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南通市高三三模语文选择题答案

作者&投稿:戚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答案~

江苏省南通(泰州)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2011.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王赢政在初并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他的真实意图在于
A.标榜自己的功德 B.追求制度创新 C.显示与众不同 D.强调君主的权威
2.“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这反映出
①明清时期科举制与现实需要脱节 ②唐朝科举制以门第为录用标准
③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④科举制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方式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A.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4.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5.右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据此可以看出
①中国沿海地区已开始对外开放
②商行附近有中国传统宗教风格的建筑
③广州开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商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7.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
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 B.一些官员希望借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
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 D.通过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
8.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这表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革命与维新的斗争 B.改良主义与封建守旧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斗争 D.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
9.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1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抗战时期回民支队在练刺杀 抗战期间在延安民族学院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
A.抗日战争已成为全民族的抗战 B.国内民族间的矛盾已经完全消失
C.正面战场未能阻止日军的速战速决 D.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主战场
11.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这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广大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公有制
12.“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B.新中国挫败了美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
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
1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14.有一位航海家采信了托勒密研究的地球周长数18000希腊里(1希腊里约为0.1575千米),实际上地球周长要达到40030千米,他还相信了马可•波罗对亚洲直径的过长估计。这一结果直接促成
A.达•伽马到达亚洲 B.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D.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15.艾周昌的《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
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16.有一首国歌这样唱道:“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国歌反映出
A.该国君主掌握着立法权 B.该国封建残余较为严重
C.该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D.该国人民不希望实现民主、共和
17.“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提到的现象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新经济”出现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8.“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杜鲁门 D.尼克松
19.从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得出的信息不包括
主要国家
(含世界总和)GDP人均收入商品与服务贸易
数值
(亿美元)占世界比重
(%)按汇率算
(美元)按购买力平价算
(美元)出口额
(美元)进口额
(亿美元)
世界313369100.00515073507730077200
美国9882831.5434260342601050014220
日本4677114.93342102646052804580
中国108003.45840394027902510
A.美国的经济优势依然十分明显 B.世界经济呈现出美日中三国鼎立局面
C.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D.中国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右图是塞尚的名作《樱桃和桃子》,在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中,画家表现出所画物品的冷漠、凝重与僵硬。下列作品中与此作品艺术风格相似的是
A.米勒的《播种者》
B.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C.毕加索《格尔尼卡》
D.凡高的《向日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21.(11分)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每部落一百人,但他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贵族议会)。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梭伦调整政治机构方面的措施,(2分)从材料可以看出梭伦试图在改革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

22.(10分)
材料一 ……早已停止由公社使用的土地,以及在半年内由公社使用的田地,自8月1日起由公社使用的草地、公社牧场与放牧地都交错在一起,使其各所有人均感不便,但若由各土地所有人和一切其他利害有关人等按其对土地不同的权利、份额和利益划分应得地段,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圈围,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此种分割、划分地段并加圈围虽使一切有关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 根据1832年的统计,农业家庭91.1万户(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其中14.4万户是农场主,68.6万户是农业工人,这两项占总农户的86.40/0,这些家庭不再属于农民的范畴。剩下的仅占有或使用50英亩土地的农民10万余户,占总农业户数的10%,占全国户数的3%。
——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
材料三 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进口新兴工业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出口由其制造的各种产品——从而由此获取财富。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第四卷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英国当时正发生着什么事件?(1分)指出这一事件推进的方式,(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直接历史背景。(2分)
(2)材料二的数据说明了什么?(1分)这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关系?(2分)
(3)材料三侧重提到了英国哪一方面的优势?(1分)有人说: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这一观点。(2分)

23.(9分)
罗斯福新政实行时,有人抨击新政是“法西斯主义”,说看到了一个独裁者在成长;有人则认为新政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说罗斯福在向富人敲竹杠,吃烤“百万富翁”。请回答:
(1)第一种看法是从哪一角度评价罗斯福新政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3分)
(2)结合新政的内容说明当时为什么会出现第二种看法。(2分)
(3)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试结合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加以说明。(4分)

24.(10分)
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于孙先生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2分)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2分)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比其变化之处,(1分)分析其不变的宗旨。(2分)

