课让学生不知所云,不能用在听的人身上。)无出其右(表示人优秀)(四)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抛砖引玉,例...

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
答:更多高考相关内容推荐↓↓↓ 高考物理提分技巧 高考英语七选五技巧 高考补录的具体流程 高考志愿填报详细步骤 高考成语题答题技巧 1.高考语文成语的使用其实就是看成语的各个方面和 句子 的各个方面是否协调。这种协调就是成语的意思、范围、程度、色彩、搭配是否和句子的各个方面协调。2.着重于使用,...

高考语文常见成语汇总
答:语作为字词考察的重点对象,往往也是同学们在考试中的丢分所在,特别是在成语中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常考的高考语文选择题成语题
答:C.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D.中国足球队在亚洲区十强赛中终于圆了走向世界之梦,但在世界杯小组赛中却表现欠佳,铩羽而归,令国人大失所望。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

高考语文中哪些常考易错成语?
答:成语作为高考语文的常考题型,各位同学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别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成语例如: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褒贬易误用的成语、使用对象易误用的成语等。52求学网特意提醒各位同学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多加留心。(一)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 耿耿于怀:心事萦绕,不能忘怀。2、 胸无城府...

高中语文成语辨析问题
答:老师可不可以给我总结一下高中语文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答:同学你好,提供以下成语知识: [成语知识一] 高考试题中曾考过的“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