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列民国初期北洋政府历届总统和历届内阁的基本情况

作者&投稿:单于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内阁的设置情况是什么样的?~

民国北洋政府于1912年3月30日成立内阁。由国务院、行政各部和国务院直辖各机关组成。国务院成员称国务员,包括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国务总理为实际的行政首长,由大总统提名,经国会同意后任命;通过国务会议处理政务,并对国会负责;同时也是国务院的首长,在国务员中居于领袖地位。各部总长(一人)由总理提名,经国会同意后再由大总统任命;另设次长(一人),为总长之副;下置总务厅和各司(局),分理具体政务。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对大总统所发命令等,国务总理均须副署,各部总长就关系所主管的部务连带副署。但在袁世凯时期,大总统事实上不受法律的约束,国务员副署徒具虚名。国务院置秘书厅,设秘书长上人,承国务总理之命,掌理秘书厅事务。行政各部初为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林、工商、交通十部。1913年12月22日短农林、工商二部为农商部,存九部。国务院直辖机关有法制、铨叙、印铸等局。
1914年5月1日,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3日取消国务院和国务总理,于总统府置政事堂,设国务卿一人赞襄政务。又设左、右丞各一人,赞助国务卿与闻政事;参议八人,审识法令。政事堂直辖机要、法制、铨叙、印铸、主计五局和司务所。行政各部在组织方面无大变化,其总长职权不能独立行使,须一一请示大总统。政事堂和行政各部不复具有内阁的性质。1916年4月21日,由于护国战争的爆发和胜利,袁世凯被迫再次改制,规定国务卿和各部总长均为国务员,由国务员组织政府,辅弼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卿受大总统委任总理国务,公布法令及国务文书,并得依其职权或特别委任发布政府令。政事堂和直辖的五局一所仍旧,不设左、右丞。5月4日,又将仅属于国务卿的发布政府命令权扩大到全体国务员。8日命改政事堂为国务院,复设国务院秘书厅和秘书长,独不恢复国务总理名义。6月29日黎元洪废国务卿,恢复内阁旧制。
1924年11月24日,内阁制再次被废。段祺瑞以临时执政兼为行政首长,直接指挥各部。直至1925年12月25日才复设国务院,任命国务总理。但内阁并无独立职权,与政事堂、国务卿无异。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为最高军政首脑,其下仍置国务院,由包括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的国务员组成,辅佐大元帅政务:行政各部分农商部为实业、农工二部,合陆军、海军、航空署及不属内阁管辖的参谋本部为军事部,合计外交、军事、内务、财政、司法、教育、实业、农工、交通九部。由于军事部将军政和军令合而为一,军事独裁的性质更加明朗化。1928年6月3日,最后一届内阁随着北洋政府的覆灭而告结束。

  1、北洋政府历任总统
  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就职,1916年6月6日离职。
  黎元洪,1916年6月7日就职,1917年7月1日离职。
  冯国璋(代理总统),1917年7月12日就职,1918年10月10日离职。
  徐世昌,1918年10月10日就职,1922年6月2日离职。
  周自齐( 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1922年6月2日就职,1922年6月11日离职。
  黎元洪,1922年6月11日就职,1923年6月13日离职。
  高凌霨(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1923年6月14日就职,1923年10月10日离职。
  曹 锟 ,1923年10月10日就职,1924年11月2日离职。
  黄 郛(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1924年11月2日就职,1924年11月23日离职。
  段祺瑞(临时执政),1924年11月24日就职,1926年4月20日离职。
  胡惟德(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4月20日就职,1926年5月13日离职。
  颜惠庆(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5月13日就职,1926年6月22日离职。
  杜钖圭(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6月22日就职,1926年10月1日离职。
  顾维钧(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10月1日就职,1927年6月16日离职。
  张作霖 (陆海空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就职,1928年6月3日离职。
  2、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建国初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派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1912年2月,袁世凯继孙中山后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势力初秉政。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首任大总统后北洋政府正式形成。北洋政府是继清朝灭亡后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成以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为首的军阀势力,开始了军阀混战时代,直到北伐战争结束后才完成形式统一。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解除党禁、报禁的时期,这一时期尽管内战不断,但已经出现了三权分立、地方自治等制度的雏形。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民主政治、思想解放、踏入国际社会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同时,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

