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ds max的一些操作

作者&投稿:禹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Ds MAX的键盘操作快捷键都有哪些?~

F :正视图; T:顶视图; L:侧视图; P:透视图; C:相机视图。还有其他的,我就不列了。 二 视图的变换 常用的是 Alt +鼠标中键按下:旋转视图(在透视图模式下,如果是在二维试图里,就会切换成轴测图; 鼠标中键滚动:缩放当前的视图,缩放原点就是鼠标放的地方,所以想看哪里,就把鼠标放到那里; Alt +Z:有时鼠标滚轮动态太大,就用这个可以慢慢缩放。 鼠标中键按下:平移视图; “【”和“】”:这两个键和中间缩放一样,但可以和命令同时操作,对相机视图不起作用; I :将视图的中心移到鼠标放的地方,也是可以和其他命令同时工作的。 D :关闭当前视图的更新,省显卡啊。 1 左边那个键:刷新视图。 Shift +Z:对视图操作的undo。 三 物体的观察 Z :将所选物体作为中心来观察,就好像maya里的F,这个太长用了。 Alt +Q:只观察所选物体,临时隐藏其他的,也很长用。 F3 :线筐显示和shader显示的切换。 F4 :shader显示下再显示线筐的切换。 F2 :这个也用的很多,就是选择了poly里的单独的一个面以后,默认都是一个大红块,很不便于操作,按F2就只红显选择的框了。 J :隐藏物体选择框的,有时候选择的物体外面那个4个角的白色线筐挺烦人。 O :快速观察切换,我一般都关上,除非显卡太差。 四 物体的变换 Q ,W,E,R:不讲了吧,呵呵,抄maya的。 F5 ,F6,F7是三个轴向的约束切换,对位时要用到;F8则是三个位移平面约束的切换。 S :捕捉。要和F5,F6,F7结合用更好。 空格键:锁定当前选择的物体。很有用,不用把鼠标放在物体上也可以移动或者作别的变换了。 +、—:缩放操作框。特别是旋转的时候,操作框太小会导致轻微的转动都很大,所以放大就好细调整。 A :旋转角度捕捉。定到45或者90度,旋转特定的:比如修改器的操作框或者poly的切割平面。 Ctrl +选择:增加选择内容;Alt+选择:减少。 Shift +变换操作:复制。主要用在移动上。 1 ,2,3,4,5:切换到物体的子级别。 6 :很怪,呵呵,系统默认是没有什么用的,但在poly里是回到物体级别(很方便),而在别的种类里是把粒子编辑调出来。 五 对话框调出 H :选择物体。 M :材质编辑。 F10 :渲染。 六 渲染、动画 Shift +Q:渲染当前视窗 K :key帧(一定要点开Auto或Setkey) ************************* 3dSmax 快捷键 主界面 显示降级适配(开关) 【O】 适应透视图格点 【Shift】+【Ctrl】+【A】 排列【Alt】+【A】 角度捕捉(开关) 【A】 动画模式 (开关) 【N】 改变到后视图 【K】 背景锁定(开关) 【Alt】+【Ctrl】+【B】 前一时间单位 【.】 下一时间单位 【,】 改变到上(Top)视图 【T】 改变到底(Bottom)视图 【B】 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 【C】 改变到前(Front)视图 【F】 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 【U】 改变到右(Right)视图 【R】 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P】 循环改变选择方式 【Ctrl】+【F】 默认灯光(开关) 【Ctrl】+【L】 删除物体 【DEL】 当前视图暂时失效 【D】 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 【Ctrl】+【E】 显示第一个工具条 【Alt】+【1】 专家模式�全屏(开关) 【Ctrl】+【X】 暂存(Hold)场景 【Alt】+【Ctrl】+【H】 取回(Fetch)场景 【Alt】+【Ctrl】+【F】 冻结所选物体 【6】 跳到最后一帧 【END】 跳到第一帧 【HOME】 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 【Shift】+【C】 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 【Shift】+【O】 显示/隐藏网格(Grids) 【G】 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 【Shift】+【H】 显示/隐藏光源(Lights) 【Shift】+【L】 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P】 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 【Shift】+【W】 锁定用户界面(开关) 【Alt】+【0】 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 【Ctrl】+【C】 材质(Material)编辑器 【M】 最大化当前视图 (开关) 【ALT】+【W】 脚本编辑器 【F11】 新的场景 【Ctrl】+【N】 法线(Normal)对齐 【Alt】+【N】 向下轻推网格 小键盘【-】 向上轻推网格 小键盘【+】 NURBS 表面显示方式 【Alt】+【L】或【Ctrl】+【4】 NURBS 调整方格1 【Ctrl】+【1】 NURBS 调整方格2 【Ctrl】+【2】 NURBS 调整方格3 【Ctrl】+【3】 偏移捕捉 【Alt】+【Ctrl】+【空格】 打开一个MAX文件 【Ctrl】+【O】 平移视图 【Ctrl】+【P】 交互式平移视图 【I】 放置高光(Highlight) 【Ctrl】+【H】 播放/停止动画 【/】 快速(Quick)渲染 【Shift】+【Q】 回到上一场景*作 【Ctrl】+【A】 回到上一视图*作 【Shift】+【A】 撤消场景*作 【Ctrl】+【Z】 撤消视图*作 【Shift】+【Z】 刷新所有视图 【1】 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 【Shift】+【E】或【F9】 渲染配置 【Shift】+【R】或【F10】 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 【F8】 约束到X轴 【F5】 约束到Y轴 【F6】 约束到Z轴 【F7】 旋转(Rotate)视图模式 【Ctrl】+【R】或【V】 保存(Save)文件 【Ctrl】+【S】 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Alt】+【X】 选择父物体 【PageUp】 选择子物体 【PageDown】 根据名称选择物体 【H】 选择锁定(开关) 【空格】 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 