25.【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1862年,高杉晋作到达上海,亲眼看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惨状,认为“中国人没有控制上海的统治权,欧美人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指出中国衰弱的原因:“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证据为,彼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敌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等亦均绝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因循苟且,空度岁月,……故由此而至于衰微也”。
——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中国人向富于排外性质,与今之世界甚不相宜……以前事事不能进步,均由排外自大之故。今欲急求发达,则不得不持开放主义……诸君试看日本国,土地不过我中国两省多,人民亦不过我中国两省多。四十多年以前,亦是一个最小、最穷、最弱之国,自明治维新以后,俨然称为列强。……他是用何种方法,始能如此?亦只是用开放主义。
——1912年9月孙中山在济南各团体欢迎会上演说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德国和美国的榜样;小学教育、农业革新和邮政事业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高杉晋作的上海之行使他得出了怎样的认识?(2分)同时他也分析了中国衰弱的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一分析?(3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分别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3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材料二 《论语》中有“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予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材料三 亚里士多德说,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国家治理上的主张。(2分)并指出他们的思想在东西方社会中的地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4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材料一 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金箔

材料二 不列颠协会派出的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他仔细考察了这片遗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他郑重宣布:大津巴布韦“毫无疑问,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他还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新的历史篇章已经被掀开了一角。非洲黑人的历史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面纱遮掩的角落,但是,这段历史并非无法发现,现在,这个面纱的一角已经被揭开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津巴布韦还有哪些方面的成就?(3分)
(2)材料二试图说明怎样的观点?(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津巴布韦衰落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从中应吸取的教训。(4分)

D.【世界文化遗产荟革】【10分)
材料一 “金字塔”一词是我国对古埃及的角锥体陵墓的形象的称呼,由于角锥体陵墓的每一面都呈三角形,类似于汉字的“金”字的外形,故称为“金字塔”。古埃及人就这种几何学上的准确形式,把它称为“mr”,其严格意义又还不清楚。“mr”一词表示的象形文字的限定词为台座上的三角形图形,意为“上升的地方”。也就是说,国王与其父太阳神相会面而升向天空的地方。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
材料二 古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状,即呈汉字的“金”字形呢?历史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古代埃及王陵自然发展的结果。古王国时期,埃及国力强盛,法老为了神化和抬高自己,有意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要高于过去的马斯塔巴。也有人认为,这是从沙漠里一堆堆的角锥形沙丘那里得到的启示,当时的建筑师们认为这种形状能经得起风沙的冲击,对陵墓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不过,更多的人认为这与古王国时期的宗教崇拜有关。金字塔铭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为他建造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暗示建金字塔是送法老上天,因为他是神派到人世间的代表,死后还是要上天的。之所以建成角锥体,表示的是对太阳神“拉神”的崇拜,因为拉神的标志是太阳光芒,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破云天的太阳光芒。
——沭涛、倪华强《失落的文明:埃及》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看待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埃及人能建造金字塔的原因。(3分)
(2)材料二中对古埃及法老把陵墓建成金字塔形状的原因,史学家有哪几种看法?(4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DCBCDACDBA
11121314151617181920
ABBCBCBCBD
二.非选择题:
21.(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1分)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3分)
(2)措施: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国家公职人员;设立四百人会议。(2分)原则:公正、公平(或答中庸)。(1分)
(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1分)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1分)
(4)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2分)

22.(1)事件:圈地运动;(1分)方式:通过国会协助(立法)方式来推动。(1分)背景:随着殖民地的不断扩大,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需求,圈地养羊利润大。(2分)
(2)说明:农业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或答自耕农迅速减少)。(1分)关系:圈地运动迫使农民离开土地,去工场、农场做工,成为雇佣劳动者。(2分)
(3)优势:英国具备海洋支配权。(1分)说明:英国能开展工业革命,在于具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市场等因素。(2分,写出一点得1分)

23.(1)角度:从新政措施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方面评价的。(1分)分析:新政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没有改变,不是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做法。(2分)
(2)原因:新政措施有利于保障普通民众的利益,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答出保障的具体措施亦给分)(2分)
(3)说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20世纪70年代,面对“滞胀”现象,美英等国又发展出“混合经济”。(2分)社会保障方面,推行社会福利制策,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2分)

24.(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2分)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2分)
(2)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2分)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1分)
(3)变化: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1分)宗旨:追求社会平等,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2分,写出一点得1分)

