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重要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吕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4分)
我在《鼎湖山中》看到的一副yíng( )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绪;在《林中小溪》
中,读到坐在树根上的作者很qiè( )意,黄山稠密( )的树阴和漓江攒
( )聚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2、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 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 完美 追求 观察 B、 完整 探求 观察
C、完美 探求 观测 D、 完整 追求 观测
3、名句、古代文化常识积累(8分)
(1) ,铁马冰河人梦来。
⑵《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动态描写表明西湖美景让人观赏不够的句子是“ ”,
⑶、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 。
⑷、《论诗》中警策人们:任何时代都有创造型人才的句子是: 。 4、综合学习与探究(8分)
茅盾“背书” 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华罗庚的“猜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就不再读了。他的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的读书方法:


我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春(18分)
(1)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点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2)春在田野,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 ,蝴蝶 ,风筝 ,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 ,桃花 ,梨树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3)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4)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5、选择合适的词的序号填在文中空缺处。(4分)
A、高飞 B、呢喃 C、翩跹 D、飞雪 E、漫霞 F、流火
6、第⑵段文字作者描绘了哪四幅图画?(4分)
⑴ ;⑵ ;⑶ ;⑷ ;
7、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一种说明作用。(6分)
⑴ 。
⑵ 。
8、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人生的标点(14分)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③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的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爱。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也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9、依照文中划横线句用“曾经的历程就像………虽………但”的句式仿写。(4分)

10、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11、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6分)

(三)《桃花源记》选段(1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6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总结课文的成语,写出来(不少于4个),越多越好。(4分)

三、作文训练
这是一幅漫画,请用100字左右写出漫画的寓义。(30分)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楹 惬 chóu cuán 2、A 3、略 4、略
一、 阅读理解
(一)5、B C A F E D 6、⑴田野之春 ⑵河畔之春 ⑶天空之春 ⑷果园之春 7、修辞有比喻、对偶、排比、拟人等,举例略 8、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赞美
(二)9、曾经的历程就像落了山的大阳,虽己不复光辉,但它把星星留给了苍穹。10、第一: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 第二:人生贵在追求与奋斗,人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与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意义。11、示例:人生是书名号,因为在人生的书册里留下了我们追寻梦想的足迹,书写了我们铸就辉煌的历程。(能举出其它的标点符号,且言之成理亦可)
(三)、12、⑴带着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⑵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13、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不希望外人破坏桃花源的宁静祥和。 14、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得) 不知有汉 无人问津
二、 作文
溺爱和体罚是教育的大敌(答案不唯一),只写其中一个方面的及格分。 赞同0| 评论 2010-11-5 17:33 性案 | 二级
总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班级 初三( )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4分)
我在《鼎湖山中》看到的一副yíng( )联,它暗合作者游览的思绪;在《林中小溪》
中,读到坐在树根上的作者很qiè( )意,黄山稠密( )的树阴和漓江攒
( )聚的怪石奇峰也给我留下美好印象。
2、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的图画。
②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③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 为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开展山区物候 是必要的。
A、 完美 追求 观察 B、 完整 探求 观察
C、完美 探求 观测 D、 完整 追求 观测
3、名句、古代文化常识积累(8分)
(1) ,铁马冰河人梦来。
⑵《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动态描写表明西湖美景让人观赏不够的句子是“ ”,
⑶、杜甫在《望岳》中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 。
⑷、《论诗》中警策人们:任何时代都有创造型人才的句子是: 。 4、综合学习与探究(8分)
茅盾“背书” 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红楼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华罗庚的“猜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想一致,就不再读了。他的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的读书方法:


