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专业都在学点什么?为什么文学大师都不是科班出身?

作者&投稿:伍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班出身是什么意思?~

不是科班出身,学得不系统,会很难找到工作。

喂!我为什么必须从事我的专业啊。。我内心深处是想做一代麦霸的啊。。

说来惭愧,在天朝,文学的境遇很是尴尬,我们专业出来的基本上很少有从事自己本行业的人,尽管这其中有很多人是真的热爱本专业。。
我们这个专业的教材很多很杂很可怕,大致可分为四个方向:
1.古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就是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的这些东西了,主要是文字背诵和记忆整理。几乎你拿出任何一个作者,一个时代,一个派别,一句诗词,我们都要做到电“脑”一下,我就知道的能力:告诉你这东西是啥,为啥为这样,和谁谁谁相似,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它出现的背景,它存在的意义,可以与谁谁谁相提并论,它演变的前身和后续。其中,我最怕的就是背人名和亲属关系了。因为拿出一句话就要问你是孔子还是孟子还是荀子还是谁谁谁说的,他为什么说,后来谁又篡改了,无耻乱用了,甚至影响国计民生了。。这样的小问题详细起来足够写一篇论文。。

2.东西方文学——刚才的那些只是在中国这个圈子里打转,但想成为大家,还得了解外国人怎么说。从传说中的神话到几次三番挑起战争的圣经文学;从文学流派的几次革命到女权主义蜕变为女性主义;从日本文学里的色情与美,到比较美狄亚和沙恭达罗迥异的女性形象;从泰戈尔对他妈妈到底啥感情到王尔德到底和谁搞同性恋,这些花边新闻我们依然得知道,不然你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业的。事无巨细,大海捞针,一想到那些蛋疼的外国人名,尤其是出自唾液纷飞,舌头打结的苏联小说,我就能死于心绞痛。。

3.文学理论——学文学理论有什么用?答,做饭。如果把上面说的那些文学内容叫做食材,那文学理论就是做菜的方式,我们得把那些关系错综,长相复杂的菜拿过来,或凉拌或清炒或红烧或乱炖,人类发明了多少做饭的方式,我们就有多少理论的方式。我们借鉴的理论有
从作家出发:传记批评、精神分析、原型批评等;
作品出发: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
读者出发: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
社会文化话语权出发:女权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后殖民主义等等。。
你问我这些玩意儿具体都是啥,我只能凄惨的告诉你,每一种理论后面都有至少三个发展阶段,有5位牛人必读著作,有几位位大师在互相掐架,而你要做的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你们要的美学、佛罗伊德、索绪尔、柏拉图还有人类学派都在这里掺合着,这些书堆起来给我和垒个列宁墓规格的书棺是绝对够用的了。。
嗯,文学理论部分对英文的要求很高,确切地说,是要成为季羡林先生那样的天才才行。。

