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什么的西湖?

作者&投稿:始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描写了什么的美景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的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的美景。诗描写五月仲夏临平山下水边风光,是“诗中有画”的佳作。首句推出一个近景:一片水边的蒲草,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表现自己轻柔的舞姿。次句,突出描写一只或数只蜻蜓,因风吹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什么和什么所呈现的不同景象?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前两句分别描写了晴天和下雨天时西湖的所呈现的不同景象。《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全文如下:作者:苏轼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诗中描写的是什么的美景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解析:(1)译文:在晴日阳光的照耀下,西湖水光潋滟,光彩熠熠,十分的漂亮;阴沉沉的小雨天气,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十分的奇妙。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什么在什么下呈现出的不同风姿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晴天或雨天时呈现的不同风姿,全诗对西湖的美景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概括,抒发了苏轼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写于诗人在杭州担任通判的期间。《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什么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西湖的晴姿雨态、晴光雨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歌描写了杭州什么的晴姿雨态?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赞美西湖美景,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第一首写诗人在晨曦中迎客,在晚雨时与客共饮,沉醉于西湖的雨景之中;第二首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尤其是其后二句,被认为是...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晴天的西湖和雨中的西瑚;此文描写了白天和黑天的...
答: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地方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湖指的是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共有两首,用于赞美西湖美景。是对西湖美景的一个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第一首描写的是诗人在西湖的晨光中迎接客人,在晚雨时与客人共饮,一起沉醉于西湖的美丽风景。第二首描写了西湖的水...

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什么和什么的美景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写的是西湖晴天时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和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宋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钱塘湖春行》描绘景象有什么不同?
答: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是夏天的西湖,而后者描写的是春天的西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