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作者&投稿:融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声】重点知识

①声的传播(以波的形式)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③15℃空气中的声速340m/s

④超声波、次声波

⑤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光】重点知识

一①光线是假想的线并不实际存在

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小孔成像是实像

④真空中的光速300000000m/s

二⑤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⑥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⑧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

三①折射:光射入某些介质(如:水、玻璃)时,在反射的同时也会射向介质内部,即折射(初中阶段只记:光从空气射向其它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反射角)

②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① 光的色散

②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光决定的

③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

④紫外线、红外线

【透镜】重点知识

一凸透镜

①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

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测焦距小实验

④应用: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远视镜

⑤◤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f<v<2f

u=2f 倒立的等大的实像 v=2f

f<u<2f 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u>2f

u<f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v>u

二凹透镜

①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②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③成虚像

④应用:近视镜

三显微镜和望远镜

【物态变化】重点知识

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

融化吸热。

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

凝固放热。

同种晶体的熔化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汽化:液态变气态。

汽化吸热。

分两种:蒸发和沸腾。

④液化:气态变液态。

条件:遇冷

⑤生华:固态直接变气态。

樟脑片

⑥凝华:气态直接变固态。

雾凇

【电】重点知识

一①摩擦起电,吸引轻巧物体

②同重点和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二①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

②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③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④电路图

⑥电流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能超过所接量程、串联

⑦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⑧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电压 电阻】重点知识

一①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通路

②干电池1.5V;蓄电池2V;家庭电路220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③电压表的使用:正进负出、不超过量程、并联

二①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

②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U1=U2

三①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温度有关

②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欧姆定律】重点知识

一①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①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

③电阻的串联R=R1+R2

电阻的并联R=1/R1+1/R2

④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⑤安全用电

【电功率】重点知识

①电能表、能量转换

②电功率定义式P=W/t

③ W=UIt

④ 电功率计算式 P=UI;P=I²R;P=U²/R

⑤ 焦耳定律Q=I²Rt

⑥生活用电常识

【电与磁】重点知识

一①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的物质

②磁极:南极、北极。

磁性最强

③磁化:在磁铁和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

坏处:手表磁化后不准、电视显像管磁化后色彩失真

二①磁场真实存在

②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的线

③地磁场——动物罗盘

三①电流的磁效应。

奥斯特

②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③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 螺线管的N极。

④电磁铁。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材料、大小

⑤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四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②电动机的构造:转子和定子

五①磁生电(电磁感应)——法拉第

②闭合电流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③发电机(直流、交流)

④磁记录(录音-电磁感应;放音-电流磁效应)



初二物理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答:(1)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熔液相同点不同点 温度是否降低有无凝固点 晶体放热保持不变有 非晶体放热降低无 (3)水的凝固点:0℃. 5.对同一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汽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是...

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答:一温度 ①温度计:量程、分度值、0刻度 ②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全部浸入;待示数稳定再读;视线与液柱上表面向平 ③水的凝固点0℃、沸点100℃;绝对零度-273.15℃;冰箱﹣15℃——﹣20℃ 二①融化:固态变液态。融化吸热。晶体融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 ②凝固:液态变固态。凝固放热。同种晶体的...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答:一、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

2021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如下
答:1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⑴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⑵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⑶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⑷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
答:八年级物理:知识点 总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3.声音三要素: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大小);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答: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答: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 质量 一、质量 1、 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2、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3、 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

我要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的知识点和考试必考题型
答: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二)电压的单位 1. 国际单位:V 2. 常用单位:kV, mV, μV 3. 换算关系:1kV=1000V...

初二物理重点
答:初二物理重点 1.掌握长度测量方法,正确使用刻度尺;2.机械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的概念 4.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 5.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规律及特点 7.光的折射现象 8.凸透镜成像规律 9.理解质量的概念。10.知道测量质量的方法、正确使用天平。11.理解密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