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带的划分

作者&投稿:比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自然带的划分~

1、热带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
3、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
4、高山植被,高原气候,我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
5、温带草原带,温带沙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东北著名山脉:大兴安岭(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小兴安岭(黑龙江省)、长白山脉(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千山山脉(辽宁省)。

扩展资料:
中国的热带雨林带范围在云贵高原一部即西双版纳、广西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南部、西沙群岛等南海岛屿地区。
亚热带的大致范围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武夷山脉、南岭、云贵高原大部和台湾岛北部地区以及钓鱼列岛。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在小兴安岭以南大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以东、长白山脉、千山山脉、辽河平原、辽东半岛、燕山山脉、华北平原、山东半岛和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大小兴安岭北部、内蒙古草原、松嫩平原以西、大兴安岭以南、鄂尔多斯以北、六盘山以东地区,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河西走廊都属于温带草原带、温带沙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天山山脉、麦积山脉、六盘山以西、横断山脉以西地区都属于高山植被,高原气候区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地理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区域大致与气候带的分布一致,纬度划分也是一致的,如热带雨林带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0°-60°大陆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等。

自然带

自然带(natural belt)通常指主要受地带性分异因素影响,在地表大致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延伸分布,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性自然区划单位。广义的自然带是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等一系列地带性区划单位的统称,甚至包括垂直带。狭义的自然带仅指最高一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