【F2】 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 【Shift】+【G】 显示/隐藏命令面板 【3】 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 【4】 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 【Ctrl】+【I】 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 【Alt】+【6】 显示/隐藏安全框 【Shift】+【F】 * 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 【J】 显示/隐藏工具条 【Y】/【2】 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 【Shift】+【Ctrl】+【P】 打开/关闭捕捉(Snap) 【S】 循环通过捕捉点 【Alt】+【空格】 声音(开关) 【\】 间隔放置物体 【Shift】+【I】 改变到光线视图 【Shift】+【4】 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 【Ins】 子物体选择(开关) 【Ctrl】+【B】 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 【Ctrl】+【T】 加大动态坐标 【+】 减小动态坐标 【-】 激活动态坐标(开关) 【X】 精确输入转变量 【F12】 全部解冻 【7】 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 【5】 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 【Alt】+【Shift】+【Ctrl】+【B】 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 【F4】 视图背景(Background) 【Alt】+【B】 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 【Shift】+【B】 打开虚拟现实 数字键盘【1】 虚拟视图向下移动 数字键盘【2】 虚拟视图向左移动 数字键盘【4】 虚拟视图向右移动 数字键盘【6】 虚拟视图向中移动 数字键盘【8】 虚拟视图放大 数字键盘【7】 虚拟视图缩小 数字键盘【9】 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 【F3】 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 【Shift】+【Ctrl】+【Z】 * 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 【E】 缩放范围 【Alt】+【Ctrl】+【Z】 视窗放大两倍 【Shift】+数字键盘【+】 放大镜工具 【Z】 视窗缩小两倍 【Shift】+数字键盘【-】 根据框选进行放大 【Ctrl】+【w】 视窗交互式放大 【[】 视窗交互式缩小 【]】 轨迹视图 加入(Add)关键帧 【A】 前一时间单位 【】 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 【E】 编辑区域模式 【F3】 编辑时间模式 【F2】 展开对象(Object)切换 【O】 展开轨迹(Track)切换 【T】 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 【F5】或【F】 锁定所选物体 【空格】 向上移动高亮显示 【↓】 向下移动高亮显示 【↑】 向左轻移关键帧 【←】 向右轻移关键帧 【→】 位置区域模式 【F4】 回到上一场景*作 【Ctrl】+【A】 撤消场景*作 【Ctrl】+【Z】 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 【F9】 渲染配置 【F10】 向下收拢 【Ctrl】+【↓】 向上收拢 【Ctrl】+【↑】 材质编辑器 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 【F9】 渲染配置 【F10】 撤消场景*作 【Ctrl】+【Z】 示意(Schematic)视图 下一时间单位 【>】 前一时间单位 【<】 回到上一场景*作 【Ctrl】+【A】 撤消场景*作 【Ctrl】+【Z】 Active Shade 绘制(Draw)区域 【D】 渲染(Render) 【R】 锁定工具栏(泊坞窗) 【空格】 视频编辑 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 【Ctrl】+【F】 加入输入(Input)项目 【Ctrl】+【I】 加入图层(Layer)项目 【Ctrl】+【L】 加入输出(Output)项目 【Ctrl】+【O】 加入(Add)新的项目 【Ctrl】+【A】 加入场景(Scene)事件 【Ctrl】+【s】 编辑(Edit)当前事件 【Ctrl】+【E】 执行(Run)序列 【Ctrl】+【R】 新(New)的序列 【Ctrl】+【N】 撤消场景*作 【Ctrl】+【Z】 NURBS 编辑 CV 约束法线(Normal)移动 【Alt】+【N】 CV 约束到U向移动 【Alt】+【U】 CV 约束到V向移动 【Alt】+【V】 显示曲线(Curves) 【Shift】+【Ctrl】+【C】 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 【Ctrl】+【D】 显示格子(Lattices) 【Ctrl】+【L】 NURBS 面显示方式切换 【Alt】+【L】 显示表面(Surfaces) 【Shift】+【Ctrl】+【s】 显示工具箱(Toolbox) 【Ctrl】+【T】 显示表面整齐(Trims) 【Shift】+【Ctrl】+【T】 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 【Ctrl】+【H】 锁定2D 所选物体 【空格】 选择U向的下一点 【Ctrl】+【→】 选择V向的下一点 【Ctrl】+【↑】 选择U向的前一点 【Ctrl】+【←】 选择V向的前一点 【Ctrl】+【↓】 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 【H】 柔软所选物体 【Ctrl】+【s】 转换到Curve CV 层级 【Alt】+【Shift】+【Z】 转换到Curve 层级 【Alt】+【Shift】+【C】 转换到Imports 层级 【Alt】+【Shift】+【I】 转换到Point 层级 【Alt】+【Shift】+【P】 转换到Surface CV 层级 【Alt】+【Shift】+【V】 转换到Surface 层级 【Alt】+【Shift】+【S】 转换到上一层级 【Alt】+【Shift】+【T】 转换降级 【Ctrl】+【X】 FFD

