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脚手架的连墙固定件间距一般是多少

作者&投稿:善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双排脚手架的连墙固定件间距一般是多少~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里的‘ 构造要求 ’内。有两种:两步三跨、三步三跨。“步”就是你采用的横杆步距;“跨”就是你采用的纵横杆的跨度。

按两步三跨的要求设置(两步高度约4米,三跨长度约6米),转角处、开口处等特殊部位需另外增设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要求,脚手架连墙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通常可以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一般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40平方米。
2、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3、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扩展资料:
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手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墙件

需不需要给你个规范系统的学习一下啊?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6.4.3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6.4.4 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4.5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6.4.6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6.4.7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双排脚手架应按规定的间隔采用什么与主体结构连接
答:使用连墙件连接,设置位置、数量按照施工现场制定的专项方案确定。(1)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2)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

幕墙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
答:(2)1.2、连墙件采用架子管同框架柱、柱间顶板预埋拉环固定,竖向间距3.6m,水平间距为4.5m。(3)1.3、内立杆距外墙面550mm,小横杆靠墙一端外伸长度350mm。(4)1.4、剪刀撑:在双排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范围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50°;剪刀撑纵向间距5跨。2、施工准备(1)φ48×3.5mm钢管:应...

双排脚手架的连墙固定件间距一般是多少
答: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里的‘ 构造要求 ’内。有两种:两步三跨、三步三跨。“步”就是你采用的横杆步距;“跨”就是你采用的纵横杆的跨度。

满堂红脚手架搭设要求
答:外脚手架采用ф48钢管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1.05m,内立杆距离建筑物外立面0.30m,立杆步距为1.8m ;四层屋面上立杆间距为1.5m×1.5m,在距屋面200mm处及以上每隔1.8m将所有的钢管用ф48钢管联成一整体,并采用剪刀撑加固,并利用6m斜杆将该处架子与原外架及原建筑的连墙件相连,按满堂架形式保证其整体性...

脚手架施工技术?
答:b)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c)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d)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杆,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e)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

求一份高层建筑脚手架安装拆除方案
答:纵向水平杆接长使用对接扣件连接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规定;主接点处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大于500mm.脚手架必须设置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扫地杆的下方的立杆上。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间距:竖向间距≤4.5m,水平间距...

内、外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
答:12.纵向扫地杆:沿脚手架纵向设置的扫地杆。 13.横向扫地杆:沿脚手架横向设置的扫地杆。 14.横向斜撑:与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 15.剪刀撑:在脚手架外侧面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16.抛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四)度量名称 1.连墙件间距:脚手架相邻连墙件之间的距离。 2...

脚手架的步距和跨距??
答: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8米,跨距一般为1.5米。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米。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如采用对接方式,则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当采用搭接方式,则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

双排脚手架如何搭设?
答:→安第一步大横秆(随即与各立杆扣紧) →安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扦→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仔扣紧.在装设两道连墙杆后可拆除) 。第三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元拓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顺序)。

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有哪些?
答:外架搭设规范要求如下:1、钢管扣件脚手架搭设中应注意地基平整坚实,设置底座和垫板,并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2、根据连墙杆设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常用敞开式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一般1.05~1.55m,砌筑脚手架步距一般为1.2~1.35m,装饰或砌筑、装饰两用的脚手架一般为1.80m,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