4.语音汉字和古籍修复——如果是上面的文学理论就是小剧场里“百家争鸣”,那文学的这个方向就是鬼画符然后再从其中寻找规律。没错,就是甲骨文里xx字是什么意思,就是河南话到底是不是官腔,就是xxx到底是A说的还是B捏造的。学这个专业的孩子很可怜,每天早上醒来就是打开电脑,进入甲骨文的页面,一个字一个字的描过去,纯粹就是图案的形象记忆。如果说上面那些要背要理解的东西让你暴躁的想要撕书,那这个枯燥又不得不重复的描大字,则要你时刻怀疑自己是个白痴。但甲骨挖出了5300多片,至今只研究出了1053片,所以,继续描大字然后再去总结规律寻找方法看看能不能把剩下的那些研究出几个吧。至于古籍修复,就更加坑爹了。你得判断一本书的真伪,朝代,作者,那句话出自哪里,哪句话是胡说的。这个阅读量得有多大?四库全书知道吧?纪晓岚督查了整整十年,才编出了7部,仅仅全书的目录就有200卷,且不说收录时被恶意毁掉的那3000本禁书,毕竟被编进四库的也不过3503本。。你问我语音,平仄诗词什么的,都是基本知识了,他们要做的是方言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去挑战下国际音标,因为方言都是用那玩意儿标的。。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重点都是字音字形字义和语法结构古有顾炎武,参考资料有说文解字、诗词曲词语汇释、广韵;今有王力和丁树生。
古代,比如古音的三个时期,甲骨文小篆、通假字异形字等,楼下说自己可以畅读《史记》的那位同学我建议你再来读读《尚书》,因为仅仅靠中学的那些宾语前置,句末语气词这些东西对付《尚书》还欠火候,毕竟它有很多春秋笔法,也有很多历史背景故事,没有古人的批注和扎实的史学功底(文史哲不分家也是有其根本原因的,分不成。。),想搞清夏商周的君王更迭和为何是重大历史事件,还是有难度的。
现代汉语主要学习字、词、句、篇的定义和划分;修改病句;词义的演变和消失;字的发音和方言等;语法结构;明喻暗喻各种修辞方式,基本上是对中学语文大阅读能力的提高拓展和加深。。其中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主谓宾定状补,把学习英语时那套东西拿来分析母语,总显得十分别扭,信口开河的用词造句突然要一板一眼起来,好比鱼香茄子就不让放醋,回锅肉就只能五花一样的禁止个人发挥。另外,一次次的情调地的得这三胞胎,很容易让人得职业病的。
语言学和现代汉语及上文的文学理论都有重叠和加深,更多的是借用西方的科研方法,词法,句法,语音和语法结构等方面都有颇深的研究。其中针对语音的研究叫语音学,我十分尊重这类学者,全世界所有的语音就能用国际音标来为世界语言标注,不论你是京话儿还是粤语,不论你是来自某个澳洲没有民族文字的小岛还是一个标准伦敦音腔的美国移民,你的声音都可以用国际音标来表示,我现在还觉得这很神奇~语音学的意义在于保护那些正在消失的民族,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它民族神话,信仰,精神,艺术和生活的载体,失去了语言,就等于民族的死去。而借助于一本书前后的语法结构和语言搭配习惯,就可以断定这本书是否为续本,所以那谣传失而复得后三十回曹雪芹红楼,完全可以借用这种方法断定,是骡子是马,念出来听听,其实,这种研究方式挺果壳理性的不是~~@AM_7
任何一个方向又可以分为无数个小方向,就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就算穷经皓首也最多成为一个小方向上的著名学者,想贯通融会,没有悟性,没有好的求知氛围,是非常难的事。。

说到考研党,首先,我敬佩他们学习外语的精神,但对于这种选拔人才尤其是文学人才的方式,实在是杀鸡取卵。我很遗憾自己大学的很多时间都花在了社团活动、人际交往和极其浪费时间的思政课、体育课和爱国教育上了,当然,这样偏极端。但细细究来,这些东西对我的专业并没有任何帮助,就像理工科应该把实验室当作家一样,文科的孩子也该把图书馆当作家。
这里说一下,我很尊重季羡林、闻一多和胡适这三位文学大家,女士里我喜欢叶嘉莹先生,他们都是古文、外文精通的中文系高手,又都出自书香门第,才能中古西外皆通,果然成为大家要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的。

�象力)



我认识的文学专业人士小H 二本毕业,实习教师,考研党,名著不懂,文言不懂,言情小说以外小说不懂。小B 一本毕业,考公务员,在学校就是干部,政治把戏玩的团团转。

生活大爆炸里有一集嘲讽说莱纳德“智商”最低的女友是“法国文学博士”算是把人黑了个遍。以及在现代大学出现以前,法医文神四科制大学中文学往往被当成预科看待,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文学”不是个学位。
也所以,在果壳看到一篇文学博士写的文章里,大部分学习其实是在学外语,这本身是不是也违反了文学的本意?
文学难道不是应该在美学的指引下么?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文艺术的学科,然后才是技术类学科?
大概问题就是这样,顺带列举下这会儿能想到的文人(轻吐槽)
卡夫卡——法学毕业,卖保险的
鲁迅——医学预科
莫言——没学位(出名后有香港的名誉博士衔)
雨果——法学毕业
华盛顿欧文——法学
柯南道尔——医科
...............
好吧,唯一想起来文学科出身的,村上春树.....

还有各种小学没毕业中学没毕业大学没毕业的,不列举...

文学这个专业的目的是:
形成热爱文学的风气,以及欣赏文学的能力!
而文学系不教文学创作的唯一原因是.........

