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共有几人?

作者&投稿:塔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有哪些人?~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共有16人。
他们分别是:陈独秀、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董必武、陈潭秋、陈公博、周佛海、马林和尼柯尔斯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不是一个人,一共有16位,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最早的组织者。还有董必武,王尽美,陈潭秋等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中国共产党创立建的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创立的,后来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历史背景
由于当时国内军阀混战,使得民不聊生,同时还有国外势力对我国虎视眈眈,想要进一步进行入侵。
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封建统治,进行了多次的抗争,都是以失败告终了,但是国人却没有放弃,一直在找一条可以拯救国家的道路。
直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国人找到了救国之路,马列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
在共产党成立之初用的名字是社会党,是后来改为共产党的,代表的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名字。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任第一位共产党领导人的是陈独秀,是在1921年7月份担任的。第二位领导人是向忠发,是1928年6月担任的,但三年以后对国民党伤害。
而我国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在1945年6月担任的共产党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一直秉承着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正在向世界强国看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当家做主。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一共有16人。

他们分别是:陈独秀、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董必武、陈潭秋、陈公博、周佛海、马林和尼柯尔斯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共有16人。

陈独秀、包惠僧、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董必武、陈潭秋、陈公博、周佛海、马林和尼柯尔斯基等十六人。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持续保持强大自主性,不受任何利益集团羁绊、左右。对部分正面临政党治理难题的国家而言,如何与时俱进地发展并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政党体制,是政党治理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中国的政党治理经验提供了一种有益参考。

在西方选举政治落入“民粹主义”泥潭、政党政治陷入“否决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临“治理无力”的困境时,中国实现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政治局面。

经济层面,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最佳平衡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中国经济治理的奇迹在于,它既避免了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放任无序,又避免了苏联后期经济发展道路的封闭僵化。



中国共产党的两位最主要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1920年开始,在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各地陆续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成立于1920年夏天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其主要成员,有陈独秀、陈望道、李达、李汉俊、施存统、沈雁冰等。北京小组成立于1920年10月,主要成员,有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何孟雄、张申府等人,李大钊是小组的领导者。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秋建立,主要成员有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刘伯垂等人。小组成员不断到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中活动,并与沪、京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进行联系,为建党工作做出了不少努力。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于1921年初,是陈独秀到广州后,帮助谭平山、陈公博等组织起来的。在陈独秀、李大钊的帮助下,青年知识分子王尽美、邓恩铭等人于1920年底至1921年初在济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8月毛泽东与何叔衡等人创办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此外,国外还建立了两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2月,陈独秀派张申府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参加的有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人。日本东京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其主要成员是施存统、周佛海。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共产主义小组简表》,培养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是指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他们是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学生周佛海以及陈独秀委派的包惠僧。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成立于1920年夏天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其主要成员,有陈独秀、陈望道、李达、李汉俊、施存统、沈雁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