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于联系

作者&投稿:离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表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两个战场的功能,不能片面地否定这个肯定另一个。
抗战初期,国民党采取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以节节抗御的方式进行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大的战役,杀伤、吸引和拖住了大量日军,为打破日军“速胜战略”、推动战略防御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由于国民党当权者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政策,正面战场的作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正面战场的战役是败多胜少,尽管如此,它大量消耗了日军的实力。但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变为主战场。
如果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对日作战,有力牵制、打击日寇,正面战场上所承受的军事压力将会更大,有些战役可能会输得更惨,所以两个战场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抗日游击战争迅猛发展,不仅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而且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迫使日军不得不长期而不是暂时分散兵力两面作战,从而为推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相持阶段,实现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1943年以后,抗日战争进入局部反攻阶段,敌后战场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收复了大量失地,成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专家: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依存

正面战场多体现为军团战,阵地战
敌后战场多为运动战术

一、区别

1、战略地位不同

正面战场是国民党部队与日军的正面碰撞,迟缓了日军侵略中国的进度步伐;敌后战场主要采用游击战等方式扰乱敌人内部。

2、抗战领导不同

正面战场是国民党蒋介石领导的国军系列部队;敌后战场是共产党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

3、作战方式不同

正面战场易产生大型战役,对日军进行正面阻击,敌后战场虽然也有百团大战等战役,但主要是小型的战斗打击敌人后方。

二、联系

正面战场是国民党部队与日军的正面碰撞,迟缓了日军侵略中国的进度步伐,打破了日军占领全中国的幻想;

敌后战场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日,有力的牵制了日军正面战场的军力,危机日军的漫长补给线,缓解了正面抗日的压力。

都沉重打击了侵略日军的嚣张气焰,阻止日军的侵略步伐,相互配合,分散了日军的侵略兵力。

扩展资料:

1、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民网)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取得重大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1941年初日军又将第17、第33师由华中调往华北 ,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

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备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提高了并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2、淞沪会战:

就大战略而言,因内战刚结束不久,中国国民经济正逐渐恢复(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战前最高峰),陈诚本人也正在负责利用进口武器装备50个国防师的计划(如与德国合作,用江西大余的钨矿石换取德国武器),在上海与日军大战则势必终止中国的抗战准备而仓促与日军决战。

实际当时日本决策机构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对是否全面侵略中国摇摆不定,以参谋次长石原莞尔为代表的“不扩大派”暂时占了上风。

石原为当时实力派人物,因当时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为皇族只是挂名,军部实权在参谋次长石原手里。石原甚至主张:“可以将我华北全部驻军一举撤至山海关满洲国界,然后由近卫首相亲自飞往南京与蒋介石促膝交谈,以解决日华间根本问题。”

日本这个方案,是通过回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换取国民政府对东北伪满洲国的正式承认。

国民政府本可利用此次谈判与日本周旋,尽量赢得更多时间,然而当高宗武返回南京时,“八一三事变”正好爆发,中国军队进攻上海日军后,石原莞尔被迫辞职,日本统帅机构决定全面侵华。

另京沪一体,上海既为前线,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就直接暴露在日军兵锋之下,日军增兵上海后很快就直捣南京,对中国抗战震动极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团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基于国情,敌后战场对中国抗战很重要,总的来看中共在敌后战场中又居于主要领导地位,故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重要。

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敌后战场”的作用不尽相同,主要的作战方式都是游击战、运动战,难有发展壮大成一支影响力大的政治军事力量,除了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还有不少规模较大的敌后武装力量:法国共产党(主要在法国北部),战斗法国(法国南部)、意大利共产党,希腊共产党等等。大大小小,有共产党、工人党领导的,有流亡政府领导的都有。但是共产党的身影常常可见。

很显然,他们唤起和保持着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意志精神,一定上牵制、消耗了敌人,有些在晚期解放一定区域,或者协助“王师”或者盟军大反攻。你问我重不重要,我当然说重要啦。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有多重要。我前面说了以地区和国家的具体情况,敌后战场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我发现有几种情况:

1.工业化地区,城市被控制,交通发达,游击队敌后作战发展壮大比较困难;非工业化地区,侵略军机械化程度高,补给则难,机械化不高则交通困难,占领城市的并不能完全控制政治经济,游击队大有可为。

2.重兵集结的地区,敌后战场作用有限,往往需要正面反攻,或者外部力量破局;如果敌人力量分散薄弱,敌后战场作用大。以欧洲为一盘棋,德军重兵在苏联、西欧,法共、苏联游击队主要骚扰辅助,苏军、盟军也很强,巴尔干德国力量相对薄弱、意大利无作为,南斯拉夫共产党不断壮大,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建国。

3.“正面战场”缺乏战略进攻能力,战线长期相持,敌后战场相对重要。

我们看看中国国情、中日力量对比以及国际环境,就知道敌后战场对中国是多重要,同时也知道中共在敌后的重要性。

(一)敌后战场于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重工业少,轻工业还弱。同时,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不发达,作战基本围绕交通线展开。城市化低,农村广大,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尚不能深入农村,乡村依靠地主乡绅治理,小农的政治经济基础具有分散性。

首先,着导致重庆国民政府严重依赖外援,军事工业不能自给,重要装备没有外援越打越少。以空军为例,开战之初尚有反击之力,随后基本失去作战能力。

其次,殖民肢解的危险。针对中国国情,日本的办法是“以华治华”,将占领区殖民地化,建立数个傀儡政府,发展伪军,威胁、拉拢地主乡绅,“以战养战”,可以分散瓦解大国。国际上印度是典范,国内已经在伪满洲国上实践。敌后战场如果没有作为,华北以其资源极有可能变为伪满洲国第二。

