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深的基础知识

作者&投稿:亥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景深,是摄影艺术中最奇妙的东西之一,也是初学摄影的朋友最难以掌握的。我们曾经发表过多篇介绍景深的文章,本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是初学者的好教材,对于资深影友,也是很好的复习。

一、景深的概念

摄影时,必须对好焦点,景物才能结成清晰的影像。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例如拍摄位于不同距离上的多种景物时,片样选择调焦目标,焦点对在哪,哪才能把全部景物拍清楚,就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动体摄影,主体的位置不断移动,调整尤为困难。遇到这种情形,片样才能不失时机而又有把握地拍出清晰的照片呢?这些都是需要应用景深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把一架装有后部磨砂玻璃调焦设备的照相机,或具有景深预测装置的单镜头反光镜箱放在三角架上,以45°左右的角度对向一排成行的白杨树,从中选择一棵距离适中的作为调焦目标目标然后一边转动光圈环,一边仔细观察。这时就会发现,随着光圈的开大和缩小,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光圈放大时,景物的清晰区就缩小;光圈收小时,景物的清晰区就扩大。这个清晰范围在摄影上就叫做景深。不论我们向任何物体调焦,在该物体的前后都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清晰区,因此景深又称为区域对光,凡是位于这个区域内的所有景物,皆能结成清晰的实像,其它景物则留下一片模糊的虚影。

根据镜头成像的理论,焦点只有一个,即唯有调焦目标才能在感光片上结成清晰的影像,在调焦目标前后会出现一个清晰区--即景深。

二、制定景深的标准

什么叫清晰,什么叫模糊,这些字眼相当含混,各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对景物的清晰度定出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衡量景深的依据。这个标准规定:

第一,物体分散圈的直径在四分之一毫米以内。

第二,观看照片的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

例如,有一幅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影像清晰的部分,说明其分散圈的细度合乎标准,没有超过规定的四分之一毫米时,在眼睛看来几乎是一个“点”,并不感到是一个斑,也就是说其清晰度是符合要求的。照片上影像模糊的部分,就说明分散圈超过了规定的限度。根据这个标准,摄影时凡是位于景深范围以内的景物像的清晰度都能达到要求,看起来不会有模糊的感觉。

分散圈与镜头焦距有关;各种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的焦距长短不一,对分散圈直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长焦距镜头可以放宽一些,对短焦距镜头就严格一些。一般规定,分散圈直径都限制在镜头焦距的千分之一以内。按照这个标准,一只250毫米的镜头,其分散圈直径为250毫米/1000,也就是1/4毫米。用这种镜头拍摄的照片在明视距离上观看,像的清晰度是够标准的。如果镜头焦距为500毫米,分散圈直径则为1/2毫米,比规定的大了一倍,看起来就成为模糊的了。问题不是500毫米镜头的清晰度不够标准,而是观看照片的距离没有相应地拉开。由于焦距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所以观看照片的距离也必须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即放在500毫米处观看,则分散圈就不是一个圈而是与“点”无异,影像仍然是清晰的。观看照片应以焦距作为观看的距离,因此以明视距离作为标准,就只能以250毫米镜头拍的原版照片为限。如果镜头焦距小于250毫米,比如是50毫米,分散圈直径为1/20毫米,把照片放大五倍,观看距离也增加五倍,分散圈直径还是够标准的。

以千分之一焦距作为分散圈直径的限度,是个最低标准,不少镜头规定的清晰度标准比这要高一些,如为焦距的一千五百分之一等。因此,在计算景深时必须考虑到这个情况,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三、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念头焦距一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

·运用景深的三条要点

除了光圈、摄距、焦距影响景深大小外,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即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小,对景深大小也密切相关。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大时,如采用接触印相或小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景深就大些;可允许的模糊圈较小时,如采用高倍率放大制取照片时,景深就小些。

光圈、摄距、镜头焦距以及可允许模糊圈大小对景深影响的规律,均是相对而言的,即这四个因素在其中三个因素相同时,另一因素对景深大小的影响规律成立。否则这些“规律”就不一定成立。例如,镜头焦距75mm对焦在2米处,f16的景深是1.5--3.1米,而对焦在5米处,f11的景深为3--11米。光圈小的(f16)景深是1.6米,而光圈大的(f11)的景深则是8米了,这是由于摄距不一所至。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的规律还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摄距在超焦点距离以内。 如果摄距超出了超焦点距离,那第,摄距越远,景深不是越大,而是越小,与原规律相反了。

四、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

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运用这种控制,我们可以缩小景深,仅仅清晰地表现重要的物体而使其突出,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我们也可以扩大景深,使所有的被摄体在阵面上都清晰地展现,表现出它们的每一处细节。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能增强上述效果。这也是对景深的两种最主要的应用。

·获取最小景深

在一幅照片上,小景深效果能使环境虚糊、主体清楚,这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景深越小,这种环境虚糊也就越强烈,主体也就更突出。摄影上又称这种小景深技术为“选择性聚焦”。景深越小,聚焦的选择性也就越强烈。

在拍摄中,欲取最小景深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最大光圈。如果由于光线太亮,使用最大光圈配合相机上的最快速度,曝光仍然过度的话,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灰色滤镜”(参见第七章第三节);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低一些的胶卷。除了使用最大光圈外,缩短摄距和换用焦距更长的镜头也能减小景深,但要注意摄距太近会使前后景物的透视过于强烈而导致失真感。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获取最大景深

要想使所有的被摄景物在画面上都能较为清晰地现现,则需要尽可能大的景深,景深越大,被摄景物的清晰度也就越高。欲取最大景深的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缩小光圈,尽可能使用相机上的最小光圈。如果光线太暗,当使用最小光圈时,相应的快门速度太慢,以至无法手持相机拍摄时,解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三脚架或类似的支撑物;方法之二是换用片速更高的胶卷;对于室内的拍摄,也可增强照明。

