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大国关系

作者&投稿:弋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和冷战后大国关系的特点有何不同~

冷战时期是两个阵营的对抗,以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为核心,社会主义国家的华沙组织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北约组织的对抗.随着苏联解体,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日本,欧盟在经济上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很多国家也在崛起,如中国,俄罗斯.但总体上说冷战后世界各国都加深了联系,向多级化发展,基本上处于和平稳定时期.

冷战时期,世界格局分为两极。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相互对峙,相互敌视。中国奉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政策。
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迅速瓦解,美国一家独大。但随着中国的崛起,欧盟的建立,世界呈现多极化格局。美国、中国、欧洲、俄罗斯在世界和地区间发挥重要作用。大国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相互遏制。

  美国和苏联

  冷战 coldwar(1945年至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将这种状态称为“冷战”,以区别动用真枪实弹的“热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于是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2)由于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防止苏联取代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提出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双方军事力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将这种状态称为“冷战”,以区别动用真枪实弹的“热战”。   1947年3月12日,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攻击苏联是集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 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此后,英国因无力对希腊政府镇压希腊人民革命武装继续进行援助, 于1947年2月21日由英国外交部通知美国国务院, 英国于3月底停止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希望美国填补它撤退后留下的“真空”。英国的这一表示为美国扩展势力和执行以实力“遏制”苏联的政策提供了机会。这是冷战开始的序幕。
  (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3)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
  编辑本段苏联在军事方面的应付措施
  政治: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经济:1949年1月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了华约(华沙条约组织)。
  1.朝鲜战争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   大韩民国战败后,立即向美国求救,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三百多艘军舰和五百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此外,由于在二战后,美国为了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美国秘密和日本单独媾和。在美国的的授意下,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秘密派出了扫雷部队,是二战后日本首次向国外派兵。   此时,斯大林不敢参与作战,就意味着朝鲜就要求助于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歼灭联合国军683,079人。   双方投入兵力对比   联合国军:   韩国 590,911   美国 480,000   英国 63,000   加拿大 26,791   澳大利亚 17,000   菲律宾 7,000   土耳其 5,455   荷兰 3,972   法国 3,421   新西兰 1,389   泰国 1,294   埃塞俄比亚 1,271   希腊 1,263   哥伦比亚 1,068   比利时 900   南非 826   卢森堡 44   总共:1,205,605   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 260,000   中国大陆 780,000   苏联 26,000(主要为飞行员)   总共:1,066,000   2.越南战争   美国不希望东南亚的一个国家落入共产党手中,1961年对越南发动“特种战争”,1966年省纪委“局部战争”。越南人民在中国、苏联的支援下英勇抗击,美军最终由1973年撤出越南。   3.阿富汗战争   7 0年代,苏联推行L.I.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加紧与美   国争夺世界霸权。为实现其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地区的战略企图,从1973年起对阿富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渗透。1978年4月,苏支持阿人民民主党军官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9月,阿人民民主党内部发生火并,政府总理 H.阿明杀死党的总书记N.M.塔拉基,自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阿明上台后试图摆脱苏联控制,声称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苏担心失去对阿富汗的控制,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并进行战争准备。1979年8~10月,苏联派遣陆军总司令I.G.帕夫洛夫斯基等人赴阿进行实地勘察,并以援助为名向阿富汗派兵,控制马扎里沙里夫、巴格兰、赫拉特等战略要地;同时以检查武器为名封存阿政府军的轻武器,拆除重装备,使其失去应付突变的能力。随后,苏军在苏阿边境的铁尔梅兹建立前方指挥部。1979年12月中旬,苏军进入集结地域;27日入侵阿富汗,占领阿北部地区。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编辑本段冷战的结束
  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冷战告一段落。世界逐渐由两级向多级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答题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表现出哪些...
答:大国关系的深入调整表现出特点主要有:①实用主义主导了大国关系的调。②大国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协调又相互摩擦,既相互合作又彼此争夺,是当今大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③美国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其他大国关系的调整深受美国的影响。④不存在其他大国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前景。大国关系的...

冷战时中国的立场
答:60年代和苏联对立,同时和美国关系也未好转,这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70年代,美国越战之后陷入社会危机,同时苏联在冷战中占据优势,为了制衡苏联,美国开始和中国接触,改善关系。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美国在华投资扩大,中美进入蜜月期,美国向有偿中国提供很多先进军事技术。90年代,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大国关系调整中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主要内容,各大国力求建立一种面向2l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发展合作;不相互敌对,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这种关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对冷战时期大国间相互对抗的不正常国家间...

华约与北约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冷战时期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分裂、遏制和紧张。二战后的世界分裂成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对立阵营。美国于1947年实施旨在将西欧经济纳入北大西洋贸易体系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针锋相对,于同年提出“莫洛托夫计划”。随着1949年经互会的成立,东欧经济完全纳入苏联的轨道。美苏分别成立了互相敌对的军事...

冷战指的是什么时期?
答: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抗和竞争,包括军备竞赛、间谍活动、政治干涉和意识形态斗争等。两个超级大国通过建立军事同盟、进行经济援助和进行间谍活动等手段,试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影响力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冷战的高峰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这段时期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答:破于人们和平的愿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主要以“冷战”的形式进行。“冷战”是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从1947年开始直至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持续了40多年,对国际关系产生...

如何认识冷战和世界大国的关系?
答:就是世界两大超级大国在所有领域全面对抗(除了直接战争外,间接地战争无数),其它世界大国分别站队附庸于两大国。

冷战期间美国外交战略
答:美苏对抗首先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和历史上大国的争斗一样,经济实力却是最终决定胜败的因素,而不是核武器的多少和军队人数的多少。历史上,经济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冷战时期,经济实力对美国遏制前苏联战略的影响一如前述,由于二战巨额“战争红利”的刺激,美国的经济实力取得...

论述下二战后英美之间的主要矛盾
答:英国实力的进一步衰落大大降低了它 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 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世无匹敌。 在冷战时期显眼的军事实力在冷战结束后已变得不是 那么重要,经济实力越来越在国家的对外关系中占据首要的 地位。二战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迅速崛起,发展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经济大国。它们对世界...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进程
答:近年来,美国一改冷战结束之初对这两个地区有所忽略的倾向,明显加大了对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克林顿在第二任期曾几次前往访问。 3.积极运筹大国关系,加强对“潜在对手”的防范和牵制。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美为保持主导地位,更加注意运筹大国关系。针对欧盟自身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成为世界独立的一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