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银子都是怎么算的?

作者&投稿:朝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人的银子都是怎么算的?~

古人使用的银子,也和我们今天使用的人民币一样,只是货币计算方法不同。它一两、二两、一钱、二钱银子,在银子上都有记号,如同现在人民币的面值。它用手掂量一下主要是辨别真伪。
他们收钱后会称的,但是电视里如果把这些也拍出来,观众肯定会骂的

官价一般是1两兑换1000文,但实际经常会出现波动、特别是“银贵钱贱”的问题。就清代而言,其前期银钱比价虽不能完全稳定在一千文之上,而始终波动于一千文上下,幅度不大。其间除康熙三十六年到五十六年的21年间,因小钱关系,比价高达一千文以上之外,其余一百多年差不多都在一千文以下。乾隆十年曾低到720文(杨端六.1962)。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在雍正、乾隆年间,银钱的比价基本上维持在700-900的水平上。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经济严重入超,西洋各国以大量贵金属购买丝绸、茶叶、瓷器,而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不从欧洲进口什么东西。因此,市面流通白银大量增加,而铜钱因为铜矿产量不足而供应缺乏。这就好比市面上百元大钞横行,而一元硬币缺乏。这一时期体现的是钱贵银贱。
另外,我们在档案中遇到这样一条直接折算的个案。福建福清县的林昌栋在供词中说:丧妻后欲继娶,经人介绍与寡妇徐氏议亲。讲定财礼28两,折钱22400文。按此比例,那么每两银应折钱800文。还有,根据刑科题本租佃关系类档案,乾隆二十年,江西瑞金县李士仁卖田时得钱28千,作银35两,由此折算每两银合800文。可见,具体到乾隆四十六年至乾隆五十六年,银钱比价在800上下。此外,我们在档案中还看到大钱小钱、京钱、市钱等不同名目,它们与通行的钱银又是什么关系?在清代,官铸的制钱称为大钱。而民间所用钱的种类比较混乱。东北地区经常使用的钱称为东钱,亦名市钱。市钱约六文兑换制钱一文。北方一些地区流行康熙时铸造的小制钱,称为京钱。京钱二文兑换大钱一文。小钱为私人盗铸之钱,又名铅钱或市钱,其与制钱的比价为5:1或7:1。
清中叶后,由于鸦片流入中国、及对外屈辱赔款,随之白银外流而引起强烈的银贵钱贱现象。“银贵钱贱”影响的最主要方面是使赋税的实际负担加重。银钱的换算率,1821年每两银换1,267文,1840年为1,644文,1850年急变为2,230文。由于我国地租全面转为银本位制,使农民缴纳地租不得不按银两缴纳,对农民的剥削急剧增加,社会矛盾大增,这也是清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古人使用的银子,也和我们今天使用的人民币一样,只是货币计算方法不同。它一两、二两、一钱、二钱银子,在银子上都有记号,如同现在人民币的面值。它用手掂量一下主要是辨别真伪。
他们收钱后会称的,但是电视里如果把这些也拍出来,观众肯定会骂的

eajavu你好啊ihg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而且你多看些电视剧就会发现,有些电视剧里,卖家收了银子会用称称一下,这样就知道重量了。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还有,有很多人在银子上咬一下,就能判断真假也是有原因的。
1 有的银锭是假的,也就是在铁铜等金属甚至石头外面浇一层真银子来骗人,真银子很软,咬下去可以知道里面是什么成色.
2 掺有别的金属的银子是会有别的金属的味道的,比如说铁就有股血味,有经验的人咬下去就可以知道银子够不够纯.
3 纯银很软,咬下去的确会有牙印

不同的朝代会不同,比较折中的说法是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一两金子等于100两银子。1文钱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角钱,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现在200元左右。贫苦人家一个月一两左右银子也可以糊口了,古代的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明朝及以后的典籍里说“一百金”实际就是100两银子。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最低价1.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566.4元。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红楼梦>>里记载,那时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折合现在的500人民币;
王熙风施舍刘姥姥20两银子过冬,对于穷困人家来说已经是一大笔钱了

一两银子换算成当今的购买力(大约)
清朝:200元
明朝:400元
宋朝:600元
唐朝:2000元

古代多少文/钱=1两银?多少银=1金?贯是什么?吊是什么?要真实的答案!
答: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

古代的“碎银子”怎么计算金额
答: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啦。所以有多厉害你能感受到了吧。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

古时金、银、铜钱比例
答:顾亭林《日知录》:洪武八年造大明宝钞,每钞一贯折银一两,四贯易黄金一两。一两金:一两银=4:1 一两银:一文钱=1:1000 一贯钱:一文钱=1:1000 一两银:一贯钱=1:1 徐炯《使滇日记》云:康熙二十六年“京师足色金一两,值银九两,滇中则银十三两。人从都中携至滇中,颇得利。

中国古代唐朝银子怎样换算
答:很多时候都是一千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我不知道你这个换算是指换现在的人民币还是什么。唐朝一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据说在2000到4000之间,是历朝最贵的,因为那时候银子还没有宋朝之后那么普及。至于换算区间大也是没有办法的,古代的物价,经常随着战争而大幅度变化,是很难控制的。一般...

古代一两银子是多少钱 每个朝代购买了有什么变化
答:不同的计算方式,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出入呢?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乾隆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远远落后于人口增加的速度,导致人多地少,粮价暴涨,多数农民处于贫困或半贫困状态。因此,乾隆时期虽有盛世之名,却是“饥饿的盛世”,农民的财富远不如今日,单纯以米价或者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白银的价值,...

古代一两银子是多少钱?一文是多少钱?
答:根据1石=100斤(按现在的重量约6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3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两白银:约值1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5元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诸多因素并凑整数,便于换算和建立感性认识,古代的货币单位,采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古代一两黄金多少银子?
答:在古代,在今之纸币、硬币尚未正式使用之前,通用货币一般有3种,最贵的是黄金――金元宝、金条、金锭,常见的是白银――银元宝、纹银、银元,以及廉价的铜钱――圆形方孔钱,俗谓“孔方兄”。有人曾计算过,古代1两黄金约等于10两白银,约等于1800元人民币,即1两白银约等于180元人民币。1枚铜钱即...

在古代一两金子兑换多少银子?
答:各个朝代不一样,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250元人民币,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清朝的大概等于人民币200元,具体的换算方法很复杂~以下引用:如何推算古代的物价和银两价格 江苏 韩部善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教师版2008年第2期 在学习古代经济史的过程中,有...

一位古代老百姓一辈子大约要用多少银两?
答: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现代某些电视剧误导,好象古时候老百姓随时都带着银子上街,随便买个馒头要一两银子,简单吃顿饭上百两,给小二打赏也十几两,几十两,好象一两白银跟我们现在一块钱似的,显示出当前中国的影视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

古代人是怎么判断碎银子是几两的呢?
答:古代人是判断碎银子用一个工具:戥(děng)子,也叫戥称。这是一种古时候专门称量的,是常用于贵重金属的精密衡器。跟称中药一样,戥子能称出及其微小的量,就像现代天平的砝码一样。由于古时候木杆秤的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宋朝官员刘承硅于1007年潜心研制出我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