概述
分类 山地垂直自然带
海洋自然带
陆地上低纬度地区自然带 ①热带雨林带
②热带稀树草原带
③热带荒漠带
陆地上中纬度地区自然带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④温带阔叶林带
⑤温带荒漠带
⑥温带草原带
陆地上高纬度地区自然带 ①亚寒带针叶林带
②寒带苔原带
③寒带冰原带
展开 编辑本段概述
大陆水平自然带是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前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纬 世界自然带
线方向伸展;后者 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经线方向伸展;两者作用相近的地区,自然带与经纬线交叉。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高度而变化。 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在各纬度分布不均有关,在各大陆和大洋都形成一系列自然带。由于大陆自然带的形成不仅受纬度热力分带的影响,而且受到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的干扰,所以大陆自然带比大洋表层的自然带复杂得多。 就全球范围来说,自然带的划分,早期主要是根据不同纬度所获得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1]太阳辐射能的差异,把地球表面划分为5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后来又根据各地气候、生物等差异进行了细分。 在大洋主要是根据海洋的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把大洋表层划分为7个带:赤道带,南热带、北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极带、北极带。由于大陆的情况复杂,地带性分异也较大洋明显,因此对大陆上自然带的划分比大洋细,不同学者的分带也不同。 以气候特点为标志划分大陆自然带,南半球和北半球从赤道向两极可分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全球共15个自然带。由于大陆自然带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化,每一自然带的典型特征在植被类型上具有较鲜明的表现,因此陆地自然带又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带、亚热带森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
编辑本段分类
山地垂直自然带
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平地区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复杂,所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平自然带复杂得多。 例如,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 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潮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么, 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例如中国东部山地,夏季因气流来自东南方向,所以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以致南北坡相同 海拔水热状况不一,所以南北坡垂直自然带有明显差异。同是一个山地,南北坡坡麓可以分属不同的气候 带和自然带。例如,中国秦岭南坡坡麓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坡麓则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任何一个山地垂直自然带,总是在相应的水平自然带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的山麓自然带,称为垂直自然带基带。一般说来,山地所处地理 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呈现茫茫一片冰原 景观,就谈不上真正的垂直自然带。 山地垂直自然带举例 Ⅰ.乞力马扎罗山(非洲赤道附近坦桑尼亚境内) 1000以下基带:热带雨林带; 1000—2000米: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000—3000米:山地温带森林带; 3000—4000米:高山草甸带; 4000—5200米:高山寒漠带; 5700米以上:高山永久积雪冰川带。 Ⅱ.台湾南部 山地(热带) 500米以下基带:热带雨林、季雨林带; 500—1500米: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500—3000米:山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000—3500米: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带; 3500米以上:高山草甸带。 Ⅲ.武夷黄岗山(亚热带) 1000米以下(基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000—1400米:山地暖温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400—1800米:山地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800—2158米:山地温带灌丛草甸带。 Ⅳ.长白山(温带) 600—1600米(基带):温带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1600—1800米:山地寒温针叶林带; 1800—2000米:山地寒冷矮曲(岳桦)林带; 2000米以上:山地寒冻苔原带。 从以上几个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状况可以知道;山地所处的纬度 愈低,山地海拔高度愈高,山地垂直自然带愈复杂;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山地所处的水平地带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带,水热条件湿热,所以山麓自然带即基带,属于赤道雨林带(即热带雨林带);长白山处于温带湿润地带,所以基带是温带针叶与落 叶阔叶混交林带。山地地形情况很复杂,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相对高度很大,又处于热带边缘,所以垂直带非常复杂而相当完整;北坡相对高度不大,北坡 坡麓就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所以垂直自然带比较简单。
海洋自然带
海洋自然带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带。辽 阔的海洋与陆地 相比,其表面非常单一,表层的温度、盐度、水层动态及海洋生物的分布等也都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 但由于海洋水体具有巨大的流动性,故地带性表现不如大陆明显,各自然带之间的界限只能大体确定, 海洋自然带数目也较少。 海洋自然带的划分,仍以热量带为基础,生物群的分布也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冬季海 洋表层水温的不同,分为冷水(小于0℃)、温水(0°~10℃)、暖水(10°~20℃)和热水(大于20 ℃)等四种类型。结合与海水温度、理化特征和水体运动密切联系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变化,可将世界海 洋分为七个自然带。 (1)北极带。地处高纬区,太阳辐射量较少。冬季干冷,最冷月1~3月平均温- 30~-40℃;夏季凉爽,7~8月份平均温0~5℃。北极带包括巴伦支海的大部分 水面以外的北冰洋,以及北美东部纽芬兰到冰岛一线西北的大西洋部分。这里表层水温低,又因大陆冰冻期长,江河流入海洋的营 养盐类不多,故海洋生物种数有限,仅在冰融化的边缘海域,才有浮游生物,并将一些鱼类和其它动物 吸引到此处。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主要有北极鳕、白海鲱等;此外,还有鲸目动物(北极鲸或格陵 兰鲸)以及海豹 、海象和海鸥、海雀、海鹦等。 (2)北温带。北邻北极带,大体相当于北纬30~60°。全年盛行西风,气候温暖湿润 ,最热月8月平均温10~22℃,最冷月2月0~10℃。因受洋流及大气环流影响,大洋东侧的平均温比西侧 低5℃。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北温带终年受极地气团影响,虽然冬季表层水温较低,但盐度小,含氧量 多,水团垂直交换强,水中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很多,故使大量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 鱼类得到繁殖、 生长,成为世界重要渔场的分布区域。北温带鱼类的种数远比北极带丰富,主要有太平洋鳕鱼、鲱鱼、大马哈鱼等,它在世界渔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哺乳动物中,在太 平洋部分有海狗 、海驴、海獭、日本鲸和海豚;在大西洋水域有比斯开鲸、白海海豚、海豹等。 (3)北热带。大体位于北纬10~30°。全年气温均较高,冬、夏季温差不大(最 热月平均温22~25℃,最冷月15~20℃)。多热带气旋。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带内东西部海区气温 、降水差异明显。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广大海域水体垂直交换微弱,深层水的营养盐类不易上涌 ,浮游生物和有经济价值的鱼类都较少。但是,在受赤道洋流影响的海域,含有丰富营养盐类的深层水上涌,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得以繁殖,形成有价值的鱼类捕捞区。哺乳类动物很少,主 要有抹香鲸。本带北部繁殖有多种浮游动物,南部有大量的珊瑚、海龟和鲨等。 (4)赤道带。大体介于南北纬10°间。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温25~28℃,年降水 量1500~2000米,赤道附近可达2000~3000毫米。处在赤道低压区,全年气温高、风力微弱、蒸发旺盛 ,加之有赤道洋流引起海水的垂直交换,使下层营养盐类上升,生物养料比较丰富,鱼类较多,主要有 鲨、鱏等,飞鱼为赤道带典型鱼 类。 (5)南热带。位于南纬10~30°。本带由于高压特别强盛,致使热带位置向北推 移,其它特征和成因均与北热带基本相同,亦属少生物型。 (6)南温带。大体介于南纬30~60°。全年盛行西风,其中南纬40~60°洋面上 ,因三大洋相互连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通,风力很强,素有“咆哮西风带”之称。热量、降水状况类似北温带。海洋生物的 发育和生长条件与北温带相似。海生植物繁茂,巨型藻类生长极好 ,浮游生物丰富,是南半球海洋动物最多的地带。这里生活着几种南、北温带均可见到的动物类群,如 海豹、海狗、鲸以及刀鱼、小鳁鱼、鰯鱼、鲨鱼等。冬季有南方的海洋动物在此越冬,夏季有热带海洋动物前来肥育。在非 洲大陆西南和南美洲秘鲁沿海,因有上升流存在,把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带到海水表层,使浮游生物 大量繁殖,因而鱼类非常丰富,成为南半球重要的捕捞区。 (7)南极带。大体在南纬60°以南到南极大陆之间。全年盛行来自极地的东南风 ,水温很低。冬季严寒,夏季最热月2月平均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100~250毫米。在短促的夏季,有 温带的回游鱼类来此肥育;南极海域有丰富的磷虾作为饵料,故有较多的鲸类;此外还有海豹、海狗、 海驴和企鹅等一些鸟类。它和北极带一样,生物种类较少,但个别种(如硅藻、磷虾和企鹅等)的数量很多。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学者博格达诺夫(D·V·Bogdanov)等对海洋自然带作 进一步详细划分,从南、北极带中划分出亚南极带与亚北极带,从南、北热带中划分出南亚热带和北亚 热带,最终将世界海洋划分为11个自然带,每个带同陆地上的自然带相对应。
编辑本段陆地上低纬度地区自然带
①热带雨林带
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终年高温,各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这 里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中 动物以鸟类和猿猴 目为活跃。林下的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
②热带稀树草原带
位于热带雨林带的两侧,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分布,而 在澳大利亚、中美洲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分布不广。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 四个月以上的干季。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是由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如非洲的波巴布树、南美洲的纺锤树等,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变化非常明显,雨季草木繁茂,干 季草原呈现一片黄褐景色。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食肉动物也很丰富,如斑马、长颈鹿、犀牛、羚羊、狮、豹等。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 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③热带荒漠带
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 撒哈拉 、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表 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 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 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编辑本段陆地上中纬度地区自然带
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如地中海 沿岸、非洲大陆的西南端、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沿海、北美洲的加里福尼亚 沿海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的智利中部。本带气候属亚热带夏干型,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里的主要植被,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③亚热带荒漠草原带
本带处在热带荒漠和亚热带森林带(包 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之间,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带 的北缘;南半球则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南部以及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干旱 与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 ,夏季则高温、少雨,使本带干旱、缺水。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 ,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④温带阔叶林带
又称夏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的夏绿林,包括我国 东北和华北、日本群岛、朝鲜半岛、苏联的堪察加半岛 和萨哈林岛等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 辽东栎 以及槭属、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往往形成单一树种 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 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为主。温带阔叶林 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少,但个体数量较多,主要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为最活跃。
⑤温带荒漠带
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 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 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
⑥温带草原带
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是一条东西走向很 宽的温带草原带;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温带草原,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呈东 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温带草原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 是黑钙土 和栗钙土;啮齿类(如黄鼠、野兔 ),有蹄类和一些食肉动物(如狼、狐等)是温带草原 的主要动物。
编辑本段陆地上高纬度地区自然带
①亚寒带针叶林带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 °~70°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 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动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为多。
②寒带苔原带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这里气 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不利 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 种数不多,特有驯鹿 、旅鼠、北极狐等 ,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
③寒带冰原带
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由冰雪覆盖, 气候终年严寒,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仅在某些地区高于0℃。植物非常稀少,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 ,才有某些藻类 和地衣的生长。 冰原带的动物界也很贫乏,南极大陆没有陆生哺乳动物,仅在沿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诸岛上有时可 以看到白熊和白狐;在南、北半球 冰原带的海水中,有鲸和海豹等。

