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作者&投稿:在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谈谈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上,这是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一个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订投降书,9月3日举国同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一个是1937年12月13日,三十多万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
通过立法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并举行纪念和悼念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让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纪念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们,为的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为的就是要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全世界人民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扩展资料:
2014年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属于人类的浩劫,3000万人口伤亡、6000亿美元损失仅仅是冰冷的数字,造成30万人死难的南京大屠杀也仅仅是日本法西斯极端残忍暴虐的典型案例之一。
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而对历史铭记,就是树起了一面镜子,无论是对企图颠覆历史的人,还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这个镜子随时折射提示。
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以下作用:
1、可以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2、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3、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立法纪念
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014年2月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
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该决定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法西斯邪恶势力,壮大了人类的进步力量,促进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二战历史确定国家纪念日和设立国家公祭日早已成为国际惯例。二战后,相关国家每年都会定期在诸如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等举行国家纪念与公祭活动。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此前夕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与设立南京大屠杀受害者国家公祭日是极其必要的、是非常正当的。

公祭活动第一次上升至国家层面。这种国家级别的纪念仪式,不仅强调着现代中国人不忘日本侵华之耻,更是在为整个世界恢复、保存历史的真相。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让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在悲痛之后,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如下:

1、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纪念日,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声。

2、以立法形式确立纪念日,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3、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的重要基础,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斗争。

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中国人民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中国和美国、英国、苏联一起,成为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四强国家。中国抗战的胜利奠定了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地位,联合国机制的安排也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2、“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国家,中国通过立法确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完全是理所当然的,有充分历史依据。”王建朗说。

3、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4、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在2012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专门提出建议,指出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应该通过国家公祭的形式悼念死难的同胞,振奋民族精神和爱国意识。而之前,相关的悼念仪式仅仅是由江苏省或南京市组织的,“规格、规模和影响有限。”

5、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这段悲惨的历史不仅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是人类的浩劫和文明之殇,“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进行国家公祭,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于人权的思考和对生命的尊重。”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到底是哪一天
答: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是9月3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哪天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意义 通过立法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并举行纪念和悼念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让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纪念为抗战作出贡献的人们,为的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几月几日
答: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设立集中...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答: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设立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

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答:2015年9月3日。根据查询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显示,该会议通过了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议,所以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2015年9月3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

抗日战争纪念日设立意义是什么
答: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什么是抗日战争纪念日呢?它设立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由懂视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抗日战争纪念日简介1、纪念日时间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

我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

9月3日是什么纪念日
答: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县城、...

七十周年胜利日由来
答: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设立纪念日,至2015年已有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9月3号是什么纪念日(11月26日悼念)
答:9月3号是什么纪念日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