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作者&投稿:禹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一共学过6篇关于列宁的课文:《认真学习》、《诚实的孩子》、《蜜蜂引路》、《列宁怎样作文》、《列宁和卫兵》和《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1978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4课是《绿色的办公室》,我没学过。二年级时的基础训练里还有一篇文章,讲到列宁在狱中把面包捏成墨水瓶,曾经作为后来课本里的正式课文,题目是《四个墨水瓶》。

  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登山》和《三只灰雀》,是列宁的故事。

  认真学习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第2册)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愉快,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是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第3册)

  蜜蜂引路

  一九二二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一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请他来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知道离得不太远,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不少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第4册)

  列宁怎样作文

  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根据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
  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笔划很细,又清楚又整齐。
  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很明确,很简洁。 (第5册)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今天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来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去!”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第6册)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一九一九年可真是个艰苦的年头啊!
  那时候,谁要是坐过火车,他准看见铁路沿线有些地方,堆满了被炮火轰坏的火车头,这儿一大堆,那儿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有些还翻了个身,车轮子朝了天。
  铁路上轰坏的火车头,河流上破坏的桥梁,城市里烧塌的房屋:所有这一切都得重新建设。
  就在这时候,一个伟大的运动展开了:义务劳动。苏维埃人民为了建设祖国,打击敌人,在下班以后,或者在放假的日子,大伙儿集合起来,做不拿报酬的工作。
  这个运动是喀山铁路工人带的头。每逢星期六,他们就到铁路沿线,清理火车头和车厢,拣出完好的零件,卸下车上装着的煤和木头。他们干这工作,全是自觉自愿的。他们给国家清理出一大批财物来,可是谁也不拿一点什么报酬。
  别的铁路和许多工厂的工人纷纷起来响应,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大伙儿就来参加义务劳动。这个运动很快地推向了全国。因为喀山铁路工人的义务劳动是每逢星期六干的,所以苏维埃人民集体参加义务劳动的日子就叫“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列宁赞扬这种主人翁的工作精神,他称颂这种义务劳动是“伟大的创举”,是真正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政府宣布这一天作为全国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上午十点钟,克里姆林宫一连放了三声大炮,工人、战士、职员、克里姆林军事学校的学生都到广场上来了。大家排好队,正要出发。
  这时,列宁也迈着大步来了。他走到指挥官跟前,行了个军礼,说:“指挥官同志,请允许我加入你们的队伍,参加义务劳动。“
  指挥官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请吧,列宁同志,请您站在队伍的前头吧!”
  列宁整了整衣角,挺起胸膛,像士兵服从指挥官的命令一样,走到指定的地方。
  指挥的人喊口令:“向右——转!开步——走!”
  他们的任务是整理克里姆林广场,搬运木头,打扫垃圾。
  先搬木头。一根木头两个人扛,太大的就四个人扛。列宁跟一个军人做“搭档”。那个军人老是给列宁细的一头扛,自己扛粗大沉重的一头。列宁发觉了,扛的时候他就先动手。那个军人说:“我才二十八岁,您已经五十啦!”
  列宁把粗大沉重的一头扛上自己的肩膀,微微地笑了笑说:“既然我年纪比你大,你就别跟我争啦。”(这一段里的“你”课文中印的是“您”,韩老师让我们改为“你”。原文应当是“您”。)
  比较小的木头全都搬走了,要搬非常粗大的橡树木头了。一根橡树木头得六个人用杠子抬。这一次跟列宁做“搭档”的,三个是军事学校的学生,两个是工人。
  一个工人看了看列宁,对他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个工作我们五个人干吧!您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呢。”
  “这时候,这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列宁说着,就和大家一起抬起木头,很快地向前走了。
  休息的时间到了,列宁和大家坐在木头上休息。许多人围拢来坐在列宁的周围。列宁关切地问他们生活得怎样,干什么工作,学习什么。列宁还谈到义务劳动,他说,我们要大力推行这种共产主义的劳动,使它成为一种风气。
  大家说说笑笑,非常快活。
  晴朗的天,暖暖的太阳照着广场,大家因为跟列宁在一块儿干活,情绪特别高,到处是笑声和歌声,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莫斯科。参加劳动的人们,听说列宁跟他们在一起劳动,都干得更加有劲。这一天,歌声,笑声,欢呼声响彻了每个劳动工地,大伙儿都兴奋地高呼:“乌拉!乌拉!”
  从此,星期六义务劳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普及了,因为列宁给苏维埃人民树立了榜样。 (第9册)