历届总统
姓名 就职时间 离任时间  
袁世凯 1912年3月10日 1916年6月6日  
黎元洪 1916年6月7日 1917年7月1日  
冯国璋 1917年7月12日 1918年10月10日 代理总统
徐世昌 1918年10月10日 1922年6月2日  
周自齐 1922年6月2日 1922年6月11日 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
黎元洪 1922年6月11日 1923年6月13日  
高凌霨 1923年6月14日 1923年10月10日 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
曹锟 1923年10月10日 1924年11月2日  
黄郛 1924年11月2日 1924年11月23日 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
段祺瑞 1924年11月24日 1926年4月20日 临时执政
胡惟德 1926年4月20日 1926年5月13日 国务总理代行职权
颜惠庆 1926年5月13日 1926年6月22日  国务总理代行职权
杜钖圭 1926年6月22日  1926年10月1日 国务总理代行职权
顾维钧 1926年10月1日  1927年6月16日  国务总理代行职权
张作霖 1927年6月18日 1928年6月3日 陆海空大元帅
历届总理
姓名 就职时间 备注
唐绍仪 1912年3月29日  
陆徵祥 1912年6月29日  
赵秉钧 1912年8月20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赵秉钧 1912年9月25日  
段祺瑞 1913年5月1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朱启钤 1913年7月17日 交通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段祺瑞 1913年7月19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熊希龄 1913年7月31日  
孙宝琦 1914年2月12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徐世昌 1914年5月1日 国务卿
陆徵祥 1915年10月26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卿
陆徵祥 1915年12月21日 国务卿
徐世昌 1916年3月22日
国务卿
段祺瑞 1916年6月29日  
伍廷芳 1917年5月22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江朝宗 1917年6月12日 步兵统领代理国务总理
李经羲 1917年6月24日  
段祺瑞 1917年7月14日  
汪大燮 1917年11月22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王士珍 1917年11月30日  
钱能训 1918年2月20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段祺瑞 1918年3月23日  
钱能训 1918年10月10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钱能训 1918年12月20日  
龚心湛 1919年6月13日 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靳云鹏 1919年9月24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靳云鹏 1919年11月5日 5月14日请辞,7月2日奉准免职
萨镇冰 1920年5月4日 海军总长代理总理
靳云鹏 1920年8月9日  
靳云鹏 1921年5月10日  
颜惠庆 1921年12月18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梁士诒 1921年12月24日 1月25日请假出京,5月5日被免职
颜惠庆 1922年1月25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周自齐 1922年4月8日 教育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颜惠庆 1922年6月11日 7月31日请假出京,8月5日辞职
王宠惠 1922年7月31日 司法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唐绍仪 1922年8月5日  
王宠惠 1922年9月19日  
汪大燮 1922年11月29日  
王正廷 1922年12月11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张绍曾 1923年1月4日  
高凌蔚 1923年6月14日 摄政内阁总理
高凌蔚 1923年10月12日  
孙宝琦 1924年1月10日  
顾维钧 1924年7月2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颜惠庆 1924年9月14日 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黄郛 1924年10月30日 摄政内阁总理,教育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段祺瑞 1924年11月24日 临时执政
许世英 1925年12月26日  
贾德耀 1926年2月15日 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贾德耀 1926年3月4日  
胡维德 1926年4月20日 内阁摄行临时执政职,外交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颜惠庆 1926年5月13日  
杜锡珪 1926年6月23日 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顾维钧 1926年10月5日 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顾维钧 1927年1月11日  
胡维德 1927年6月16日 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
潘复 1927年6月20日

民国有几位总统?
答:1 孙文 中国同盟会 1912年1月1日至1912年4月1日 2 袁世凯 北洋军阀 1912年3月10日至1913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大总统 1 袁世凯 北洋军阀 1913年10月10日至1916年3月22日 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6月6日(1915年12月12日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继任 黎元洪...

民国时期有几个元首叫什么名字
答:中华民国历届总统 孙中山 中国同盟会 1912年1月1日 1912年4月1日 第壹任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为黎元洪 袁世凯 1912年3月10日 1912年10月10日 第贰任临时大总统,副总统为黎元洪 北洋军阀政府 袁世凯¹ 1913年10月10日 1916年6月6日 第壹任,副总统为黎元洪 黎元洪 1916年6月7日 1917年7月...

民国的总统顺序
答:—1949年1月21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21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8、李宗仁(就任时间: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民国时代从袁世凯开始共有哪几个总统
答:有8位总统,分别是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 孙中山(广东政府),曹锟,张作霖,蒋介石。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派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

民国时期总统顺序
答:1. 民国时期的第一位总统是孙中山,他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被各省代表推举领导临时政府,该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正式建立。2. 袁世凯在孙中山之后成为中华民国的总统。他在1912年接替孙中山,成为北洋政府的首任正式大总统,开始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3. 黎元洪是继袁世凯之后的...

中华民国历代总统
答:中华民国总统 1912 孙中山 1912-1916 袁世凯 1916-1917 黎元洪 1917-1918 冯国璋 1918-1922 徐世昌 1921-1925 孙中山(广东政府) 1922-1923 黎元洪 1923-1924 曹锟 1924-1926 段祺瑞 1926-1927 混战时期 1927-1928 张作霖 1928-1931 蒋中正 1931-1932 孙科 1932-1943...

民国共经历了哪几位总统?次序是多少,在位多久?
答:—1949年1月21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21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8、李宗仁(就任时间: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 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民国有多少个总统
答:从1912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孙文(临时)、袁世凯、黎元洪(代理)、冯国璋(代理)、徐世昌(代理)、曹锟、蒋中正、李宗仁(代)。后两个为国民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时期,前几个为北洋政府时期。中华民国历史上担任过大总统或是掌握最高政治权利的人如下表:1/2 2/2 ...

民国初期到底有几位总统
答:袁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至1917年7月张勋复辟。1917年8月至1918年8月由冯国璋任总统。1918年9月至1922年6月徐世昌任总统。1922年6月至 1923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1923年10月至1924年11月曹锟任总统。1924年11月至1926年4月段祺瑞任临时政府执政。段祺瑞下台后,北洋政府处于混乱状态。1926年12月,张作霖...

“总统轮流坐,今日到我家”—中华民国历代国家元首知多少
答:林森和李宗仁,他们的名字在历史的篇章中各有其重要意义。林森的和平主张和抗战号召,李宗仁的坚韧抵抗,都在国民政府的动荡岁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民国时期丰富多元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深感,总统轮流坐,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