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商角徽羽 怎么念? 是不是古代音乐 的五个音符?

作者&投稿:浑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中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西方是七音?~

一直对史书中的书律志历感兴趣,所以从文史常识的角度来解答一下。传说伏羲制瑶琴,定琴为五弦,分别为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一弦,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是为武弦,因此瑶琴又被称作七弦琴。
再看一段严肃文学:……荆轲临行前,高渐离击打乐器伴奏,荆轲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是变徵调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所有人都被他的歌声感染,低声抽泣着,易水河边,冷风如刀割般吹在人脸上,没有人惧怕这冬日的严寒,众人都知,他这一去,可能不复返了。忽然歌声转变为羽调,“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歌声慷慨,怒发冲冠。……
上文中除了宫商角徵羽五音之外,还提到了另一个音——变徵。

送别荆柯图
音乐无国界,不同的只是对音符的定义,我们熟悉的七声音阶分别为:Do(1)、Re(2)、Mi(3)、Fa(4)、Sol(5)、La(6)、Si(7),中国古代最常用的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看起来比现代音阶少两个,但是,五个正音只是古代常用的调式,另外还有变宫和变徵两个偏音,加上前面五音,对应现代七声音阶为:宫(1)、商(2)、角(3)、变徵(4)、徵(5)、羽(6)、变宫(7)。
史记的律书中有一段记载,“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徴。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损为减,益为增,大意就是:取长度81的竹管,它发出的声音就是“宫音”的音高,然后把这根竹管截成3等分,去掉1/3长度,剩余长度为54,这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徴音”,再把“徴音”3等分,加上1/3长度,即长度为72的竹管发出的音高就是“商音”,把“商音”长度去掉1/3,剩下长度48的竹管发出“羽音”,在“羽音”长度的基础上3等分,再加1/3的长度,最后得到64,定为“角音”音高。
变徵和变宫不是整数,可以理解为降徵和降宫。与之相似的偏音还有两个,“清角”和“闰”。
分别以不同的音阶为主音,又可以构成不同的调式。如宫调式:宫、商、角、徵、羽、宫。商调式:商、角、徵、羽、宫、商。之后的角调等亦如此。调式没有绝对音高,只有相对音高,在演奏中,它们的实际音高是根据十二律来确定。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中所说黄钟就是十二律中阳六律的第一律。十二律同样由来已久,低音到高音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具体与现代音符的对应关系,我不懂乐理,不甚了解。


十二律的精准音高一直是古代音乐家们头疼的问题,直到明朝音乐家朱载堉发明了十二平均律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明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皇室成员们各有绝学,除去比较传统的法家朱元璋,军事家朱棣外,还有美食家朱高炽,神学家朱厚熜,著名导演、国家一级演员、动物学家朱厚照、木匠朱由校……
朱载堉应该还是一位数学家,据说他自制一个大算盘,用徒手开平方的方式生生算出了精准的十二律的音高,解决了困扰世界音乐界的一大难题。

朱载堉的算盘
如前面所说,十二音律是绝对音高,五声调式是相对音高,但五音之间的跨度是固定的,所以只要确定了起始音阶的音高,就可以推算出后面音阶的音高。起始音阶构成不同的调式,可以生成六十四种曲调。例如演奏的乐曲是以“宫调”起始,那么就把“黄钟”音定位宫音,三分益一,为108徵音,三分损一,为72商音,又三分益一,为96羽音,再音三分损一,为48角音。依例,定“大吕”为宫调,三分损益之后又成新的宫调,依次排列,最后生成十二种宫调。再分别用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定调,最后可以生成七音八十四调。
调式,应该是乐理的一种名词,可能类似于现代音乐中的G大调,E小调之类吧,这已经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至于具体起源,为什么要以81为基准,可能是和古代历法有关,中国古人做什么都讲究天人合一,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
五音加四个偏音可以组成三种七声音阶,分别是雅乐、清乐和燕乐,但我们最常见的却只有五声调式,猜测可能是因为古人认为万物由五行而生,又生生相克,上法五星,下对五行,又应五方,合五时,《黄帝内经》认为,五音还与五脏相关,加之四个偏音的计算结果均非整数,与其他五个正音合配合起来,可能不是很和谐,所以遭到“歧视”。另外十二律又分阴阳,与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对应。

“宫、商、角、徵、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但是这“宫商角徵羽”的名称是何时形成的呢?它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那么,“宫商角徵羽”这五个名称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有多种说法了。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代的天文学,即是从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
环绕的中心——
,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是“天文说”;而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宫、商、角、徵、羽”近似,这是“畜禽说”;有的研究者说:它们来源于古代氏族的图腾,这是“图腾说”;而在古代的音乐著作《乐记》中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说宫音代表国君,商音代表万民……这是“君臣说”。不论是“天文说”、“畜禽说”、“图腾说”或“君臣说”,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给音乐涂上了一层或神秘、或朴素、或带有
伦理观念的色彩,表达了中国先民的不同的音乐观念。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分别对应的是:1 2 3 5 6,在中国

中,是没有4(fa)和7(xi)这两个音存在的。
do是国君,re是大臣,mi是百姓,sol是事情,la是物品。
没有fa和si,如果加上去,那么fa就是睡眠,si就是饮食。

“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乐律上的“五声”就是“五音”。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中,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商、角、徵、羽也可作为第一级音。

如以宫作为第一级音,则五声音阶为:宫(1)、商(2)、角(3)、徵(5)、羽(6);如以徵为第一级音,五声音阶则为:徵(低音5)、羽(低音6)、宫(1)、商(2)、角(3)。

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调式就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商为音阶起点的是商调,商为主音,其余类推。这样,五声音阶就可以有五种主音不同的调式。同样,七声音阶也可以有七种主音不同的调式。

扩展资料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代的天文学,即是从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中宫,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是“天文说”。

而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 “宫、商、角、徵、羽”近似,这是“畜禽说”。

有的研究者说:它们来源于古代氏族的图腾,这是“图腾说”;而在古代的音乐著作《乐记》中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说宫音代表国君,商音代表万民这是“君臣说”。不论是“天文说”、“畜禽说”、“图腾说”或“君臣说 ”,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给音乐涂上了一层或神秘、或朴素、或带有封建主义伦理观念的色彩,表达了中国先民的不同的音乐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宫商角徵羽



gong shang jiao zhi(应该是-徵,你打错咯,三声) yu

五音
(1)出《灵枢·邪客》。指宫、商、角、徵、羽五音。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相当于现在的12356do、re、mi、sol、la。

(2)音韵学家根据字母的发音部位不同,把声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五音”。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牙,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



读音: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
相当于现在的DECF等调值,确定音调的高低。
平时我们说的五音不全,指的就是这五个音。

gong shang jiao zhi(应该是-徵,你打错咯,三声) yu

对应当代简谱是1.2.3.5.6

中国古代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