3dmax快捷键

W(移动)/T(顶视图)/P(透视图)/F(前视图)/B(底视图)/ALT+Q(单独显示选中特体)/ALT+W(视图最大化)/ALT+X(全屏显示)/SHIFT+L(隐藏/显示灯光)/SHIFT+C(隐藏/显示相机)/E(旋转)/Q(选择)/S(捕捉的打开/关闭)/F5(锁定X轴)/F6(锁定Y轴)/F3(显示光滑面/线框)等等。有些快捷键可以自己设。

3ds 常用快捷键

视图:
P —————透视图(Perspective)
F —————前视图(Front)
T ————— 顶视图(Top)
L —————左视图(Left)
C ————— 3dmax机视图(Camera)
U ————— 用户视图(User)
B ————— 底视图(Back)
{ }————— 视图的缩放

视图控制区:
Alt+Z ————— 缩放视图工具
Z————最大化显示全部视图,或所选物体
Ctrl+W ———— 区域缩放
Ctrl +P ———— 抓手工具,移动视图
Ctrl+R ———— 视图旋转
Alt+W ———— 单屏显示当前视图

工具栏:
Q —————选择工具
W —————移动工具
E ————— 旋转工具
R ————— 缩放工具
A —————角度捕捉
S —————顶点的捕捉
H —————打开选择列表,按名称选择物体
M ————— 材质编辑器

坐标:
X —————显示\ 隐藏 坐标
“-
+” —— 缩小或扩大坐标

其它:
8 ————— “环境与特效”对话框
9 ————— “光能传递”对话框
G —————隐藏或显示网格
O ————— 物体移动时,以线框的形式。
F3 ———— “线框” \ “光滑+高光”两种显示方式的转换
F4 ———— 显示边
空格键————— 选择锁定
Shift+Z ———— 撤销视图操作
Shift+C ———— 隐藏3dmax机
Shift+L ———— 隐藏灯光
Shift+G ———— 隐藏几何体
Shift+Q ——— 快速渲染
Ctrl+I ———— 反选
Ctrl+O ———— 打开文件
Ctlr+A ———— 全选
Ctrl+Z ———— 撤销场景操作
Ctrl+L ————— 使用默认灯光
Alt+6 ———— 显示主工具栏
Alt+Q ———— 进入单独选择模式
Alt+A————对齐

