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的诗

作者&投稿:谏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叶剑英的诗如下

五老峰

庐山云雾弄阴,晴伐木丁丁听有。

五老峰头偏听偏向右,东方红后见分明。

攻关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叶剑英诗词中的“壮心”与“虚心”

叶剑英元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享有“诗帅”的美誉。叶剑英在人生最后的十年岁月里,诗词数量虽然并不多,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壮心不已”和“虚心劲节”的动人情怀。

万丈霞光值暮时

上世纪70年代,叶剑英尽管已届暮年,但仍然激荡着昂扬的奋斗精神。1977年在叶剑英80寿辰的那天,他即兴写下了《八十书怀》,诗曰:“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这是一首自寿诗,诗虽题曰“八十书怀”,然少有昔日往事之追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热情展望。祖国新貌初展,叶剑英欣喜地感受到了新的气象,化为动人心魄的高亢诗句。

尤其是诗作最后两句生机盎然,叶剑英丝毫未感伤老人垂暮的衰微凋零,而是洋溢着青春永葆的向上生气,喷薄而出的是一位政治家乐观主义的奋斗激情,诗歌境界鲜活,富有生机的青山夕照画面极具感染力。这显然是对唐代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低沉格调的有力反拨,彰显了新的旋律。

叶剑英1978年所作《绝句》更是叶剑英暮年壮心的直接抒怀,诗中写道:“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骥仍将万里行。小憩羊城何所遇,英雄花照一劳人。

”这是一首题照诗,其时叶剑英正在广州调研,工作之余在红棉树下拍照留念,并在照片背后题写此诗。前两句融数字入诗,“百年赢得十之八”,说明自己已年过80,从生理年龄而言,应该说是进入到老年之境,然而“赢得”一词又说明叶剑英并不是抒写感伤的情绪,而表现的是他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5月的广州,正值木棉花盛开,红艳似火的英雄花和叶剑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激情相摩相荡,叶剑英情不自禁,欢快愉悦的情感可谓溢于言表,一位行走在万里征程、奋斗不止的老革命家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