除了缩小光圈可增大景深外,增大摄距或换用焦距更短的镜头也能增大景深。但是注意增大摄距时,成像也相应减小,换用短焦距镜头时,视角也相应扩大了。

在不影响构图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五、景深表与景深计算公式

在拍摄实践中,当需要了解具体的景深范围时,可以查看相机上或书本上的景深表,也可自行计算出你实际拍摄时的景深范围。

·相机上的景深表

大部分相机上都有简易的景深表可供查看景深范围。相机上景深表的位置有的在镜头筒上、位于镜头上光圈刻度与距离刻度之间,采用对称的光圈系数如“16、11…11、16”指出每一光圈在某种摄距时的景深,如用f16拍摄,这种景深表上两个对称的f16标记所指向的距离刻度,一个指景深的远界限,另一个指景深的近界限。相机上的景深表有的位于相机的聚焦钮上,通常采用一组“U”字型的线条,用“U”字的两端在距离刻度上指出景深范围。

景深表

相机上的这种景深表只能作为了解景深范围的一种参考,这是因为除了在相机上无法作出精确标度的客观原因外;厂家制定这种景深表的清晰度标准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厂家并不了解你对不同照片的清晰度要求,也不了解你准备放大为多大尺寸的照片。因此,当你要求高清晰度影像时,或要高倍率放大时,就应该比实际使用的光圈大一、二档来掌握景深范围。如拍摄时用用f11,就按f8或f5.6的景深掌握,反过来,当你需要相机上f11所指示的景深范围时,就用f16或f22拍摄。这样才能在高倍率放大的照片上达到预期的景深效果,或者说能提高你的景深范围内的影像清晰度。

   摄影入门景深

掌握这15个基础知识,你在摄影上才算入门!
答:摄影世界博大精深,而且术语众多,对不少新手而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拍摄技术并不容易。现在网络上虽然有不少教学文章帖子,但是那些内容通常异常繁复。有来自俄罗斯的摄影师Oleg Samoilov,就在COAPP分享了十五个摄影小贴士,利用简易的图案和文字,解释从光圈快门到闪光灯设置的摄影知识,保证实用!1.光圈 ...

摄影基础技巧讲解 摄影基础技巧知识讲解
答:1、光圈是拍摄中比较常用的一个参数,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影响进光量和景深,拍摄时对光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光圈的表示一般用F来表示,F的值越大,说明光圈越大,镜头获取的光线也就越多。总而言之,拍照时光圈越大,画面呈现就会比较亮。而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则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

摄影基础理论知识 你知多少
答:-1-光圈 光圈越大(数字越小),进入的光线更多,照片会越亮;另一方面,大光圈景深更浅,拍摄人像背景更加梦幻。光圈越小(数字越大),进入的光线较少,照片会较暗;用小光圈背景会更为清晰,拍摄风景保证能捕捉全部画面。-2-快门 快门速度越高,就越能够将快速的动作定格,捕捉犹如凝固的效果。

新手入门快速学习摄影基础知识|零基础
答:学习摄影最基础的就是掌握摄影的基本知识,🧐那么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一下摄影的基本知识都有啥,大家注意⚠️认真记哦!曝光三要素 光圈 光圈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光圈越小,虚化越小 光圈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光圈越大,虚化越大 快门 快门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多 快门数值...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归纳
答:导语: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会议上,法国政府授命巴黎天文馆长阿拉贡公布了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技术的详细经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策略:摄影知识 一、摄影的历史 1、摄影技术的变迁:达盖尔版(1839-1850)→卡罗版(1841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术...

为什么拍出来近景模糊远景却很清楚?
答:解决这2个问题,跟简单。1:将对焦模式调成手动,或者自动。2:将定焦镜头换成变焦镜头。3:另外,拍摄模式也会影响拍摄效果,例如 静物模式。所以,想要用好,相机不单要会捏快门,更多要学习下基础知识与操作。理论解释: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

学单反你不得不了解的基础知识,你怎么看呢?
答:一.了解单反相机的各种按键,旋钮,指示灯功能。下图为佳能70d相机顶部和背部面板,单反的基本操作面板基本大同小异。二.摄影基本参数。光圈 我们一般用f表示,控制相机的进光量,而通过光圈大小,控制前后景清晰或者模糊,称之为景深。知识点: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浅(模糊)光圈越小,f值越大,...

大学生必看的相机摄影干货?
答:大学生想要学摄影,但是没有基础,完全没有接触过相机摄影,问新手零基础学摄影会不会很难零基础小白有没有可能学会摄影?有没有简单易懂的摄影基础知识呢? 曝光三要素 相机参数界面 对焦方式 测光模式 白平衡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 快拿起相机去拍一拍吧,期待大家拍出美美的照片哦! 1 评论 分享 举报 为...

摄影技巧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答:摄影技巧有哪些呢?学习摄影,首先要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摄影技巧的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摄影技巧的基础知识有哪些 1、如何先对焦后构图 先将画面中央的对焦点对准想拍摄的人物面部,半按快门按钮完成对焦及测光程序,按着快门按钮不放,横向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2、光圈优先有什么用途 数码...

关于摄影摄像的基础知识?
答:1、光圈。光圈是镜头中控制孔径大小的组件,F值越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强),F值越大,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虚化弱)。TIP1:使用极小光圈时,可以拍出星芒效果(一般在F16左右)TIP2:使用小光圈时,对着白墙或者白纸拍摄检测镜头是否有灰 TIP3:使用极大光圈时,可以虚化前景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