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作者&投稿:笪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3、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如"市"古义:买。例:"愿为市鞍马"。
如"谢"古义:告诫(也有谢罪的解释)。
6、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7、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8、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品德低,含贬。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9、古贬今褒
如,"乖"古时指偏执,不驯顺,为贬义,如《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而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如,"锻炼"其本义为"冶炼",古时多用来指玩弄法律,罗织罪名,对人进行诬陷,属于贬义,如《后汉书·韦彪传》:"忠孝之人持心近后,锻炼之吏持心近薄。"而现代汉语中则指通过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培养勇敢机智的品德,或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来提高素质和能力,变成褒义词了。

辞:
古义: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治:
古义: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治理。
及:
古义: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过: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更: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但: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士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见往事耳)
今义:过去的事。
大:
古义:很。(自以为大有所益)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独自,孤独。
就:
古义:从事。(蒙乃始就学)
今义:就。
见:
古义:认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今义:看见

高中语文的古今异义词详细介绍
答: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陈述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

初一文言文古今异义
答: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汇(1)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2)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3)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4)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的词有哪些
答:2017-03-10 初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 1 2014-06-18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归纳 48 2013-09-08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总结 2 2017-01-27 文言文.古今异义文言文中哪些古今异义的词 1 2017-05-16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 4 2009-07-03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有哪些?? 121 20...

六年级上语文古今异义词(文言文)
答:六年级上语文古今异义词(文言文) 10 请各位帮帮忙,在六年级上的课文:为学,孙权劝学,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中找出16个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并且要解释,好的追加五分... 请各位帮帮忙,在六年级上的课文:为学,孙权劝学,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中找出16个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并且要解释,好的追加五分 展开  我来答...

文言文中双音节古今异义词
答:文言文中双音节古今异义词 导语: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文言文中双音节古今异义词,欢迎参考!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

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第26课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答:小石潭记 一、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5.布:古义:映,显现。(影...

出师表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答:一、古今异义 1、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今指店铺开业)2、引喻失义(义:适意,恰当。今常用义为: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3、陟罚臧否(否:恶,坏。不是今常用的“否定”“是否”的“否”)4、晓畅军事(晓畅:精通,熟练。今常用义为:语言表达通顺明白)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答:(六)、古今异义词1、余忆童稚时2、则或千或百 答案:1、余:古义:我;今义:剩余 2、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山市(二)、重点字词解释1、然数年恒不一见2、高插青冥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4、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5、高垣睥睨,6、连亘六七里7、居然城郭矣8、堂若者,坊若者9、城市...

文言文《五石之瓠》有哪些古今异义词?
答:《五石之瓠》古今异义的词有:“悦亲戚之情话”、“民之从事”、“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跨者不行”、“剖之以为瓢”、“凿户牖以为室”、“强行者有志”。1、“悦亲戚之情话”的“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2、“民之从事”的“从事”,古义:指办事,...

古今异义词
答: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