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后中共敌后根据地面临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措施

作者&投稿:军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克服1941.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困难,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拿些措施,产生了怎样影响~

联合中农,富农;
选举更民主;
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
还有些就就不得了

两句话,八个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中共采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政治方面。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
1940年3月6日,中共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实行“三三制”。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不但要求根据地不断扩大,而且更要求根据地的巩固。这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权建设。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加强民族统一战线,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原则。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的长驻议员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曾经向毛泽东提出“精兵简政”建议的开明绅士李鼎铭先生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以后。其他抗日根据地也陆续建立起“三三制”政权。

“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它的实施起到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个政权形式同当时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制的独裁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经济方面。
1: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双交双减”政策。
双减双交政策
①背景: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由于日军“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
②内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③作用: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决定因素: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⑤注意: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始终以农民阶级的利益为重。
2:实行大生产运动
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解放区(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军队、政府机关和学校发展自给经济,是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中的一个创造。解放区抗日民主政府办了许多自给工业;军队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业和部分工商业;机关、学校也发展了自给经济;农民广泛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敌后军民在频繁的反“扫荡”作战中,实现劳武结合,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各级党政干部也都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和群众同甘共苦。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健康发展,成就显著。农业和工商业的产值迅速增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军民生活明显改善。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解放区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粉碎了敌、伪、顽的封锁,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密切了党政军民关系,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积累了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了经济工作干部。
三:思想方面。即延安整风运动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使党的思想路线开始转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但由于政治形势的迅速变化,对于“左”、右倾错误思想根源还没有彻底的清算。抗战爆发后,党内又增加了大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因此,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2年春,整风运动开始。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贯彻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采用的方法是:在精读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文件基础上,反省自己的工作、思想,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具体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和克服错误的方法。党的高级干部还着重对于党的历史进行了学习、研究和讨论。这次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了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帮助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转变了思想立场,使全党紧密地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这引起了蒋介石集团和日军的极大关注。蒋介石唯恐共军坐大威胁国军。日军也因为军力无法继续在正面战场和国军交战,开始转移目光投向后方,日军开始对已占领区展开扫荡。中共敌后根据地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根据地面积和人员损失严重。
解决措施就是敌后根据地开展反扫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这期间出现了地雷战、地道战等闻名的战例。

你肯定是华师的……是谁,速速报上名来。

第二个是历史的专业答案,楼主就取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