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作文 求真务实 崇善尚美

作者&投稿:唐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校训作文 求真务实 崇善尚美~

求真 崇善 尚美
校训是一所学校在创办初以及发展过程中始终着力表达或培育的一种办学思想;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治学风格或学术传统。解读我校,就必须解读我校的校训,解读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学校的校训:“求真、崇善、尚美”,其内容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注重善行,完善人格;注重美好,推崇美好。
一、“求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主张,教育的第一步是“求真”。 教师的职责是“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学做真人”。“真”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结点。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体现了教育的科学精神。以“求真” 作为校训,目的就在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敢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
二、“崇善”—— 注重善行,完善人格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目的在于明德、至善。为了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前提是“崇善”, 也就是注重善行,完善人格。教师要注重善行,完善人格,然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学生要注重善行,完善人格,先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再谋求成才、成功之路。
三、“尚美”—— 注重美好,推崇美好
“尚美”,也就是注重美好,推崇美好,发现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师生们要有崇尚美的心灵,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努力做到仪态大方,语言文明,行为规范;涵养深厚,品格端庄,人格健全;学习勤奋,体格健美,气质高雅;人际和谐,环境优雅,生活美满。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社会需要育人
爱因斯坦给苏黎世大学的信中写道:“所谓教育,就是把学校和老师所教的全部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然而,教育最起码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我校的办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社会需要育人”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坚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加以适当的引导,争取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另外,坚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还营造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帮助学生”的校园育人氛围。“为社会需要育人”给了我们清晰的方向,我们要始终从三个维度去发展人、完善人,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的人才。
在教育的路上
刚刚来到学校时,碰到教务处的老师在忙着整理、制作珠海市第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文集,好奇心的催促之下,多看了几眼。这本文集的题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教育的路上》。为什么会是在教育的路上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另外的一篇结语《在教育的路上》。文章中的一些语句让我似懂非懂:
教育的路在何方?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社会需要育人”——这就是珠海市三中教育之路。
我们在路上。
教育的道路虽然崎岖,虽然艰险,虽然辛酸,但我们在一起。师生携手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分享阳光,一起感悟人生,一起收获知识与快乐!也许,我们的步履蹒跚,但是我们上路了,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行,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中成长。
我们在路上!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
  释义:
  【解释】:1.格:推究;致:求得。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2.使知道事物风格的能力,然后能使你知道人生百态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求真 崇善 尚美
校训是一所学校在创办初以及发展过程中始终着力表达或培育的一种办学思想;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治学风格或学术传统。解读我校,就必须解读我校的校训,解读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学校的校训:“求真、崇善、尚美”,其内容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注重善行,完善人格;注重美好,推崇美好。
一、“求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主张,教育的第一步是“求真”。 教师的职责是“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学做真人”。“真”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结点。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体现了教育的科学精神。以“求真” 作为校训,目的就在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敢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
二、“崇善”—— 注重善行,完善人格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目的在于明德、至善。为了达到明德、至善的境界,前提是“崇善”, 也就是注重善行,完善人格。教师要注重善行,完善人格,然后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学生要注重善行,完善人格,先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再谋求成才、成功之路。
三、“尚美”—— 注重美好,推崇美好
“尚美”,也就是注重美好,推崇美好,发现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师生们要有崇尚美的心灵,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要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努力做到仪态大方,语言文明,行为规范;涵养深厚,品格端庄,人格健全;学习勤奋,体格健美,气质高雅;人际和谐,环境优雅,生活美满。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社会需要育人
爱因斯坦给苏黎世大学的信中写道:“所谓教育,就是把学校和老师所教的全部忘掉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然而,教育最起码要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育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也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我校的办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社会需要育人”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坚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中心地位,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加以适当的引导,争取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另外,坚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还营造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帮助学生”的校园育人氛围。“为社会需要育人”给了我们清晰的方向,我们要始终从三个维度去发展人、完善人,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的人才。
在教育的路上
刚刚来到学校时,碰到教务处的老师在忙着整理、制作珠海市第三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文集,好奇心的催促之下,多看了几眼。这本文集的题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教育的路上》。为什么会是在教育的路上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另外的一篇结语《在教育的路上》。文章中的一些语句让我似懂非懂:
教育的路在何方?
“以学生发展为本,为社会需要育人”——这就是珠海市三中教育之路。
我们在路上。
教育的道路虽然崎岖,虽然艰险,虽然辛酸,但我们在一起。师生携手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分享阳光,一起感悟人生,一起收获知识与快乐!也许,我们的步履蹒跚,但是我们上路了,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行,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中成长。
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