海洋自然带有哪些?
答:辽阔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其表面非常单一,表层的温度、盐度、水层动态及海洋生物的分布等也都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但由于海洋水体具有巨大的流动性,故地带性表现不如大陆明显,各自然带之间的界限只能大体确定,海洋自然带数目也较少。海洋自然带的划分,仍以热量带为基础,生物群的分布也是划分海洋自然带...

自然带的大致纬度划分
答: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区域大致与气候带的分布一致,纬度划分也是一致的,如热带雨林带大多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0°-60°大陆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等。

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
答:热带,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萨瓦纳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寒带、亚寒带,高纬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就全球范围来说,自然带的划分,早期主要...

自然带分布规律
答: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地南北更替的变化。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1.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地南北更替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地理 如何分析山顶是什么自然带?
答:就是高山自然带的一种,一般高山自然带由下而上由于气温气候等因素影响基本上按灌木带草甸带荒漠带冰原带等,大体就是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分布带垂直分布化,具体到各个纬度各个海拔的山脉自然带分布又有所不同,如:Ⅰ.乞力马扎罗山(非洲赤道附近坦桑尼亚境内)1000以下基带:热带雨林带;1000—2000米:...

求一般的自然地理关于大陆上的自然带分布的规律
答: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包括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区域分异),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数影响)。具体见下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鄱阳湖景观所处自然带是?
答: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在各纬度分布不均有关,在各大陆和大洋都形成一系列自然带.由于大陆自然带的形成不仅受纬度热力分带的影响,而且受到海陆分布、地势起伏的干扰,所以大陆自然带比大洋表层的自然带复杂得多. 就全球范围来说,自然带的划分,早期主要是根据不同纬度所获得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1]...

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答:—热带季雨林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极地苔原气候——苔原带、极地冰原气候——冰原带高山高原气候——高山植物区(垂直自然带)。

天山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依次是如何分布的?
答:天山南麓和北麓的植被分布也不同,北坡由山脚至山顶植被依次为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针叶林,高山草原,高闪垫状植物,积雪冰川。南坡由山脚至山顶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干旱山地草原、山地草原、剥蚀高山、积雪冰川。天山北坡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南坡却没有。主要原因是天山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

各个陆地自然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啊?
答:世界气候带分布特征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关键是确定气候带与气候型的界线。然而迄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这是因为在自然界所有的气候带和气候型都是渐变的,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至于气候类型分布图上的分界线,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当前气候带的划分通常以等温线为指标,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