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阶段比较典型常见的应用题、填空题(最好能举几条差倍问题、株距问题的应用题)

作者&投稿:易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60道~

1、一根绳长4/5米,先用去1/4,又用去1/4米,一共用去多少米?
2、山羊50只,绵羊比山羊的 4/5多3只,绵羊有多少只?
3、看一本120页的书,已看全书的 1/3,再看多少页正好是全书的 5/6?
4、一瓶油4/5千克,已用去3/10千克,再用去多少千克正好是这桶油的 1/2?
5、一袋大米120千克,第一天吃去1/4,第二天吃去余下的 1/3,第二天吃去多少千克?
6、一批货物,汽车每次可运走它的 1/8,4次可运走它的几分之几?如果这批货物重116吨,已经运走了多少吨?
7、某厂九月份用水28吨,十月份计划比九月份节约 1/7,十月份计划比九月份节约多少吨?
8、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边长24米,高是底的 3/4,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9、人体的血液占体重的 1/13,血液里约 2/3是水,爸爸的体重是78千克,他的血液大约含水多少千克?
10、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劳动,男生植了160棵,女生植的比男生的 3/4多5棵。女生植树多少棵?
11、新光小学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 4/5,三年级人数是四年级的 2/3,如果五年级是120人,那么三年级是多少人?
1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了全程的 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13、五年级植树120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五年级的7/5,五、六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14、修一条12/5千米的路,第一周修了2/3千米,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3 ,两周共修了多少千米?
15、一条公路长7/8千米,第一天修了1/8千米,再修多少千米就正好是 1/2全长的 ?
16、小华看一本96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1/4,第二天看了 1/8。两天共看了多少页?
17、一本书有150页,小王第一天看了总数的1/10,第二天看了总数的 1/15,第三天应从第几页看起?
18、学校运来2/5 吨水泥,运来的黄沙是水泥的5/8 还多 1/8吨,运来黄沙多少吨?
19、小伟和小英给希望工程捐款钱数的比是2 :5。小英捐了35元,小伟捐了多少元?
20、电视机厂今年计划比去年增产2/5。去年生产电视机1/5万台,今年计划增产多少万台?
21、某村要挖一条长2700米的水渠,已经挖了1050米,再挖多少米正好挖完这条水渠的2/3?
22、某校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2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多采集1/3千克,六年级采集的是五年级的6/5。六年级采集树种多少千克?
23、仓库运来大米240吨,运来的大豆是大米吨数的5/6,大豆的吨数又是面粉的3/4。运来面粉多少吨?
24、甲筐苹果9/10千克,把甲的1/9给乙筐,甲乙相等,求乙筐苹果多少千克?
25、一桶油倒出2/3,刚好倒出36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26、甲、乙两个工程队共修路360米,甲乙两队长度比是5 : 4,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
27、服装厂第一车间有工人150人,第二车间的工人数是第一车间的2/5,两个车间的人数正好是全厂工人总数的5/6,全厂有工人多少人?
28、一批水果120吨,其中梨占总数的2/5,又是苹果的4/5,苹果有多少千克?
29、甲乙两数的和是120,把甲的1/3给乙,甲、乙的比是2:3,求原来的甲是多少?
30、小红采集标本24件,送给小芳4件后,小红恰好是小芳的4/5,小芳原有多少件?
31、两桶油共重27千克,大桶的油用去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3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44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3:2,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3、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40张,小红给多少张小明,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34、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
35、3台织布机3/2小时织布72米,平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36、一辆汽车行9/2千米用汽油9/25升,用3/5升汽油可以行多少米?
37、有一块三角形的铁皮,面积是3/5平方米。它的底是3/2米,高是多少米?
38、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50筐,其中梨的筐数是苹果的2/3,运来梨和苹果各多少筐?
39、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4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9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1、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3/5,A、B两地相距多少米?
42、一所小学扩建校舍,原计划投资28万元,实际投资比原计划节省了 1/7,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43、玩具厂计划生产游戏机2000台,实际超额完成 1/10,实际生产多少台?
44、一根电线长40米,先用去 3/8,后又用去 3/8米,这根电线还剩多少米?
45、某种书先提价 1/6,又降价 1/6,这种书的原价高还是现价高?
46、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1/4,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47、光明小学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1/9,十月份用水72吨,九月份用水多少吨?
48、修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 3/7后,离这条公路的中点还有1.7米,求这条公路的长?
49、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多 1/5,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
50、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少1/5,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
51、一袋大米两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52、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页数的3/2,他再读30页,这时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7/3,这本书共多少页?
53、饲养小组养的小白兔是小灰兔的3/5,小灰兔比小白兔多24只,小白兔和小灰兔共多少只?
54、某渔船一天上午捕鱼1200千克,比下午少1/7,全天共捕鱼多少千克?
55、一桶油,第一次倒出1/5,第二次倒出15千克,第三次倒出1/3,还剩25/3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56、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1/3,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57、牧场养牛480头,比去年养的多1/5,比去年多多少头?
58、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乙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打多少小时能打完这份材料的一半?
59、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
60.行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8分钟,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慢百分之几?

