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关系

作者&投稿:伍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和利润总额的关系~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
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三者都是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三者之间计算公式息息相关。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边际贡献是从销售收入中减去变动成本之后的余额。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
扩展资料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cm)=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Tcm)=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订价决策中,必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而在特殊订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利润总额
搜狗百科:边际贡献
搜狗百科:息税前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的推导过程如下:
EBIT是息税前利润,△是变动额,P是价格,V是单位变动成本,F是固定成本,M是边际贡献。
基期息税前利润:EBIT=(P-V)Q-F
预计息税前利润:EBIT1 =(P-V)Q1-F
二者相减为:△EBIT=(P-V)△Q
经营杠杆系数:DOL=(△EBIT/EBIT)/(△Q/Q)
=((P-V)△Q/EBIT)/(△Q/Q)
=(P-V)Q/EBIT
=M/EBIT
则,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扩展资料:
定义计算公式为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EBIT/EBIT)/(△Q/Q),△EBIT是息税前利润变动额,△Q为产销量变动值。
公式的推导: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其中,由于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即为息税前利润(EBIT),因此又有:
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EBIT+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EBIT=(EBIT+F)/EBIT=M/(M-F)
为了反映经营杠杆的作用程度、估计经营杠杆利益的大小、评价经营风险的高低,必须要测算经营杠杆系数。一般而言,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对经营杠杆利益的影响越强,经营风险也越大。

演化规则: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或减少)所引起的营业利润增长(或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3.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此时经营风险趋近于无穷大;
4.在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金额。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加大都会引起经营杠杆系数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销售额,这样利润就会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增加,从而赢得“正杠杆利益”。否则,一旦销售额减少时,利润会下降的更快,形成“负杠杆利益”。
参考资料:经营杠杆系数_百度百科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

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

三者都是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三者之间计算公式息息相关。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边际贡献是从销售收入中减去变动成本之后的余额。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

扩展资料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cm)=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全部产品边际贡献(Tcm)=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

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订价决策中,必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而在特殊订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利润总额

百度百科:边际贡献

百度百科: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固定经营成本=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
利润总额 =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边际贡献这个说法你可以去参考一下边际成本的概念

利润总额和息税前利润一样吗?
答:利润总额和息税前利润不一样,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也可以表示为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经营杠杆 财务杠杆 总杠杆公式是什么?
答: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利益是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杠杆示意图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在一定产销规模内,由于固定成本并不随销售量(营业量...

息税前利润等于利润总额加利息费用,为什么还等于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减固...
答:因为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总额,边际贡献总额-固定经营费用=息税前利润。而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一个是正向推进,一个是反向倒推。可以参考一下利润表结构,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理解就好记了,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怎么理解?
答:销售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所以:销售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率 两边同时除以收入,可得: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

边际贡献与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的区别
答:CM和EBIT意义如下: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经营成本;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二者都是分析企业经营情况的指标,三者之间计算公式息息相关。息税前利润(EarningsBeforeInterestand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公式
答: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息税前利润怎么计算
答:息税前利润计算公式是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或者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或者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利润总额+利息。1、息税前利润定义。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

息税前利润怎么算
答: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息税前利润怎么算?
答:或者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固定经营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主要用来计算的 比如: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边际贡献的问题
答:这么跟你说吧,你好理解一点。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所以,工式可以变形成为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 或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