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中国虽然弱,却难以迅速打倒的,可以打持久战。日本虽然强,却又不是非常强,工业潜力低,陆军机械化程度低,装备水平远不如其他列强,空军、海军一度很强,一旦被盟军打倒就无翻身之力了。武汉会战以后,日军的政策转向保有占领地,不时消耗正面战场重庆政府兵力。

基本上正面主要战线基本由日军决定,重庆国民政府在战争期间没有改变正面战场实力,主动进攻少。因而开辟敌后战场的,能以较小代价有效率消耗敌军,减少正面战场的巨大伤亡。苏联、美国对中国主要是物资援助,没有大规模陆军部队进入中国,最多空军。陆战基本靠中国自己抗,显然减小伤亡,提高作战效能相当重要。其中比较主要标志性的是国共合作的“南岳游击班”开办,从1939年始,1942年停办。日军在敌后没有德国对法共、苏联游击队的碾压优势,而日军又分散小单位保持占领,战斗力下降,容易不断被游击队消耗。

然而重庆政府敌后战场表现实在糟糕,此时大后方也日益困难。从1941年开始,许多工厂破产、停业、减产。1937年底钞票发行13.7亿元。1945年底发行10300亿元!到1944年,借外债合计10.478亿美元,1.5亿英镑、10.3亿法郎。蓬勃发展的敌后战场,重要性不言而喻。

1944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欧洲战场,西线如1944年三百万盟军登陆诺曼底解放法兰西,东线如1944年苏联发起十次突击歼敌百六十万,南线也推进到意大利北部。同样是1944年,日本在中国发动豫湘桂战役,正面战场损失20多万平方公里,50、60万兵力,华东、华南美军轰炸日本的基地遭到破坏。正面战场”缺乏战略进攻能力,长期相持,甚至二战结束的倒数第二年还遭受重大战略失败。敌后战场就更显得重要了。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重要性

中共走的是武装割据,建设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从国共对峙打到抗日战争,又打到了解放战争。一直都是这么打的,本来就是为了夺取政权,反过来就可以对付侵略者,充分利用国情。

中共在广大农村、主要交通干线之间,建立政权和自卫武装,正规军既可集中也可分散,以战养战,削弱日军,打击伪军,动员人民,防止地主乡绅为日本所用。1943年,中共在华北、华中、华南三大战略区的正规军达50万人。而敌后战场重庆部队难以扎根,生存能力低,战绩小,规模不断缩小,没有什么重大战略作用。

再简单归纳以下几点

1.稳固立足敌后,建立政权,对民众进行政治训练,反殖民化。

2.根据地分布广阔,收复大片丢失国土。

3.军队规模日益发展,战斗力越来越强,消灭、牵制大量日军。



正面战场承受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和压力,直接打破了日本占领中国的幻想,个人认为,正面战场的得分起码在6分以上,因为没有正面战场敌后再强也是输。
敌后战场打击了日军的补给线,大大延缓了日军的进攻步伐,牵制了日军的部分兵力,缓解了正面的压力,评分3分左右,如果没有敌后战场,估计日军会打到重庆城下(不过应该打不下,重庆还是比较难攻取的,西南山路也不好走重炮)
反正抗日战争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正面敌后战场相结合的成功战例

正面战场牵制了主要兵力而使占领区防守较弱,敌后战场得以发展。

正面战场离不开敌后战场的配合!

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主要区别和相互关系
答:正面战场出现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局面。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一直坚持人民战争路线,联合全中国人民抗日。 进行游击战。互相关系: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一起对抗日本侵略者.结束中国多年内战,中国军队枪口一致对外,开辟了抗日战场的...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
答:抗战路线不同、作战规模不同。1、抗战路线不同。正面战场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2、作战规模不同。正面战场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

中国抗日战争在全面爆发后在战略上逐渐形成的两个战场是
答: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抗日战争初期,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日军和国民党军队交锋的正面战场而言,叫敌后战场。历史评价:1945年8月8日,苏军出兵东北,次日,苏联对日宣战。之后,中国战局发生了急剧...

抗日战争两大战场的关系是什么?
答:正面战场:依靠军队和国民党政府对战场进行积极的进攻,但在日本占领武汉后的38年里,在广州10月,积极的战场出现了消极抵抗的情况,积极反共。敌后战场:始终坚持人民的战线,团结中国人民抗日。从事游击战争。关系:相互扶持,相互...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答: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表示,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关系。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两个战场的功能,不能片面地否定这个肯定另一个。抗战初期,国民党采取了以“空间换...

抗战初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是如何展开斗争的?各自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这些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敌后战场的开辟,使日军受到极大威胁。从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共歼敌5万余人,牵制敌人兵力达30万以上,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武装力量也得到壮大...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答: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是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其具体说明如下: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担负着较大规模的正规战任务,抗击敌人的较大规模进攻。在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共进行22次会战,一部分为反击战。正面...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关系
答:两个战场与两条路线 即:正面战场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1.概念解释分析 ①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

抗日战争,怎样区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答:两个战场的关系不能分割,不能割裂,是一个战争中的两种形态、两个部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如果没有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作战,吸引并杀伤大量日军,特别是战争初期,敌后战场的开辟应该说是很困难的...

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答: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有两大战场,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