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 ,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 ,所用的时间是 ,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 (千米)
(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 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 31 ) =45 (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 6 ÷ 4=1200 (米)
(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 5+7=97 (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 ,乙绳长 29 米 ,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 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 3-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列式( 63-29 )÷( 3-1 ) =17 (米)…乙绳剩下的长度, 17 × 3=51 (米)…甲绳剩下的长度, 29-17=12 (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 ,乙每小时行 9 千米 ,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追击路程), 28 千米 里包含着几个( 16-9 )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 2 8 ÷ ( 16-9 ) =4 (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例 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 28 千米 ,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 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 284 × 2=20 (千米) 2 0 × 2 =40 (千米) 40 ÷( 4 × 2 ) =5 (小时) 28 × 5=140 (千米)。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例 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当四个班人数相等时,应为 168 ÷ 4 ,以四班为例,它调给三班 3 人,又从一班调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数减去 3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2+3=43 (人)
一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2=38 (人);二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6+6=42 (人) 三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3+6=45 (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11 )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解题关键:盈亏问题的解法要点是先求两次分配中分配者没份所得物品数量的差,再求两次分配中各次共分物品的差(也称总差额),用前一个差去除后一个差,就得到分配者的数,进而再求得物品数。
解题规律:总差额÷每人差额=人数
总差额的求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不足,总差额=多余+ 不足
第一次正好,第二次多余或不足 ,总差额=多余或不足
第一次多余,第二次也多余,总差额=大多余-小多余
第一次不足,第二次也不足, 总差额= 大不足-小不足
例 参加美术小组的同学,每个人分的相同的支数的色笔,如果小组 10 人,则多 25 支,如果小组有 12 人,色笔多余 5 支。求每人 分得几支?共有多少支色铅笔?
分析:每个同学分到的色笔相等。这个活动小组有 12 人,比 10 人多 2 人,而色笔多出了( 25-5 ) =20 支 , 2 个人多出 20 支,一个人分得 10 支。列式为( 25-5 )÷( 12-10 ) =10 (支) 10 × 12+5=125 (支)。
(12)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 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例 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龄差为 48-21=27 (岁)。由于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龄的倍数差是( 4-1 )倍。这样可以算出几年前父子的年龄,从而可以求出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列式为: 21( 48-21 )÷( 4-1 ) =12 (年)
(13)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 鸡兔同笼共 50 个头, 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 ( 170-2 × 50 )÷ 2 =35 (只)
鸡的只数 50-35=15 (只)
-

