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山东省的 泰安市和莱芜市是什么时候划分的 莱芜市独立出去的原因是什么?谢谢

作者&投稿:海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泰安和莱芜是什么关系~

泰安和莱芜同属山东管辖,1983年8月县级莱芜市,由泰安市代管。
1992年11月,莱芜市升格为地级市, 二者即同为山东的地级市,但2019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地级莱芜市,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济南市,设立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

扩展资料:
济南市莱芜区位于山东中部,齐鲁腹地,泰山东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6°02'46″~36°33'10″,东经117°19'0″~117°58'05″,北以齐长城与章丘区相邻,东靠淄博市博山区,南接济南市钢城区和新泰市,西连泰安市岱岳区。
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南麓(东经116°20ˊ~117°59ˊ,北纬35°38ˊ~36°28ˊ),东邻莱芜 、淄博市、临沂市,南连济宁市,西隔黄河与聊城市、河南省濮阳市相望,北以泰山与济南市为界。
参考资料来源:济南市莱芜区政府-济南市莱芜区
参考资料来源:泰安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公里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东汉、三国魏、晋沿袭未变。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消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 古莱芜装饰图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消嬴县,并入博平县,从此嬴县再未出现。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袭未变。清代属泰安州。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莱芜名称由来诸说,列下俟考:落石说。旧时传说,今莱芜城附近,从空中落下一块石头,莫测来源,按道家观点谓此石来自于“无”,为此县名莱芜。 莱民播流此谷说。公元前567年(甲午,鲁襄公六年,齐灵公十五年)十二月,齐侯灭莱(注:齐侯灭莱,迁莱于郳)。《水经注》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山名取目说。《水经注·淄水》:“泰无、莱柞并山名也,郡县取目焉,汉高祖置。” 莱、牟音转说。王献唐在《人与夷》中认为:莱芜是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古读“牟”为重唇音,声与“芜”相似,转写为莱芜,故曰莱芜。 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千米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消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 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嬴县,并入博平县。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清代属泰安州。 1915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37年后历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第十五行政督察区。1939年8月,莱芜县民主政府成立,属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1940年3月,属泰山专署。 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45年9月恢复原建制,属泰山专署。建国后,历属泰安专区、济南市、泰安地区。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设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为莱芜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莱芜市、新泰市和沂源县的部分乡镇归其管辖。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整为4个办事处、14个镇、1个乡

满意请采纳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

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整为4个办事处、14个镇、1个乡。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莱芜市总人口1233525人;其中:莱城区998634人、钢城区234891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

要说“独立”出去的原因无非有这几个:
首先是经济,莱芜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目前初步形成以钢铁工业为龙头,以冶金、能源、机械、轻纺、建材为支柱,轻重工业比例协调,能源、原材料工业相 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山东省重要的钢铁和能源生产基地。其中莱芜钢铁总厂是山东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鲁中冶金矿山公司是华东最大的 铁矿石生产基地。
其次,面积较大人口较多。莱芜市 面积2246平方千米,人口124万人(2003年)。
第三,社会事业。莱芜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投资数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宾馆、商厦、批发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日渐完备,曾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称号,初步达到重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完美结合。莱芜发电厂装机容量37.5万千瓦。12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厂已经国家批准近期破土动工。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际国内,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已经开通。城市实行集中供热供气。莱芜交通便利,两条铁路在莱芜东站交汇,7条省道、国道干线穿过境内。
第四,自然资源。莱芜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金属种有铁、铜、金、铝、锌、铅、钴等,非金属矿种有煤、石灰石、花岗石、石英、长石、滑石、云母、五色石、燕子、蛭石、陶土等。其中铁矿石储量6.5亿吨,列华东之首煤 炭储量5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市之一,莱芜市土地肥沃,加上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使莱芜成为全国著名的粮菜果畜生产基地。这里有华东最大的兔毛市场,是国家重点瘦肉猪生产基地,"莱芜三辣"(生姜、鸡腿葱、白皮蒜) 是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
第五,历史文化。莱芜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发生了著名的“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又以震惊中外的莱芜战役而名载史册。
综上所述,可见莱芜市的重要地位,升级为地级市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现行宪法30条对市的规定有三种,即直辖市、市和较大的市。直辖市为省级,宪法上讲的“较大的市”是指设区管县的市,也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地级市(或叫省辖市),宪法上讲的“市”根据30条的内容可以判断主要是指县级市,所以,在我国有宪法地位的市有三级,即省级、地级和县级。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举个例子说,作为县级市的莱芜市长级别上要低于泰安市市长的,归泰安管。而升级为地级市后,莱芜市长就和泰安市长平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