大学教不起!!!!!!!!!!!!!!!!!!!!!!!!!!!!!!!!
好吧,你们问我,高等教育是现在最贵的教育之一,为什么还是教不起呢?
陈老师讲了一个“爱好创作”型老湿的故事...
他教课教的太木讷了,但是要求学生写作,写完他写读后感,有时候读后感和修改建议比作文本身要长得多.............
而最关键的问题是,改文不能写论文啊!也不能评职称啊!一辈子当讲师啊!死了没专著啊!写文章没人看啊!没有稿费啊!死后二十多年没人知道他是谁啊!

好吧,其实他的学生也没成作家。
作家这个东西看起来很便宜,因为门槛太低,但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却很难出现,不仅需要广博的积累,还需要很高的天赋,能够教文学创作的老师很少,能够学(真正有志向,有热情,有学识,能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创作的人太少。

另外,陈老师说起来,现在中国还是有教创作的大学的.....比如中山大学,而他们改作文(我不想用这个词,这让我想起了《小学作文满分100例》)的办法就是~~~~~~
所有中文系老师都要改!不改的不聘请!学生一年写三百篇作文,不写的滚蛋!
555555不愧是我偶像国父先生创办的大学 T_T 感动ING



我就是中文系的,虽然大二转到了对外汉语但是还是对中文系有一点了解。我大一的课程有现代汉语,主要讲一些语音词汇语法之类的东西,学术研究性很强。还有中国文化要览,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习俗比如戏剧婚嫁之类的知识。还有就是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就是了解一些文学的发展阶段趋势和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大二的话我听我的室友们说添加了一些写作的课程,布置的作业一般是改写剧本或者童话,文学课的老师会布置一些分析作品的论文,PPT,要求背诵诗歌之类的。还有古代汉语。而对外汉语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要求还有中西方文化要求了解比较高。比如我有中西方文化交流史课程还有日语书法和普通话课程等。不过不同的学校的课程也设置也会不太相同。

以我自己的感觉来说,这个专业很枯燥。但是在外人眼里这个专业很有气质,披着典雅文质的外衣,毕竟谁都会有一些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和文人作家,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个专业简直可以作为凭兴趣选择的第一个选项。但是真正进来的时候才会发现在这个专业里你要做的不仅仅是看你喜欢的人喜欢的类型的作品,你要看许许多多的书和一些甚至没有听过的人的文字。而且看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欣赏感受的读者,读书的时候还要考虑要怎么分析,那句话那里很好之类的,尤其是看一些艰涩难懂又不感兴趣的东西,简直是一种折磨。我觉得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硬性要求中熬成了硕士博士,但是真的能够享受一篇文章的能力却会大大削减。看到文字只会理性地分析,少了很多动感。而且会读不一定会写,中文系的重点在于读和分析,而不是写!所以中文系的人可以写出成本成本的理论性著作,却很少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只限于当前的文学系的环境)



文学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答:1、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中国语言的构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以及中国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等方向。2、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外国语言的构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以及外国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语种...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学什么?
答: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古代与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及古今中外文学发展史,掌握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并学习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文学理论及语言学相关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学会流畅的口头、书面表达,并接受学术研究及相关的文献检索和处理的基本训练。核心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学习哪些课程?
答:专业课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 、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 拓展资料: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有什么?
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汉字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训诂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修课: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公共写作与处理,新闻评论写作,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普通心理学,文化产业与管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答: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本科阶段主要课程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 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主要有: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大学的文学类专业有哪些?学好文学有什么用?
答:做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仅是历史系里最开始设立的专业,都是中国高等院校有史以来最开始设立的专业之一,这是把握中国文学类与中国规范字、掌握中国文化艺术、提升人民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对人的一生来讲,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是:能大量地触碰从古...

汉语文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受到理论、历史、科研现状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可在科研机关 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工作,有的也可以担任对外汉语教学,可在党政机关、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等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可见就业岗位有很多,就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答: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良好,发展空间较大。随着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的提升,学好汉语言更是贯穿在中小学各个学习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学校以及教育机构上的对于汉语言人才上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汉语言专业人才每年的就业率也是非常高的,是非常值得报考的热门...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些什么?
答:每次上课,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下课了。汉语言文学和金融会计专业相比来说,我觉得汉语言的上课方式比较有趣一些,能够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学习环境好自然而然就能够学好这门专业课了。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我们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文化概论、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