差 倍 题
1 一条鲸鱼的体重大约是一头大象体重的37倍,已知大象比鲸轻126吨。求大象和鲸各重多少吨?
2 暑假里,兄弟两个去池里钓鱼,哥哥比弟弟多钓20条,哥哥钓鱼的条数是弟弟的3 倍 。哥哥与弟弟各钓了多少条?
3 参加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女生比男生多45人,女生比男生的4倍少15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 两堆煤重量相等,第一堆运走7吨,第二堆运走19吨以后,第一堆剩下的吨数是第二堆的3倍。两堆煤现在各有多少吨?
5 一个畜牧场,原有山羊和绵羊的只数一样多,如果卖出山羊200只,买进绵羊350只,那么,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6倍多50只。畜牧场原有山羊,绵羊多少只?
6 有两筐橘子,如果从第一筐拿出9个放入第二筐,则两筐橘子的个数相等;如果从第二筐
拿出12个放入第一筐,则第一筐橘子的个数等于第二筐的2倍。原来每筐橘子各多少个?
7 假期里,哥哥做的数学题比弟弟多180道,哥哥做的数学题是弟弟的4倍多9道。两人各做多少道数学题?
8 甲、乙两人的钱一样多,甲给乙30元,则乙的钱是甲的5倍。甲、乙原来有多少钱?
9 甲粮仓的大米比乙粮仓多600袋,如果从乙粮仓运出300袋给甲粮仓,那么甲粮仓的大米是乙粮仓的2倍。两粮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袋?
10 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7米,剩下的布,第二块的长度是第一块的3倍。这两块布原来各有多少米?
11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12 小英的故事书的本数是小娟的3倍。如果小英借给小娟10本故事书,小娟的故事书的本数等于小英的3倍。小英,小娟原来各有故事书多少本?
13 水果店有重量相等的苹果和梨子各一筐,苹果卖出60千克,梨子又放入40千克,结果梨子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原来苹果、梨子各有多少千克?
14 4、1班和4、2班原有图书的本数一样多。后来4.1班又买进新书126本,而4.2班从本班在原有的书中取出234本借给4.3班。这时4.1班图书的本数是4.2班的3倍。4.1班和4.2班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1. 学校有一条50米长的走道,计划在道旁栽水杉树,每隔五米栽一棵,如果两端都各栽一棵,共栽多少棵?如果两端都不栽,共栽多少棵?如果只栽一端,共栽多少棵?
2.学校一条林荫道的一边有41树棵(包括两端),相邻两棵树间距离为2米。在林荫道的另一边计划每隔20米立一根路灯杆。共需几根路灯杆?
3.木工师傅把一根长3米20厘米的木条锯成长30厘米、20厘米的两条短木条。他先锯一段30厘米的,再锯一段20厘米的,以后像这样锯下一长一短的短木条。每锯下一段用6分钟,休息2分钟后又接着锯,原来这根木条可锯成多少段?共用多少分钟?
4.新公园内的画廊走道长74米,每一边挂有20幅大小一样的画,每幅画的横长为15分米。任意相邻的两幅画间的距离相等,两端的两幅画离走道两端都是3米,求相邻两幅画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5.如图11—5所示,在正方形花台的四周(图中双线内)摆上花盆,
使四条边上都有4盆花,你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各需几盆花?
6.一个圆形旱冰场周长为200米,在它的周围每隔10米安装一盏灯。共安装多少盏灯?
7.把3长木料的每根锯成4小段,每锯下一小段需5分钟。全部锯完需多少分钟?
8.把一根圆木每6分钟锯下一段,每锯下一段需5分钟,共用30分钟锯完(没有剩余)。这根圆木有多长?
9.解放军某部新兵进行队列训练。204名新兵排成4路纵队,相邻两排相距8分米,这列队伍至少有多少米长?
10.在正方形塘的四周栽柳树,每边栽10棵。最少需要多少棵柳树?
11.57辆军车排成一列通过一座桥,桥长200米。每辆军长5米,过桥时前后两辆军车之间的距离都保持2米的距离。从第一辆车头到最后一辆车尾共长多少米?
12.一条隧道长240米,在隧道内的两侧每隔16米安装一盏灯。在距入口处的8米安装第一盏,距出口处的8米安装最后一盏。这条隧道内共安装了多少盏灯?
13.李大爷早晨沿公路散步(假设他散步速度相同),他从第一根电杆走到第25根电杆共用24分种,然后他立即往回走,当他又走了10分钟时,走到往回数起的第几根?当他走到出发时数起的第5根时,一共走了多少分钟?
14.楼房地基线第102米,宽42米。在楼房四周距楼房4米处每隔5米栽一棵树。共栽多少棵树?两条长边、短边上各栽多少棵树?
15.一条公共汽车路线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都每隔10分钟同时各发出一辆车,都经过1小时到达对方站。如果你从起点站乘车到终点站,最多会看到几辆从终点站开出的车?
16.把10颗围棋子排成5排,每排恰有4颗。你该怎样摆?

