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官制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米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正一品:【正国级】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北京军区司令】、掌銮仪卫事大臣【中央机关事物局、安全局长】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正国级减】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荣誉官职,相当于人大、政协之类的副职】
  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各部院尚书【副总理兼部长】、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书记兼最高监察长】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北京卫戍区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长】、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八旗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八旗军首都及陪都军区司令】、提督【绿营军区司令】

  正二品:【副国级】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荣誉称号,相当于总工会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国务委员兼副部长】、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大区书记,如以前的东北局、华北局等】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中央警备团司令】、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中央仪仗队】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绿营集团军司令】

  从二品:【部级】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国务委员】、翰林院掌院学士【社科院院长】
  文职外官: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副部级】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纪委副书记】、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访办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府尹【直辖市长】、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纪委书记】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军级军队领导】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副部级减】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厅级加】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中央信访办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外交部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直辖市副市长】、各省守巡道员【地委专区书记】、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厅级】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文职外官:知府【市委书记】、土知府【自治市市委书记】、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厅级减】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各部司长】、太医院院使【首长医院院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副厅级加】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直辖县书记】、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副厅级减】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县处级加】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县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首都县副县长】、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县委书记】、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副处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科级】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副科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股级】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副股级】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普通科员】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清朝爵位:
  宗室爵:
  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一至三等镇国将军、一至三等辅国将军、一至三等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级,辅国公之前八等称入八分公,与之后的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等爵位不同
  功臣世爵:
  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特殊情况:
  不过,有几种情况例外。一是铁帽子王,那是世袭的王爵不降封;二是该亲王比较受宠,他们的儿子经常仍然袭封为亲王,再往后才降封郡王、贝勒等;三是不受待见甚至是得罪过皇帝的亲王,儿子往往连郡王都袭不到。
  候补道,捐纳文职最高级为道员,捐纳得官后,赴吏部报到,等候吏部依法选用,称为候选。吏部再分发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为候补。道员实缺有限,捐纳道员一般无缺可补,仅能得到差委,故称其为候补道。为从三品或正四品官员。

  兵备道。又称兵备副使,兵宪。有整饬兵备道、抚治兵备道等称谓。兵备道不是专缺,而是由布政司、按察司二司的参政、参议、副使、佥事兼任。因此,出任兵备道的这个人的品级,是以他本身的官衔为准。即,布政使司的参政是从三品,参议是从四品;按察使司的副使是正四品,佥事是正五品。

  劝业道。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后,各省陆续设置。掌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署内分六科办事,各有科长、科员等。所属有劝业公所。科长属正八品,科员没品。

古时候的官职怎么分等级?
答:古代官职大小排列如下: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2、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3、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

魏晋南北朝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选官制是什么?
答:一、中央官制 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是皇权的衰微时期,且三公九卿制度的结束和三省六部的创建。从权力关系演变讲,三省的发展顺序大致是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南北朝政归门下。(《历代》P97)这是我们学习三省必须首先掌握的,不过界限并非依朝代如此明确。这种权力中心的替代是符合中国古代官制的...

中国古代主要的中央官制有哪些?其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答:二.规律小结1.各部门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一个基本特点。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皇权的强化和相权的弱化是一个基本趋势。3.历代中央官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如秦与汉、隋与唐等。三.热点冷点1.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央官制的具体内容及总体演变趋势是历年高考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大体上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贵族世官制、察举征辟制与科举制三个阶段。(一)贵族世官制西周王朝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在这种制度下,诸侯于天子为臣,大夫于诸侯为臣,家臣亦于大夫为臣。也就是说,凡是贵族依其爵位的不同,都要承担不同的官职。由于爵位可以世袭,官职自然也就成...

中国古代官制是怎么划分的
答:(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6)卫尉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是怎样的?
答: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从而使有才干的人为官,这样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和吏治清明.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士族门阀控制政权的垄断局面,因而有利于社会进步.科举制把荐官制发展到考官制,这无疑是我国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这一制度为以后历朝沿用,乃至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归纳中国古代官职的主要特点
答:中国古代官制的特点 (一)文官制度为主 ① 古代依靠文官执行政务,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儒者出身的文官始终是官僚队伍的主体。② 文官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把参政济世视为人生正途,知识与权力联姻,方能体现人生价值。③ 知识分子式中国政治史上最活跃的一群人,也是...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
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主要由皇帝、皇后、宰相、学士、内侍、将帅、太监等组成。其中,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皇后则是皇帝的配偶,也有一定的权力;宰相则是朝廷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管理朝廷的事务;学士则是朝廷的最高文化官,负责管理朝廷的文化事务;内侍则是皇帝的贴身太监,负责照顾皇帝...

中国古代官制和地方官制有哪些
答:中央官制 中国古代官制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连续性,即历朝官制总是前后沿袭,先后继承。二是可变性,即不同时期的官制又有所不同。每当一个新王朝出现,总要对前朝官制进行总结,斟酌损益,有所继承,同时又根据本朝情况,加以变动。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两个统一的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古代官职大小的排列?
答:清朝官职大小排名:正一品: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