你的3dmax水平怎么样?自己掂量掂量
很多玩3dmax的小伙伴,整天的抱怨3dmax难做,其实这怪3dmax难吗?设计主要的是创新,而你却依然没有变,只会套用现成的,用一些老套的方法操作,所以这是个人的悲哀,不是行业的悲哀,顺势而为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
分享一句最近微博上看来的话”就你的努力程度,还没到和人拼天赋的阶段。“很多人找借口说自己学不会,没天赋,其实都只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原因而已。如果你想学的话,可以找他学习kou kou,开头是:八0四,中间是:七89,最后结尾是:0五三,按照顺序组合起来就能找到学习的地方,不过你要是不想学的话,就不要凑热闹了。

菜单栏

主菜单位于屏幕最上方,提供了命令选择.它的形状和Windows菜单相似。主菜单栏的特点如下:

1:主菜单上共有十一个菜单项:

File(文件)用于对文件的打开、存储、打印、输入和输出不同格式的其它三维存档格式,以及动画的摘要信息、参数变量等命令的应用。

Edit(编辑)用于对对象的拷贝、删除、选定、临时保存等功能。

Tools(工具)包括常用的各种制作工具。

Group(组)将多个物体组为一个组,或分解一个组为多个物体。

Views(视图)对视图进行操作,但对对象不起作用。

Rendering(渲染)通过某种算法,体现场景的灯光,材质和贴图等效果。

Trsck View(轨迹视图)控制有关物体运动方向和它的轨迹操作。

Schematic View(概要观看)一个方便有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视窗。例子:如果你在要画一个人体动画,那么你就可以在Schematic View(概要观看)中很好地组织身体的各个部份,这样有利于你去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修改。这是新增的,有点难明,以后我们会详细地学到它。

Customize(定制)方便用户按照自已的爱好设置操作界面。3DS MAX3。1的工具条、菜单栏、命令面板都可以放置在任意的位置,如果你厌烦了以前的工作界面,就可以自已定制一个保存起来,下次启动时就会自动加载。

MAXScript(打开脚本之类的意思)这是有关编程的东西。将编好的程序放入3DSMAX中来运行。

Help(帮助)关于这个软件的帮助。包括在线帮助,插件信息等。

这些命令以后我们会很详细地说明它的功能,注意,这里它的中文意思是用东方快书翻译软件翻译的。

2:将鼠标置于菜单栏上的菜单命令名称上并单击,即可弹出该命令的菜单。

3:打开某一个菜单后,只需在菜单栏上的各个菜单名称之间来回移动即可切换动其它菜单。

4:菜单栏上有些命令名称旁边有“...”号的,表示单击该名称可以弹出一个对话框。

5:菜单上的命令名称最右方有一个小三角形,表示该命令后还有其它的命令,单击它可以弹出一个新的子菜单。

6:菜单上命令旁边的字母表示该菜单命令的快捷键。

大家好,看完前面几篇文稿了,领会吗?为了让你们学得有趣味,在这篇里我决定教个例子,目的就是引起你们对MAX的兴趣,你只需按步骤就可完成,当然不会太难,放心吧,好,开始了,下面的例子叫一心两分,当然是我自已想出来的,绝没雷同。

第一步(做半个心的二维图)

好了,我们启动3DSMAX,来到它的主界面,在命令面板上按下(创建)下面的(二维图形)按钮,就来到了二维线条创建面板,这个面板有11个创建目录,看右图,它包括创建线条、矩形、圆、椭圆形等等,见右面图,先点一下,在前视图上画乱画一下,懂了吧,就是这样画线条的,好了,我们正式作画,把所乱画的线条删除,不会删除?先点一下你画的线条,再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就是这样的简单,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点主菜单样上第二个Edit(编辑)下的第五个Delete(删除),也可以把你所画的任何东西删除,记住了。我们首先用鼠标点一下前视图,激活它,再在命令面板上点--线条--按钮,在前视图上画上一如(图1)的线段,在最后关闭的时候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问你要不要关闭云形规,按Y,就是要关闭它,因为这样才能把第一个画的点和最后画的点连接起来,不断开。

图1

第二步(平滑二维图)

