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区域 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是什么??原因?还有在古典区域呢??

作者&投稿:蒲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宏观经济学:LM曲线凯恩斯区域,为什么利率极低时,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增加收入?~

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动机有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主要与收入相关,投机动机与利率相关,当利率极低时,此时有价债券价格极高,人们认为有价债券价格不可能再升高,因此不论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选择持有货币,而不会去购买债券,此时利率就不可能在下降,从而无法刺激投资,也就无法刺激总产出。

1、在IS-LM模型中,只有LM曲线有这种划分,水平区域是凯恩斯区域,垂直区域是古典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总供求模型是,总供给曲线也有类似的划分。
2、不是,是按照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但凯恩斯区域肯定出现利率低的时候,也就是LM曲线的方向不能随便来。具体要了解LM曲线的方程式,如果有投机性货币需求,且利率系数趋向于正无穷,则LM水平。古典主义理论中只有交易性货币需求,LM垂直。
3、IS曲线一般是向右下倾斜的,有一个特殊情况,IS也可以垂直,叫投资陷阱。
4、是,财政政策只移动IS曲线。
5、是,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量变化移动LM曲线。

1、LM曲线上凯恩斯区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原因

效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效果,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

原因:

凯恩斯区域的利率降到很低,货币的投机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会成为一条水平线,相对应的LM曲线上也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

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假设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

2、LM曲线上古典区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原因

效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原因:

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候,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候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外,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

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LM曲线也开始成为一条垂直线。此时当利率很高时,人们除了完成交易必须持有一些货币外,再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即货币的投机需求弹性为0。

扩展资料

LM曲线把平面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LM曲线还具有以下特征:

1、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2、货币供给变动将会引起LM曲线左右移动。

当货币供给增加时,要使货币需求等于供给,需求也要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或者利率下降。如果利率不变,则收入增加;如收入不变,则利率下降。这都意味着LM曲线右移。

3、价格水平的变动也会引起LM曲线移动。

因为价格水平变化导致真实货币存量变化。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真实货币量减少,导致LM曲线将会左移,反之则右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LM曲线



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成为“凯恩斯区域”,也称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LM曲线垂直的区域称为“古典区域”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这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LM曲线中连接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的区域称为“中间区域”,在中间区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有效。

楼上说的不全对。
凯恩斯区域就是“流动性陷阱”,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这个时候你就算是给人民钱,人民也不会花。
古典区域和“流动性陷阱”的对称。就是说是当利率高达一定水平时,人们的投机余额将全数投入债券,此时灵活偏好函数变成了一条 直线,货币的投机需求为零,利率完全失去了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