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物理题!急急急!

作者&投稿:双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道物理选择题!急急急!!!~

1.c 重力大于磁场力,F=BIL,增大所受磁场力即可
2.C,磁场方向不固定,刚看错题,最小时为垂直方向,B=200,其它方向大于200

1.“汽车以速度V1延平直公路行驶时间t”,位移是x1=v1*t,
“又以速度V2继续沿原方向行驶时间3t”,位移是x2=v2*3t,
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x1+x2)/(t+3t)=(v1+3v2)/4。

2.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返回原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
平均速率是路程除以时间,
从A到B的时间为t1=x/v1,从B到A的时间为t2=x/v2.
所有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2x/(t1+t2)=2v1*v2/(v1+v2).

解:这两题都是初中物理浮力一章的习题,在做题之前先给你补充一下知识点: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F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第一题:首先知道了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ρ=m∕v=G∕gv(g取9.8N∕Kg),代入数据求得该物体的密度ρ=0.6×10^3Kg∕m^3,所以可以看出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物体放入水中是出于漂浮状态,这时受到的浮力就等于自己的重力,即F浮=58.8N
再根据F浮=ρ水gV排,带入数据就能求出V排了,也就是浸入水中的体积。
第二题:这一题其实就是浮力的应用,船是浮力的四种情况中的漂浮,浮力的大小应该为
F浮=G物=mg=(1500+5000)×10^3×9.8 =6.37×10^7(单位是N)
再根据F浮=ρ水gV排,带入数据就能求出V排了

1.m=G/g=58.8N/(10N/kg)=5.88kg
ρ物=m/V物=5.88kg/10dm^3=0.588kg/dm^3=0.588x10^3kg/m^3
ρ物《ρ水,为漂浮
F浮 = G=58.8N
F浮 = G =ρ液V排g V排=G/(ρ液g)=5.88dm^3

2.一艘质量为1500t 装上5000t的货物后刚好载满,船始终为漂浮;
F浮 = G排=(m1+m2)g=6500000kgX9.8N/kg=6.37X10^7N

两道物理题 急求 带解析
答:解析:桥重280t,280000kg,上升60cm,做功:W=mgh=280000×10×0.6=1.68×10^6J 但同时,船也会上升,所以,两船克服重力做的功,比这个值要大。8、答案:B 解析:220V,400W,其电阻为:R=U^2/P=220×220/400=121Ω 当串联电灯后,实际功率25W,P=U^2/R,得:U=√PR=√...

求两道物理选择题,谢谢
答:第一题:A.根据场强叠加可知,0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也为零,选项A错误;B.因ac连线为等势面,可知a、c两 点的电势相等,但是电场强度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 C.同理, b、a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方向不同,选项C正确;D. b. c两点的电势相等,均为零、电场强度方向不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C。...

两道物理题,很简单。求详解~!!!1
答:1)R灯=U²/P=6²/3=12Ω 实际电流:I=U总/(R+R灯)=9/(18+12)=0.3A 实际功率:P'=I²R灯=0.3²*12=1.08W 2)R灯=U²/P=6²/4=9Ω 实际电流:I=√[P'/R灯]=√(2.25/9)=0.5A 串联电阻:R=(U总/I)-R灯=(7.5/0.5)-9=6...

2道简单的物理题……急急急!拜托……马上考试了
答:1. 若a1大于a2,但是大的不多,那么甲会追上乙,相遇一次,然后甲超过乙,乙还在加速,又可以追上甲,又相遇一次,然后甲永远追不上乙了,所以相遇2次。若a1大于a2,甲可能会追上乙,相遇一次,然后乙永远追不上甲。还有可能甲永远追不上乙,所以不相遇。2.解: 因为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以用...

两道物理题。急!!要详细的过程!!急急急急。。
答:1、解:(1)P=pgh得p液=P/gh=800kg/m3 (2)v铁=m/p=2×10的负4次方立方米 液体增加的深度为V铁/s底=0.05米 A点受到的压强是P=pgh=2744pa 2、解:F=Ps=10^5Pa×2×10的负三次方m^2=200Pa

两道物理题,急急急!!!
答:1.手对图钉帽的压强是:P1=F/S1=20/(1*10^-4)=2*10^5Pa 图钉尖对墙的压强是:P2=F/S2=20/(0.04*10^-4)=5*10^6Pa 2.题中数据不对,如改变为:A和B的边长之比为2比5,则解答如下 设A、B的底面边长分别为L1、L2,高为h 则L1/L2=2/5,即:L1=2/5L2 A对B的压强与B对...

问两道简单物理题 在线等 急急急
答:因为v=rω 所以r=v/ω 因此半径之比r1:r2=(v1/ω1):(v2/ω2)=(6/3):(5/2)=4:5 加速度a=v^2/r a1:a2=(v1^2/r1):(v2^2/r2)=(6^2/4):(5^2/5)=9:5 向心力F=ma F1:F2=m1*a1:m2*a2=2*9:3*5=6:5 2 向心加速度a=F/m=10/0.5=20 v^2=ar=20*0.2...

急急急!在线等!高中物理功题两道!一定要详细过程!!!
答:1 注意两次提起的重心不一样.但是有关系.设第一次的重心高度为L1;第二次的重心高度为L2;则L1+L2=1(m).G=30N;则两次提起的做功分别为W1=G·L1和W2=G·L2.∴W1+W2=G·(L1+L2)=30×1=30(J);而W1=10J,∴W2=20J.2 无外力做功,机械能守恒;A,B初始重力势能均为mgh=30m;1s末:各自...

两道初二物理题,急~~~
答:(1)、总电阻:R总=R1+R2=10Ω+20Ω=30Ω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R1的电流也就是总电流 I=U/R总=6V/30Ω=0.2安 (2)、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U/R=2.5V/8.3Ω=0.3安 要使灯泡正常工作,串联的电阻的电压U1=6V-2.5V=3.5V 电流等于灯的电流为0.3A,串联的...

两道物理题!积极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答:1.很明显人的速度要快与电梯 不然他就下不来 设路程为S 人的速度为V1 电梯速度为V2 设 16 48 分别为时间单位那么 S/(V1+V2)=16 S/(V1-V2)=48 两式得出 VA=2V2 那么 该自动扶梯的级数为:16+16/2=24级 2.这道题目之所以让人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通讯员在行进时,队伍也在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