25.
A.(1)认识:只有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2分)分析:他认为中国衰弱在于因循守旧,没有抵抗外来侵略的方法。这一分析是不全面的。中国的衰弱原因除了军事、思想方面的落后,还有政治上的腐败、经济上的落后等。(3分)
(2)原因:排外,闭关锁国。(1分)经验:实行开放主义(或答向欧美先进国家学习)。(1分)
(3)启示:注意吸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注重对外开放;开放应是多方面的,要与国情相结合。(3分,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但本题不超过3分)

B.(1)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2分)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主张依法治国。(2分)地位: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后来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后来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若答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同样给分)。(2分)
(3)思想:都提倡中庸之道。(1分)教育:都积极办学;其教育思想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都注重人生目标的培养。(每点1分,共3分)

C.(1)信息:冶金技术发达。(1分)成就: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畜牧业发达;建筑技术上,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3分)
(2)观点:大津巴布韦文明史由非洲人自己创造的。(2分)
(3)根本原因:人口过于膨胀。(2分)教训:人类要想更好的生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分)

D.(1)看待:金字塔身上凝结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顶峰,也体现了古埃及在天文学和几何学等方面的伟大成就。(3分)原因:奴隶制经济的重大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古埃及国王集宗教和世俗权力于一身,对全国实行专制统治提供政治基础,古埃及古老的陵墓文化提供文化基础。(2分)
(2)看法:有的认为这是古代埃及及王陵自然发展的结果,有的认为这是从沙漠里角锥形沙丘得到的启示,有的认为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崇拜的结果,更多的人认为这与古王国时期的宗教崇拜有关。(4分)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bì/pì、jué/jiáo、jùn /juàn。A项,jué/jiǎo、wàn/màn、xì;C项,líng/léng、páo、liàng/láng;D项,xié/jiā、zhà/chà、chuāng)
2.(3分)B(A项,成分残缺,“表达”缺少主语,可在“响起”后加“的”;C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 D项,“问题……得到转机”搭配不当)
3.(4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的经费逐年增加
评分建议:如表意不完整酌情扣分。
4.(5分)示例:艺术要通过作品与世界交流,但这种作品并不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呈现,而是融入了他的主观因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D(成材,成器)
6.(3分)C(①表现其为人洒脱;③表现其有孝心及遇事从容镇定;⑥表现的不是苏序,而是苏洵)
7.(3分)A(“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8.(1) (3分)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径与欢笑造极,省主语,1分;输发府藏(fǔ zàng,肺腑),1分。
(2) (3分)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素,1分;缘是大扰,省略句,1分。
(3) (4分)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非独……亦……”,1分;僻远自放,1分;过,1分。如将“公之无传”译为“祖父的声名、事迹没有流传”,亦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3分)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
评分建议:每点1分。
⑵(3分)反衬。(1分)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2分)
评分建议:如答“衬托”亦可。如答“化用”并能作简要说明,得2分。如答“对比”,不得分。
⑶(4分)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⑴知人者智 ⑵不患人之不己知 ⑶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 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⑸归雁入胡天 ⑹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⑺庄生晓梦迷蝴蝶
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4分)①拟人,②比喻,③变换视角,④表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评分建议:每点1分。
12.(4分)强调侄子富有爱心,表现侄子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观念、认识,与上文父亲的“忧郁”、侄子 “掷土块”时的言行等相照应,为下文侄子烧毁稻草人作铺垫。
评分建议:答到“照应”并作相应的阐述,得2分;答到“铺垫”并作相应的阐述,得2分。
13.(6分)①新生代对土地的情感日渐淡薄、依赖感削弱,父亲感到隐忧;②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新生代身上难以传承,父亲感到落寞;③“稻草人”即将聪慧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父亲感到无奈。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4.(6分)
①父亲倚重稻草人: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粮食感情深厚,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
②侄子焚毁稻草人: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
③稻草人存废问题:表现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④我的“惶惑”:显示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在社会转型时期,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复杂心理。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15.(6分)①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从而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大众了解本国历史的兴趣。
评分建议:①4分。答“以大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2分;答“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2分。②2分。
16. (6分)①勤奋终始的学术毅力,②谨慎严密的治学态度,③心怀故国的赤子之心,④日臻深厚的学术造诣,⑤古今印证的治学方法,⑥坚守良知的人格风范。
评分建议:每点1分。
17.(6分)①“治大历史”对学者的要求很高,黄仁宇的力不从心是可以理解的;②黄仁宇“治大历史”的失败丝毫不影响他在史学界的地位;③黄仁宇的学术成就、人格魅力等令人敬佩,值得人们纪念。
评分建议:每点2分。
七、作文题(70分)
18.参照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
20.(2分)文学创作要表现真情实感
21.(2分)《艺概》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A、C(A项,不是“陆逊”,而是“吕蒙”。C项,不是采用“走车路”的方式,而是采用“走水路”的方式;同时,天保、傩送兄弟俩也没有“竞争”。)
23. ⑴(5分)晴雯掀翻自己的箱子并当面冲撞领头抄检的王善保家的,体现了晴雯对封建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敢于反抗的刚烈个性。(2分)
探春主动迎击,“秉烛开门而待”;不仅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和预言,而且当面顶撞凤姐,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这说明她有胆有识(或:眼光敏锐,头脑清醒),自尊敏感,敢作敢当。(3分)
⑵(5分)一方面受“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叛逆行为;(2分)另一方面,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让他养成怯弱忍让、逆来顺受的性格,接受包办的婚姻,被迫送瑞珏去乡下生产,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3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3分)能耗少(1分),产出高(2分)
25.(6分)①文化产业成为不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②文化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③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使文化成为新技术应用与集成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评分建议:每点2分。
26.(6分)①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提高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②促进地区间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③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解决资源浪费等问题(或:消除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的现象;或:推动文化产业走个性化发展的道路);④加快文化产品“走出去”的步伐,提升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得6分。
 