九二二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一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请他来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知道离得不太远,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不少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第4册)

列宁怎样作文

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根据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
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笔划很细,又清楚又整齐。
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很明确,很简洁。 (第5册)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今天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来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去!”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第6册)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一九一九年可真是个艰苦的年头啊!
那时候,谁要是坐过火车,他准看见铁路沿线有些地方,堆满了被炮火轰坏的火车头,这儿一大堆,那儿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有些还翻了个身,车轮子朝了天。
铁路上轰坏的火车头,河流上破坏的桥梁,城市里烧塌的房屋:所有这一切都得重新建设。
就在这时候,一个伟大的运动展开了:义务劳动。苏维埃人民为了建设祖国,打击敌人,在下班以后,或者在放假的日子,大伙儿集合起来,做不拿报酬的工作。
这个运动是喀山铁路工人带的头。每逢星期六,他们就到铁路沿线,清理火车头和车厢,拣出完好的零件,卸下车上装着的煤和木头。他们干这工作,全是自觉自愿的。他们给国家清理出一大批财物来,可是谁也不拿一点什么报酬。
别的铁路和许多工厂的工人纷纷起来响应,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大伙儿就来参加义务劳动。这个运动很快地推向了全国。因为喀山铁路工人的义务劳动是每逢星期六干的,所以苏维埃人民集体参加义务劳动的日子就叫“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列宁赞扬这种主人翁的工作精神,他称颂这种义务劳动是“伟大的创举”,是真正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政府宣布这一天作为全国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上午十点钟,克里姆林宫一连放了三声大炮,工人、战士、职员、克里姆林军事学校的学生都到广场上来了。大家排好队,正要出发。
这时,列宁也迈着大步来了。他走到指挥官跟前,行了个军礼,说:“指挥官同志,请允许我加入你们的队伍,参加义务劳动。“
指挥官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请吧,列宁同志,请您站在队伍的前头吧!”
列宁整了整衣角,挺起胸膛,像士兵服从指挥官的命令一样,走到指定的地方。
指挥的人喊口令:“向右——转!开步——走!”
他们的任务是整理克里姆林广场,搬运木头,打扫垃圾。
先搬木头。一根木头两个人扛,太大的就四个人扛。列宁跟一个军人做“搭档”。那个军人老是给列宁细的一头扛,自己扛粗大沉重的一头。列宁发觉了,扛的时候他就先动手。那个军人说:“我才二十八岁,您已经五十啦!”
列宁把粗大沉重的一头扛上自己的肩膀,微微地笑了笑说:“既然我年纪比你大,你就别跟我争啦。”(这一段里的“你”课文中印的是“您”,韩老师让我们改为“你”。原文应当是“您”。)
比较小的木头全都搬走了,要搬非常粗大的橡树木头了。一根橡树木头得六个人用杠子抬。这一次跟列宁做“搭档”的,三个是军事学校的学生,两个是工人。
一个工人看了看列宁,对他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个工作我们五个人干吧!您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呢。”
“这时候,这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列宁说着,就和大家一起抬起木头,很快地向前走了。
休息的时间到了,列宁和大家坐在木头上休息。许多人围拢来坐在列宁的周围。列宁关切地问他们生活得怎样,干什么工作,学习什么。列宁还谈到义务劳动,他说,我们要大力推行这种共产主义的劳动,使它成为一种风气。
大家说说笑笑,非常快活。
晴朗的天,暖暖的太阳照着广场,大家因为跟列宁在一块儿干活,情绪特别高,到处是笑声和歌声,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莫斯科。参加劳动的人们,听说列宁跟他们在一起劳动,都干得更加有劲。这一天,歌声,笑声,欢呼声响彻了每个劳动工地,大伙儿都兴奋地高呼:“乌拉!乌拉!”
从此,星期六义务劳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普及了,因为列宁给苏维埃人民树立了榜样

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原名乌里扬诺大,生于伏尔加河畔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攻读法律,因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捕。1893年秋移居彼得堡。1894年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民粹派,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900年12月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党作准备。1904年写成了《进一步,退两步》,提出无产阶级政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组织。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于7月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指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回国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8年写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捍卫了哲学的党性原则。1908-1912年,致力于总结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经验,反对取消派和召回派,并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于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对于这个理论而言,现在有观点认为它其实不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在东欧剧变以后。托洛茨基在《不断革命论》中提出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内是不能完成的,这个观点虽然受到批判,但是同样的观点恩格斯却也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进行和阐述。所以我们在讨论和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结合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