我们看图1是不是觉得这个线条是不是很不光滑,就是不平滑了,有角有棱的,所以,我们这一步就是要把它的线条做平滑,按一下命令面板最上在那个象水管的编辑命令图标,把鼠标放上面板上,等几秒就会出现一个小手形的图案,按着左键向上拖动,就会看到下面的卷栏,所有的命令面板都是这样的,当有些命令看不到的时候,就往上拖。点一下线条,就出现了线条的编辑面板,我们按一下(子物体)按钮,你们看到了吗?这个云形规就出现了一个一个的小点,它有多少个就等于刚才你画这个线条按了多少次鼠标。我们选一个点,按下鼠标右键,弹出一个很长的命令面板,在最上面算下来第九个到第十二个命令就是调节线条弧度的命令,分别有平滑、棱角、贝塞尔曲线、贝塞尔曲线棱角。选平滑就是说这个点两边的线条平滑于这个点。我们一般都用贝塞尔曲线和贝塞尔曲线棱角来调节,你们可以都试一下,反正试下又不要钱,记住了,要想调节线条的点和段,首先要按(子物体)来激活它。画好了就如图2。

图2

第三步(创建别一半心)

关闭(子物体)按钮,再激活线条。点工具栏上面的镜像图标,出现了一个镜像:屏幕坐标。如图3。镜像的意思就是相似于拷贝,但不等于。我们了解下这个对话框。镜像轴:就是说对物体在视图中镜像的位置,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试下它,位移:镜像物体的位置移动。复制选择:共有四个,在这里我们选拷贝。然后按确定,这样就在前视图上创建了别一半心了。我们按选择移动图标,点击刚做出来的那半个心,往X轴方向拖动,如图4,好了,这样这个二维图的心就画好了。

图3 图4

接着,在命令面板上的二维图标点一个,再点文本,用鼠标向下拖,就可以看到文本的卷展栏,在参数下面属于文体那个大大的白方框里输入一个“黑”字,可以是五笔式者是拼音输入法,再在前视图左边心点击,这样一个“黑”字就出现了,我们可以在--尺寸--右边的小方框里改变字体的大小,在参数下面的长方框可以改变字体。然后点一个右边的心,再点,删除“黑”字,输入“火”字,再放在右边心上的适当位置,如图5。

图5

接着我们进入编辑面板,就是那个水管啊,哎,初学者就是初学者,然后点一个左边的心,用鼠标把卷展栏向上拖,点一下在--三维网格物体--下面的,把鼠标移到前视图,鼠标就变成了加入组中的形状,点一个“黑”字,这样,就把这个“黑”字和线条组合为一个物体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将右边的心和右边的“火”字组合为一个物体。

第四步(改变它的坐标位置)

看到图5“黑”字的坐标在中间了吗?就是中间那个X、Y黄色的坐标轴,因为它在中间,为了下面物体的动画旋转控制,我们要改变它的坐标位置,点击左边的心,再按层级下面的,前视图出现了改变图标的图案,我们拖动它到心的最下面,就是图5那点红色点处,再点击进行关闭。右边心也是一样操作。这样左右心的坐标控制点就在这个心的下面了。

图6

第五步(挤出并设置动画)

选左边的心,点击编辑面板,再点击下面的,将鼠标向上拖,在下面的参数下的数值右方框改数值为1,这样在透视图里就可以看到三维物体,右边的心也是同一样操作。打开动画控制器,它变为红色,就是说在启动记录状态,将时间滑块拖到50/100,点击选择旋转图标,在前视图将左边的心按Z轴旋转90度,右边的心也一样。如图6,再把时间滑块拖到100/100,将左右两心旋转为原位置,关闭动画控制器,按播放,我们就可以看到刚才设置这两个心的动画了,哈哈,通过这个例子,你们又了解了很多这个软件的命令了吧,不过,这样的动画可不能出街啊,因为它没有贴上材质,在以后我们会续继送上适合初学者的文篇,请留意。,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动画做成AVI动画,按一下渲染场景图标,就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在--时间--输出选第二个(激活的时间段)。在渲染输出的--文件--上按一下,再弹出一个对话框,写上要存档的名和格式,按保存,又弹出一个压缩框,按确定,然后回到渲染场景对话框,按下最下面的渲染,计算机就开始对这个文件进行渲染动画了。大家要自已试下,好,这篇就到这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梵高的美工论坛上讨论。在做这个例子的时候,要多想想为什么,可能的话最好做二三次,这样学得就比较快了。

多看看教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