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 中 到底是 干将发硎 还是 干将妇硎 有什么区别 ?

作者&投稿:承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干将发硎”一句怎么读?~

读作:gān jiāng fā xíng
干将:gān jiāng。作为人名,因此念做“gān jiāng ”。指的是铸剑师的名字,后泛指宝剑。
发硎,亦作“ 发鉶 ”,汉语词汇。
拼音:fā xíng
原句:“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刚磨出来,锋刃大放光芒。硎,磨刀石,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比喻初展抱负或刚显露出才干。 亦犹言发掘整理。

扩展资料: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参考资料:少年中国说_百度百科

干将都读成一声,干将莫邪是两个人,有一个造宝剑的传说,两把宝剑就叫干将和莫邪,后用干将泛指宝剑

是干将发硎。

发硎:硎,磨刀石。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比喻初展抱负或刚显露出才干。 亦犹言发掘整理。

原句:“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宝剑刚磨出来,锋刃大放光芒。硎,磨刀石,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比喻初展抱负或刚显露出才干。 亦犹言发掘整理。

出处:清朝末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扩展资料

少年中国说,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

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清朝光绪年间广东新会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年中国说



干将发硎
干将:铸剑师的名字,后泛指宝剑.发硎xíng刑:刀刃新磨.硎,磨刀石.
意思是干将铸剑,如果改为干将妇硎,就不知道怎么解释地通了

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十功名尘...
干将发硎
发硎 fāxíng
[sharp] 指刀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十分锋利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