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结了婚。

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列宁于1870年俄历4月10日(公历22日)出生在伏尔加河岸的辛比尔斯克城,即现在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也维奇·乌里扬诺夫是一位具有民主进步观点的中学教师,后来成为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厅的视察员,因多年从事国民教育的劳绩,晋升为省国民教育总监,并曾获得贵族称号。列宁的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一位医生的女儿,结婚前住在农村,虽然只受过家庭教育,但由于她勤奋好学,后来仍然通过考试获得小学教师的称号。她读过许多书,并擅长外语和音乐。她十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品德教育,终日为他们操劳。乌里扬诺夫一家有六个孩子。列宁的哥哥叫亚历山大,姐姐是安娜。妹妹奥里娅。弟弟德米特里,最小的妹妹叫玛丽娅。

聪明活泼的列宁从五岁就开始学习文化,九岁进入辛比尔斯克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品学兼优曾获得金质奖章。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曾是喀山大学的优等生,民意党人青年小组的成员。1887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因参与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捕。同年5月20日被杀密。受到极大震惊的列宁从血的教训中增强了与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的决心,并坚定地说:“我们不走这条路”。17岁的列宁已在探索着一条与沙皇专制制度作斗争的新的道路。1887年6月底,列宁全家迁居喀山,秋天他进了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入学不久,他因反对大学里的警察制度而被开除,并被禁止在喀山居住。一年后列宁回到喀山,在那里参加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资本论》。1889年5月,列宁全家迁往萨马拉城。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波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在萨马拉城,列宁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写了最早的一篇论文:《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现列宁格勒城)。从此,揭开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宁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缔造者。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要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就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列宁很早就说过:“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这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他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实践相结合,为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而斗争。1895年秋,在列宁的领导下,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并命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个斗争协会是以群众性工人运动为基础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萌芽。它只活动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列宁为首的一批骨干就被逮捕了,列宁先是被监禁,后被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列宁总结了该协会的斗争经验,用以指导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工作。1898年3月初,当列宁还在流放地时,俄国的一批社会主义者就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以列宁为首的流放者集会宣布加入社会民主工党。事实上“一大”并没有把党真正建立起以来。在委员会中经济派占据了优势,一大后,组织上更加涣散、政治上更加动摇、思想上更加混乱,经济派成为建党的主要障碍。1900年列宁创办的《火星报》和1901-1902年期间他写的《怎么办》一书,粉碎了经济主义。1903年7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纲和党章。在讨论党章时,党内产生了尖锐分歧。诞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推行的机会主义组织路线和策略路线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在列宁的领导下召开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革命日益走向高潮的11月上旬,列宁从国外回到了彼得堡,以加强对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在斗争紧张工作繁忙的日子里,列宁还十分关注党中央的机关报《新生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他参加该报编辑部的会议并撰写文章,宣传党的策略思想。使这份报纸在党的生活和革命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905年12月当莫斯科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时,列宁赞扬了工人们的壮举,并号召彼得堡的工人支援他们的斗争。莫斯科工人起义失败后,列宁又及时帮助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鼓舞他们的斗志。1906到1907年列宁仍在国内坚持斗争直到1907年的12月才被迫离开俄国。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于4月3日(公历4月16日)回到了俄国。针对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为党和无产阶级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路线,接着,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发挥了“四月提纲”中的原理,从4月到7月90天的时间里,列宁一面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导《真理报》编辑部的工作。先后写了150多篇文章和几本小册子,宣传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方针,从而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增强了他们对革命的必胜的信念。

列宁是十月武装起义方针的制定者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领导者,1917年7月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平示威的镇压和接踵而来的对布尔什维克的打击,使俄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七月事变”打破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革命和平发展的前途已经断绝。列宁也被迫转入地下,在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继续指导着革命斗争并撰写《国家与革命》一书,8月9日列宁离开俄国到达芬兰,继续完成了《国家与革命》的写作,并关注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科尔尼洛夫叛乱的迅速被粉碎,使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布尔什维克的威信大为提高,很快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苏维埃中占据了优势。列宁分析了新的革命形势,在9月12日到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写的两封指示信里,明确提出了通过起义把政权转归苏维埃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方针。为了便于加强领导,10月7日列宁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武装正义的决议,并指导了起义的准备工作。10月24日夜间列宁到了斯莫尔尼宫,亲自担负起指导起义的重任。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革命工人、兵士和水兵执行了起义的战斗命令。深夜攻下了冬宫,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列宁不仅胜利地领导了俄国革命,而且指导和鼓舞了当时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他的倡议下创建了共产国际,他亲自主持了共产国际的成立大会,领导了二、三、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从二大起任执行委员。

