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系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济学是什么啊~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扩展资料: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对外贸易乘数是: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介

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生活的时代,是世界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以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尤其是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各国相继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奉行保护贸易政策,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经济立场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支持自由贸易转为赞同保护贸易,并积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书中,他对自由贸易理论展开了批评,对重商主义的一些政策进行重新评价,并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和灵活偏好三个所谓心理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点,创立了保护国内就业的新学说。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及其追随者对他的理论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保护贸易的理论主张,其中核心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K*ΔI(1)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新增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现假定新增加的投资△I为100美元,它用于购买投资品便成了投资品生产者(雇主和工人)增加的收入;如果投资品生产者只消费其新增收入的90%,于是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便得到90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人又消费其收入的90%,即81美元,这又成为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收入也随之增加。收入增加的总和为如下无穷等比数列:

(2)式中C为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ΔC/ΔY,称为边际消费倾向1/(1-C);为乘数,若用K表示之,即得(1)式。

上例中,边际消费倾向C为0.9,所以乘数K=1/(1-0.9)=10,因此,投资增加100美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1000美元(即100美元的10倍);如果C为0.5,则K=2,即投资增加100美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200美元(即100美元的2倍);如果C为0,即人们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则K=1,即国民收入增加为投资增加的1倍,也为100美元;如果C为1,即人们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则K=∞,即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为无穷大。可见,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两者成正比例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影响乘数大小的因素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ΔS/ΔY,即边际储蓄倾向,用S表示之,则K=1/S,即乘数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凯恩斯主义积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局限性

(1)假定国内已经处在充分就业状态,这时出口继续增加意味着总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从而将出现过度需求,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增加与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增加有所不同。增加投资虽会引起通货膨胀,但过一段时期以后将会形成新生产能力,供给将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过度需求。但是,出口所形成的过度需求本身并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在国内充分就业时,如果扩大出口,就应当相应地增加进口,以避免出现因过度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出发,假定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包括世界的总进口价值不变),这时,除非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否则出口将无法继续增加。但是,如果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那么私人企业就会因利润率的下降而不愿扩大产量。所以,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来。这就是说,只有世界总进口值增加了,一国才能连续扩大出口,并通过出口来增加本国国民收入和国内就业。

(3)不可否认,对外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就业。但如果为了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势必导致关税、非关税壁垒盛行,使贸易障碍增多,发生各种贸易战,从而阻碍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相关措施

扩大对外贸易乘数效应的相关措施。存在着对外贸易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即闲置资源和非充分就业。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将转移出更多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通过扩大出口需求来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不失为一项良好的策略。

虽然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可以看出,消费和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扩大出口需求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并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将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扩大出口需求

扩大出口需求,发挥对外贸易乘数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结构,这是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两项基础性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要在宏观经济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关系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平等化进程。以此为基础,对外贸易才能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孤立于国际分工之外。应该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综合考虑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与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选择中国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不断完善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对外贸易才能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改善出口产口结构

鼓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中国较长时期以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基本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的比较优势状况。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中国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不过,比较优势理论并不保证比较优势的转变和产业的升级,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强产业关联度和技术外溢性质,则能够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据日本通产省调查,成套设备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度为3.37,这种刺激作用大大高于私人消费支出、公共投资和私人设备投资。

第三、积极增加进口

积极增加进口,保持适度顺差,提高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着重通过扩大出口需求来解决国内剩余资源,这对于短时期内求得宏观经济的平衡很有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单纯地扩大出口并不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必须相应地扩大进口,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来扩大国内与国际经济资源的转换,这样才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才能为国内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辟新的天地,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资源的闲置问题。因此,即便在有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只扩大出口,不注重进口,简单地追求外贸顺差,也并非良策。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能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其实,贸易顺差与国内投资是不同的:投资增加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使供给增加,而贸易顺差增加实际上是出口相对增加,它本身并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因此,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等同。其次,对外贸易乘数在实践上是很模糊的,它常会受一国闲置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稀缺会限制该国国民收入的下一轮增长。再次,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的条件。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一国才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如果世界的总进口值不变或减少,一国将无法增加出口,除非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而不愿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因此,增加出口也无从谈起。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谁提出的?
答: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1-10-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试述凯恩斯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答:1.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产生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生活的时代,是世界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

对外贸易乘原理是由谁提出的
答:①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用以说明发达国家如何通过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领先地位。②对外贸易乘数揭示了贸易量与一国宏观经济以及各主要变量,如投资、储蓄等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指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某些内在的规律...

用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解释超保护贸易政策
答:在△I与K一定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越大。由此,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单选)1.已知一国的贸易顺差为30亿美元,投资增加...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答: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 。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ΔY = K * ΔI (1)国民...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答: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

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答: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如下: 逆差对国民收入的倍减作用。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对外贸易乘数是: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

对外贸易乘数的名词解释
答:对外贸易乘数是: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外贸乘数理论由凯恩斯主义者在投资乘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的基本内涵为:在投资乘数K及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时,国民收入的...

怎样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答:根据查询百度百科得知,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如下: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生产支出,将...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答:外贸乘数,出口额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对外贸易乘数是纤唤: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毁誉凯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外贸乘数理论由凯恩斯主义者在投资乘数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