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经常咒骂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人怎样看待如题 谢谢了

作者&投稿:凤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母亲整天在外贬低自己孩子的能力,别人会怎么看她?~

不会怎么看,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没人会真的关心别人家的事情。不过整天贬低自己孩子的人,自身本身也没能力,不然不会通过贬低打击自己的孩子而去获得成就感和存在感。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一个母亲经常咒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说明她很没素质的。作为一个好的母亲,要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经常咒骂。有的孩子你越咒骂他,他的性格就会变得越叛逆的,慢慢会形成他的一种很偏激的性格,这对孩子有很大的坏处的。
一般经常咒骂自己的孩子的母亲,估计她受过的教育也不高,做人的素质很低,并且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 这样的母亲可能脾气也不好, 除了骂孩子就还是骂孩子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束手无策,除了骂就是骂,这样的母亲其实活的很痛苦的,不但她自己痛苦,并且她会把她自己的痛苦带给孩子的。
如果遇到这样的母亲,建议给这样的母亲多买几本教育孩子的书好好看看,让这个母亲用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不过,一个素质低下的母亲,可能也不是很爱看书的,一般爱看书的母亲 她的素质也不会很低的,她也不会轻易打骂孩子的,要么就推荐她看一些育儿方面的视频,现在很多有关育儿方面的视频也很有教育意义的。

很多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宝宝犯错之后,第一时间就是大声的吼孩子,不然就是责骂孩子,但是要知道这样的后果,就是让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会变得小心翼翼的,有时候还会躲着父母,可能之前还总是会和父母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但时间久了,父母就会发现孩子有疏远自己的现象。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这时候爸爸正好下班回来了,直接严厉的训斥孩子,而孩子为此也哭了好久,但是另一个镜头里,这个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被爸爸看到之后,并没有责骂大声的吼孩子,而是用相框把孩子的作品裱了起来,而爸爸也在称赞孩子的作品,之后也是跟孩子的耐心的讲解,以后如果要画的话,可以画在纸上,毕竟墙壁也是需要呼吸的,用了拟人化的思想跟孩子沟通之后,不仅没有伤害到孩子,而且孩子也改正了之前不好的习惯。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喜欢用吼骂的方式去解决,可是这种方式并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父母完美的发泄了自己的情绪,但是父母要知道一点,虽然你情绪可能发泄完了,但是在你吼骂孩子的时候,孩子心理又会作何感想呢?

1、爸爸妈妈是不是都不爱我了

随着孩子年龄逐渐的增长,内心会变得异常的敏感,有时候因为一件小事做错,而家长这时候在因为这些小事去吼骂、责备孩子的时候,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了,是不是开始讨厌自己了,这样长此已久的结果就是会让孩子会有明显缺乏安全感、内心排斥他人、性格开始变得孤僻的现象,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商。所以父母在这方面可要注意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2、是不是我真的很没用?

要知道孩子在童年的时候,自信心通常都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肯定,但如果因为一些小事,父母就拿孩子当出气筒,大声吼骂、责备孩子,就会让孩子开始出现一个自我否定的现象,有些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不是太没用了,或是自己太差劲了,才会让父母这样对待自己,那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的性格变得过于极端、自卑以及内向。

3、不管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有些父母可能因为工作方面的不顺心,或是个人的工作压力太大,那么这时候回家看到孩子之后,就会忍不住拿孩子撒气,即使孩子并没有犯什么错误,都会大声吼骂孩子,当然这势必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不管我做什么,都是错误的一种想法,那么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会变得畏首畏尾,哪怕即使以后工作了,也会处于小心翼翼的一种状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如果家长是真的为了孩子的成长着想,那么在进家门之前,最好将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好,不要让孩子无缘无故的当替罪羊。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采用吼骂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结果自然会对其成长非常不利,也容易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可是一辈子的学问,那么你呢,你有吼骂过孩子吗?

这样的人不配做母亲,教育孩子不能用咒骂这种方法,可以选择其它的方式来教育!

这样的人本身受到的教育太差 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 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