列宁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者。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在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变为现实。在这样的国度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新课题。苏维埃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为发挥人民群众的才智,建设社会主义 开辟了巨大的可能性,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资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镇压了白卫匪帮的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并及时总结了经验教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符合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列宁坚信俄国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在他的领导下,拟定了纲领性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拟定了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机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产者,并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列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他把发展文化教育,进行文化建设计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他强调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列宁所说的文化建设包括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造就经济建设及其他方面的专门人材。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改变愚昧不文明等广泛的任务。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列宁经常提醒党的组织和干部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专家的作用,检查在使用和团结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

列宁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官僚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对苏维埃国家机构中的拖拉作风、文犊主义深恶病绝,认为它是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敌人”之一。列宁是改革国家机关的推动者,在他看来,要有效地克服官僚它义,就必须改革国家机关,使其密切地联系群众,选拔优秀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到重要的经济岗位上去,还要建立起明确的职责和民主检查、监督制度,对于因官僚主义造成重大损失者,应分别情况给以处分,而克服官僚主义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

列宁极端厌恶个人崇拜。他认为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他坚信:“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列宁十分谦逊质朴、极端关心党的事业,模范地遵守党的集体领导原则,经常作自我批评,随时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一向反对突出他个人。他多次拒绝艺术家为他绘制和塑造肖像,也反对人们为他祝寿。1920年4月23日,俄共(布)莫斯科委员会为列宁五十寿辰举行了晚会,他故意推迟到晚会快结束时才到场,他在答词中首先表示“感谢你们使我没有听祝寿演说……让我们今后根本免去这种祝贺仪式”。歌功颂德的陋习是和列宁格格不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

列宁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的领袖,他不知疲倦的和长期紧张的政治活动,以及社会革命党暗杀造成的创伤,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从1922年上半年起,便身患重病。1924年1月21日,便与世长辞了。他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最沉痛的损失。他为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永垂青史。



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答:列宁小时候的故事 列宁从小就爱动脑筋,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蜣螂的窝,看到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大家对蜣螂把粪球滚到窝里这种现象都感到很好奇,列宁 说第二天他一定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到家里以后,查了好多书,第二天早上,他带来了答案:原来蜣螂把卵产在粪球上,幼虫孵出来后...

关于列宁的事迹有哪些
答: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发起者、是苏联人民委员会的主席。列宁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使之与俄国革命相融合形成列宁主义,列宁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猜你喜欢:1. 列宁的生平事迹 2. 民族英雄列宁的故事有哪些 3. 革命家列宁的功与过有哪些 4. 关于列宁的小故事 5. 列宁被刺杀的事件 ...

列宁的故事 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
答:要求派他们到前线去。列宁是一个从不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心上的人。4、对信作了批示:“此案停止审理。人员释放,派他们上前线。”于是这几个人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托付给他们的任务。5、他们当中有两人至今仍在俄罗斯为苏维埃工作,还有一个人在搞文学研究,正准备发表有关这一事件经过的作品。

列宁故事大全20个字
答: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关于列宁的故事。(要求20字左右)关于?有没有列宁的名人故事20字 伟大的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

有关列宁的故事
答: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列宁打 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 家中做客。小列宁把 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

关于名人列宁的故事有哪些
答: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登山》和《三只灰雀》,是列宁的故事. 认真学习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

列宁的故事伟大的事迹共15篇
答:突然,他看到:列宁从一叠公文中抽出几份文件,放在自己前面,就埋头阅读起来。彼得罗夫—索罗金停下来,不讲了。列宁不听他发言使他觉得很难过。他停了下来,可列宁突然说:说下去,同志,说下去。你说:‘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我省还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缺点。’那么,你省有哪些缺点?你们遇到...

列宁的励志故事
答: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 *** 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

求列宁的小故事,急急急!!!
答:列宁吸烟的故事 列宁上大学时开始吸烟。列宁的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她懂得吸烟的害处。她对儿子吸烟上了瘾感到很伤脑筋,曾多次叫列宁戒除这一不良嗜好。开始,列宁面对着母亲的劝告只是微笑着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亲疼爱儿子,她想了许多办法叫儿子戒烟,可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