1/1x2 + 1/2x3 + 1/3x4 + 1/4x5 ...... 1/199x200 ( 由于找不到邮箱地址所以只好回答了,不好意思)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有哪些类型?
答:分数: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是乙的1/4。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小数:小明每分钟走0.06千米。他家距学校有1500千米。它上学时可以骑车,骑车每分钟走120米。问如果用骑车上学,笔走路快几分钟?百分数:机械厂,今年生产机械1500台,笔计划增产了120%,原计划生产多少台?整数: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及题
答: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

小学数学六年级应用题分类?
答: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

小学应用文有哪些
答:小学应用文种类 一、公告、通知类应用文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会接触到一些实用的应用文类型。其中,公告和通知是常见的形式,用于告知信息,如学校活动、会议安排等。二、书信类应用文 书信是传统的交流工具,包括写给亲人、朋友或老师的信件。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会学习如何书写格式规范的信件,表达问候和...

小学典型应用题一共有几种?是哪几种?
答:小学典型应用题一共有几种?是哪几种?归一、归总、平均数、行程问题、工作量问题、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盈亏、鸡兔同笼、时钟问题、牛吃草、浓度、面积和体积应用、倍数、置换、和倍和差倍、植树、年龄、周期、还原、容斥、推理等。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级教程之几种常见的应用问题讲义
答: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没有作为知识向同学们介绍,但它却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法。抽屉原理最早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最早发现的,所以也叫做狄利克雷重叠原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抽屉原理”。【典型例题】1. 第一抽屉原理:把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

有没有一些典型应用题啊?
答:年龄问题应用题 elephant 发表于 2007-11-25 21:08:00 1、小刚说:去年爸爸比妈妈大4岁,我比妈妈小26岁。请你算一算,今年小刚的爸爸比小刚大几岁?2、老张、阿明和小红三人共91岁,已知阿明22岁,是小红年龄的2倍。问老张几岁?3、儿子的年龄是爸爸的1/4,三年前父子年龄之和是49岁。求父子...

小学六年级典型应用题。 好的追加200分
答:(1) (36*153+24*151)/60 (2)(264*2)/(264/11+264/8)(3)设小李身高xm (1.24*3+x)/4=1.25 (4)全部加起来再除以7 (5)(4.8*10+3.6*20+2.4*20)/(20+10+20)=应卖的价格

怎样解答小学应用题?
答:【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即先算450-300。由此举例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即可解决此问题。1、先求出书店进书和卖出的数量差,然后求出最后书店有多少本。2、因为打折,所以先算出450-300,然后求找回的钱数。3、先求出花完钱还剩多少钱,然后通过比较,就出两人手...

求:小学数学应用题题型&一些难题
答:两数差÷较大数=少几(百)分之几(减)。 【增减分(百分)率互求公式】 增长率÷(1+增长率)=减少率; 减少率÷(1-减少率)=增长率。 比甲丘面积少几分之几?” 解 这是根据增长率求减少率的应用题。按公式,可解答为 百分之几?” 解 这是由减少率求增长率的应用题,依据公式,可解答为 【求比较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