我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春(18分)
(1)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点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2)春在田野,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温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 ,蝴蝶 ,风筝 ,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 ,桃花 ,梨树 ,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3)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4)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5、选择合适的词的序号填在文中空缺处。(4分)
A、高飞 B、呢喃 C、翩跹 D、飞雪 E、漫霞 F、流火
6、第⑵段文字作者描绘了哪四幅图画?(4分)
⑴ ;⑵ ;⑶ ;⑷ ;
7、本文在描绘春天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一种说明作用。(6分)
⑴ 。
⑵ 。
8、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人生的标点(14分)
①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个句号,圆满而充实。
②母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逗号,总有未完的续音,这样才不会终结,才会充满希望。于是,当我失败时,再也不愿让衰草抚慰伤痕,拒绝让微风抚平记忆。我要靠我自己站起来,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写完那逗号后的下文。渐渐地,我懂得了“逗号”的真正内涵。
③父亲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冒号,永远都给人启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尝试着发现,尝试着拓新。记得,是太阳的柔光,是落叶的飞舞,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春去秋来,我便用心灵在人生的冒号后写下了我最珍贵的感受。
④爷爷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个引号,把经历中最刻骨铭心的片断“引”起来,藏在心底,让它成为回忆的瑰宝,前进的鞭策。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是她牵着我走向人生大门,是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我悲伤时给我心灵的安慰,在我失败时给我重振的勇气。我将这段记忆放在引号中,成为我心灵深处的宝石。
⑤奶奶告诉我:孩子,人生应是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面对自己的荣誉、鲜花,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寻找一种比生命更长久的踏实。面对别人的过错,省略些吧。这样,你才能微笑着用你的胸怀去容纳整个世界。于是,我学会了什么是沉着,什么是宽容;我兴奋地发掘,我应有的一颗包容万物的心爱。
⑥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孩子,其实,没有谁的人生可以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句号,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可贵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寻着句号。这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但重要的,也就是这过程。”
⑦我忽然间发觉,我在寻求“句号”的过程中成长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于是,我学会如何去珍惜我所经历的一切。曾经的历程就像退了潮的海,虽己不再汹涌澎湃,但它还是把贝壳留绐了沙滩。
⑧我,虽然没有得到人生的句号,但我已经拥有了最弥足珍贵的经历。毕竟,只要努力追求过了,就可以无悔。
⑨我相信,我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竖立的感叹号!
9、依照文中划横线句用“曾经的历程就像………虽………但”的句式仿写。(4分)

10、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是什么?它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11、请发挥想像,你觉得人生还会是什么标点?说说理由。(6分)

(三)《桃花源记》选段(1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6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4、总结课文的成语,写出来(不少于4个),越多越好。(4分)

三、作文训练
这是一幅漫画,请用100字左右写出漫画的寓义。(30分)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
答: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破阵子》晏殊(九上课外)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各课文原文加注释
答: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九年级上册语文书
答:为了证明我是从语文版的炒给你的我说第一课是白杨礼。。。di6单元第一课是秋水对吧 好了我不废话了打给你了,第一单元 写作 倾吐心声 中学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曾经拔动过你的心玄;同学们的情感体验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地丁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掬几...

九年级语文上册《出师表》教学设计
答:(五)布置作业 阅读批注梁衡《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自读课本》七年级下册)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思考、批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形象,培养独立阅读,归纳要点、阐述观点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初中语文九年级古诗词
答: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破阵子》晏殊(九上课外)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
答:如果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文的话,请点击以下链接:http://www.pep.com.cn/czyw/jszx/tbjxzy/dzikb/js/祝你学业进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一) 第一课《沁园春雪》 妖娆yāoráo∶娇艳美好的。 风骚fēngsāo∶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指...

有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25课《词五首》的简单翻译,中心思想和主旨句吗_百...
答: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mò)水悠悠。肠断白苹(pín)洲。注解:选自《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温庭筠(约812-866),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现在山西祁县)人。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有哪些诗(后面10首) 列出题目,谢谢
答:1、白居易《观刈麦》2、刘方平《月夜》3、温庭筠《商山早行》4、陆游《卜算子 咏梅》5、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6、苏轼《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7、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8、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9、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10、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解释,要有序。第一篇是智取生辰纲...
答: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正是:断送落花三月雨,摧残杨柳九秋霜。169 ...

九年级上册语文《孤独之旅》教案
答:(选自《时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版)1、“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像,用一两句叙述性语言补写在上面的方格中。(不得超过50字)2、本文第3节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4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第4节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