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作者&投稿:须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的办法:
1、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额为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2、个人所得税的应纳所得额为居民个人取得收入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进渗毁行计算的办法:
1、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额为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2、个人所得税的应纳所得额为居民个人取得收入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运喊岁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旁睁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1、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隐帆茄税额=计税营业额×适用税率。

2、应纳税额具体公式:

a、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轿枣: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消费税:从价定率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税率)

b、从量定额的计算 实行从量定额灶察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单位数额。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个人所得税额.

拓展资料:

1.应纳税额计算是根据计税金额(计税营业额)和适用税率进行的计算形式。

2. 个人所得税额简介:

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8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 2)个体工商户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①将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 ②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计算的办法:
1、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额为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2、个人所得税的应纳所得额为居民个人取得收入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不征税收入减免税收入减各项扣除减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经过计算得出的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金额。根据相关规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第七条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个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答: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张某某在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 (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12000-...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答:应纳税额公式如下: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当期进项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等于销售额乘以征收率;3、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等于销售额乘以税率;4、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减免税额减抵免税额等于乘以适用税率减减免税额减抵免税额。《中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答: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计算法和间接计算法,计算公式如下: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1)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纳所得税计算公式
答:公式(1):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包括: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公式(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一般做法是按公式(2)直接以会计报表所列的利润总额为基础,加减纳税调整金额,计算出全年的应纳税所...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答:4. 各项扣除: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如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这些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从而减少纳税基数。5. 以前年度亏损:这是指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在以后年度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弥补,减少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综上所述,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答:法律分析:1、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资收入金额-专项附加费用-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2、企业所得税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纳税所得额×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谁帮我解释下
答:收入容易确定的企业是这样算的:应纳是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实际上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利润率。举个例子:一个企业成本费用是90万元,应税所得率(利润率)是10%。设企业的收入为X(x-90)/X=10%1-90/X=10%X=100则应纳税所得额=100*10%=10万元。按你说的公式计算应...

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答:2、采用间接法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所得税计算公式
答: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例题 某企业为居民纳税人,所得税税率为25%,2014年度该企业有关经营情况如下:(1)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800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20万元。(2)全年产品销售成本3680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