参考译文:
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衣食稍微有了结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立即用完。因为这个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或:使人受困)。”更加不再吝惜(钱财)。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或:随性地)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
李顺叛乱,围攻眉州。祖父当年二十二岁,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恰逢他的父亲病逝,叛贼围攻更加紧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可是祖父独自办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太夫人非常担忧,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廷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或,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是件好事,官员把这个当着美观罢了。”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不愿意出来做官。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用到的。等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为荣耀的事,都效仿苏氏的方法教导他们的子孙。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天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能熟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有人拿这件事问他,祖父没有回答,过了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不久,(我的父亲)果然自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
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如此等等。假使(他)稍微能够在世上任职,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在当时还没有声望。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的人啊。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有流传,不只是(因为)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恭谨陈述。

早晨在上学的路上,我和爸爸正讨论着神七号上天的事情,车子开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一个大腹便便、浓眉大眼、皮肤黝黑的警察叔叔一边吹哨子一边走过来,我心里一沉,怎么了?我们既没有闯红灯,也没有撞人呀!心里紧张极了。胖警察走到我们旁边阴着脸,严肃地说:“不可以带人!”“啊?什么时候连小孩也不能带了?”爸爸奇怪地问,我也瞪着眼望着那位警察,他迟疑了一会儿对我们说,你带的是小孩?我点点头,他眼睛似乎有问题,凑近了仔细看了看我,确信我是孩子时,不好意思地笑了,尴尬地说:“对不起啦!“然后站得笔直地向我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开了一段路,爸爸埋怨起来:“什么眼光,小孩和大人都分不清,真是!”我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回头一想,我长得象大人了吗?也许我已经长高长大了不少,但也不至于吧,因为车子前还放着书包呢!

2010南通市高三三模语数外
答:又不是高考,别紧张~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答:四川成都第三次诊断英语试题[整理] 2006-5-8 17:10:44免费 本资料是四川地区高考诊断性试题,试题内容有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英语,语文,数学以及物理. 2oo6年增城市高中招生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一)-新课标(人教版)[整理] 2006-5-8 11:49:33免费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把代表该答案的序号涂黑...

200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3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答: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二)(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八)(附答案).doc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2005年南通中学等九校一检试卷 2005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3月27日11时刚考完.doc 2005年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三次...

南通高三一模是什么时候?
答:2023年5月6日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南通高三一模是几月几号?
答:2023年5月6日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

2012年南通三模英语答案 急
答: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英语 参考答案:听力:1—5 CBBCA 6—10 BCBAC 11—15 CABAA 16—20 CCABA 单项选择:21—25 DDAAD 26—30 ADBCB 31—35 CCBAB 完形填空:36—40 BADBA 41—45 CDCAD 46—50 CCBDA 51—55 CACBD 56—60 BBBCA 61—65 DACBA 66—70 BCCAD 71. ...

南通市三模语文答案
答:http://wenku.baidu.com/view/7a9e77eae009581b6bd9ebdf.html是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