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景

作者&投稿:啜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自清的写作背景~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鲁迅曾说:“‘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的确,“五四”时期文学的诸门类中,散文的成就最为突出。朱自清在《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文》中也高度评价了散文的成就,他说:“最发达的,要算是小品散文。三四年来风起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小品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在《〈背影〉序》中又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在这“极一时之盛”“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初版),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1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后来的扬州中学),并考入北大预科,后转入哲学系。1920年毕业,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他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1946年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去世。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并且加入了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同时,他还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为之写了《导言》,第一次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另外,他还第一次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并且留有讲义稿本《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无疑,他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

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历来一直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建树。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尤以古典文学研究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系统评述《诗经》、《春秋》、《楚辞》、《史记》、《汉书》等古籍的论文结集,写得深入浅出,至今仍是青年人研究古典文学的入门向导。《诗言志辨》是他功力最深的著作,对“诗言志”“诗教”“比兴”“正变”四个方面的诗论,纵向作了精微的考察,理清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和衍变史迹,从而纠正了谬说。他还先后对古诗十九首、乐府、唐宋诗作过深入的研究,对李贺、陶渊明作过认真的行年考证,写有《十四家诗钞》、《宋五家诗钞》、《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李贺年谱》等著述。他治学严谨,取材翔实,思想敏锐,他这方面的著述凡近百万言。朱自清始终关心着中学、大学的语文教育,他与叶圣陶联璧,共同著有《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编过多种教材和课本,临终前还与叶圣陶、吕叔湘合编《开明高级国文课本》等。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家,正像叶圣陶说的:“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叶圣陶《朱佩弦先生》)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盘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1945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彷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1946年10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去。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朱自清故居在江苏省扬州市安乐巷27号,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计三间两厢一对照,另客座两间,大门过道一间,天井一方,是扬州传统的三合院式民间住宅。1982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创作特点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

朱自清的诗,尽管数量不多,却在思想和艺术上呈现出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其中如《光明》《新年》《煤》《送韩伯画往俄国》等,或热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来,或有力地抨击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泪的人生,洋溢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诗中难得的作品。

人物影响

朱自清的作品《比兴》篇对“比”和“兴”的涵义,尤其“兴”的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与探寻,并得出了鲜明的结论,指出“兴”为发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对“兴”的研究规划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自清



《背影》是记实散文,朱自清作,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原文选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字词
差(chāi)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的叫“当差”,这里指“职务”。 交卸(xìe):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赋(fù)闲:失业在家。 勾(gōu)留:短时间停留。 颇(pō):很;相当地。 踌(chóu) 躇(chú):犹豫 迂(yū):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蹒(pán)跚( 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拭(shì):擦。 颓(tuí)唐:精神不振作。 琐(suǒ)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惦(diàn)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是想着,放不下心。 惟(wéi):只。 箸(zhù):筷子。 诸(zhū)多:许多。诸,指不确定的多数。 大去之期:意思指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是委婉的说法。 祸不单行:灾祸一个接一个不断到来。 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已,止,抑制。 情郁(yù)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郁,抑郁。中,内心。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中国著名诗人,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长期居住于扬州,1948年在北平因贫病逝世。1916年入北京大学预科,次年入哲学系,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开始发表新诗。1920年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多所中学任教,并撰写小说和散文。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今扬州中学),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学任教,亲手种下紫藤花,后该花成为台州中学的校花。1925年起 ,朱自清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期间曾于1931年去英国留学,并漫游欧陆数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大任中文系主任,从事学术研究和杂文写作。抗战胜利后,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重病时,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主要作品有《寻朝》、《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
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
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
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
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
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
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
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
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
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
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
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
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
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
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
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
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
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
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
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
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
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
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
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
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
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朱自清的背景,自清弦,中国近代文学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写作背景
答:1916年,十八岁的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而 “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1920年,朱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江、浙两省的多所中学担任国文教员。1922年,为生计所迫,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每到夜晚,他常常会...

有谁知道朱自清的匆匆的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
答:1、背景 ①时代背景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②人物背景 “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

那位大哥告我朱自清创作背景
答: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背影》、《儿女》、《悼亡妇》,《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作背景 在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初中国文课本》第四册中,即选录了《春...

朱自清的《背影》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创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当时朱自清的境遇如何...
答:《荷塘月色》写作背景《荷塘月色》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的,反映了作者彼时彼地怎样的心 境,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1.“超然”与“矛盾”的心语《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

有关朱自清简介
答:《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江苏教育(末出齐) 《背影》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 1925年 10月,另说为 1927年(见季镇淮的《朱自清先生年谱》)。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

朱自清的简介
答: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

朱自清主要经历
答:人物经历 朱自清,1898年出生,原籍浙江绍兴。1916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景》。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大学文学系...

朱自清的写作背景
答: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历来一直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在...

匆匆朱自清的写作背景
答:五四运动落潮期。朱自清的《匆匆》写于1922年3月28日,正值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变革与不安,青年知识分子们忙于救国,追求进步,但往往也面临着政治环境的压迫,感到苦闷与彷徨。朱自清也深受这一时代氛围的影响,他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而是坚定地探寻与追求生活的真谛。《匆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