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为何不占苏联大城市

作者&投稿:蓟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德军统帅很早就认定,占领大城市并不那么吸引人,实施包围则更加有利。瓦格纳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必须长期围困彼得堡(苏联时期的列宁格勒),才能使得我们不再要供养这几百万人。决不能有恻隐之心。

  二战德国为何不占苏联大城市:避免供养几百万人

  本文摘自:《希特勒的民族帝国》,作者:(德)阿利,翻译:刘青文,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随着战事进入僵持阶段,尽管食品有了适当的配给,德国人的进食习惯也逐步适应了战争环境,但仍然存在疏漏之处。有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这回将物资匮乏之害转嫁给了被占领区,特别是被迫害的少数人群和俘虏。波兰或希腊,尤其是苏联地区都蔓延着饥饿,在精神病院、犹太人隔离区、集中营、战俘营里有无数人饿死。纳粹二号人物戈林曾不止一次地宣称:倘若有人要挨饿,那么绝对不能是德国人,让其他人倒霉去吧。

  基于这样的考虑,一项针对苏联占领区的命令出台了:决不喂养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是抛弃他们,要以俄国为基地支持战时配给经济。可想而知,这片地区的工业荒废和大量人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份文件继续写道:在俄国的土地上,有数千万人是多余的,他们必须死掉或者徒步迁至西伯利亚地区。

  军需总长爱德华·瓦格纳严禁部队的给养流入被占领区民众。300万驻外德军应为了故乡的亲人而依靠脚下的土地供养自己。于是,沿着行军路线,德国军人把所有能吃的东西一抢而空。1942年12月,驻苏联南部地区的农业负责人声称,必须吞噬一片800至1000公里纵深的地区,它应具备帝国需要的一切。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德军统帅很早就认定,占领大城市并不那么吸引人,实施包围则更加有利。瓦格纳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必须长期围困彼得堡(苏联时期的列宁格勒),才能使得我们不再要供养这几百万人。决不能有恻隐之心。结果,在列宁格勒战役期间,整个城市在两年半的包围中至少被饿死了100万人。

  榨干占领区的最后一滴血

  对国内食品供应的担忧在德军最高统帅部颁布的命令中得到反映。1942年5月,东方前线的士兵——除了正常的战地军邮外——每个人还可邮寄一个20公斤重的包裹回家。官方宣称这旨在帮助负重过多的军队。最高指挥部对这些包裹免于海关检查,直到寄回国后才被打开。若是查看这些包裹的话,就会发现里面全部包裹着熏肉。同年12月,德国国防军高层再次决定,为所有在北非、潜水艇上和苏联作战的士兵组织前线度假军士包裹行动。帝国驻乌克兰专署为此批量购买了价值3700万马克的食品。

  在同年8月6日的特别会议上,戈林 *** 裸地要求所有帝国专署和军事指挥部从被占领区榨取更多收入:我不在乎有什么地方将发生饥荒,只要不在德国就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狭小的塞尔维亚,就有10万吨小麦和玉米被运往德国。同样的情形发生在法国和比利时,理由是德国为了进行对布尔什维克的战争而为欧洲流血。1942年8月,负责乌克兰地区的帝国专员埃里希·科赫在与希特勒谈话后阐释了给养政策的基本方针:……为了将战争推向胜利,缺乏的粮食必须从乌克兰筹集。在此目标面前,对平民的给养完全不重要。

  只有德国人不允许挨饿

  提高德国人给养水平的要求,甚至加速了对犹太人的屠杀。当捉襟见肘的占领区当局仅存少许食品时,1942年夏,负责波兰境内物资供应的卡尔·瑙曼,在总督辖区 *** 的会议上对所有管理精英强调:供养包括150万犹太人在内的人口已经不可取。只保留30万犹太人,他们作为手工业者或其他工作者对帝国还有利用价值。……其他120万人不再被供养。事实上,到1942年底,有超过100万波兰犹太人被送进毒气室杀害。

  面对同样的形势,在此前三个季度即1941年9月,针对苏联战俘的饥饿策略已然强化。当时纳粹高层已意识到,不可能在冬天到来前战胜苏联。在明确援引1918年德国国内因饥饿而爆发叛乱的历史教训,并表示不可能降低对国内的配给后,戈林于9月16日发布命令:原则上,被占领区只供养那些为我们工作的人。不久,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与占领当局就苏军战俘营之情势交谈后表示:对正在发生的饥荒无须任何解释。而在很多半公开场合,德军军官曾多次谈到,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俄国战俘饿死或冻死。

  讽刺的是,在对苏联战俘及犹太人实施无情的饥饿政策后,1942年10月4日,戈林在柏林体育馆就收获感恩发表讲话。他承诺,在圣诞节前,德国民众将得到特别配给。从今天起,形势将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已经占领了最肥沃的土地。鸡蛋、黄油、面粉,那里将会应有尽有,超乎我们的想象。

  由元首策划、戈林操作的这一动员没几天就发挥了作用。帝国保安部如此报告民众的反应:戈林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这减少了对给养困难的忧虑。如此一来,民众对于军事状况,例如战争进程和斯大林格勒的持久战,也就不会有过多的怨言了。



德国打苏联为什么失败
答:苏轼大纵深装甲作战理论被逐渐完善了,德国装甲军从此一步步走向了灭亡,而苏联装甲军则一步迈向巅峰。第二点是将领上的指挥,希特勒越级指挥部队,由于并不擅长,因此出现了许多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尤其是1942年的德军蓝色行动中,希特勒分兵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分兵也就罢了,希特勒还将霍特第四装甲...

二战时,苏联方面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死守斯大林格勒?
答:对德军集团军来说,勒热夫突出部是集团军的屏障,正是因为这个,才吸引了160多万的红军部队,整个集团军避免面临毁灭。斯大林格勒战略位置及其重要,伏尔加河下游的港口城市,承接抗德时期苏联政与外界联系的任务,通过水路到达亚速海、黑海附近。如果斯大林格不在,苏联的军事调动会失去中转点,基于战略地位的...

二战德国犯的最大战略失误是什么?为何不是进攻苏联?
答:最后就是由于英国没有沦陷,让美国在参加二战之后获得了非常好的战略跳板,同时也可以利用英国为基地,对德国工业区展开战略轰炸。首先就是英国没有被德国军队打败,导致德国在战争后期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这也是德国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毕竟当时的德国工业产值和苏联是差不多的,如果全面投入兵力对苏联进行...

二战德国拥有整个欧洲的资源为何还打不过苏联?
答: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德国没有实行总动员,没有发动100%的力量来进行战争。二战后期盟军士兵进入德国境内就很是奇怪,他们原本以为德国乡村估计因为战争原因而遭到破坏,普通人生活大不如前的现象并没有出现。大部分德国农村还保持着不错的生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战方式,苏联毕竟是太大了,如果能找到1991...

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如果不进攻苏联而统治现有占领区那将是...
答:芬苏战争来看,苏联的胃口不亚于德国。现实的危险是,德英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德国在空前的胜利下暗藏着致命的危机,就好比一个人练就了吸星大法但却损害了心脏一样。德国进攻苏联是看到战胜英国无望而且有着非常现实的失败危险时,不得已采取的赌博行为。这才是德国在四一年进攻苏联的真正原因。

二战中德国打到不是没资源打下了吗?假设给德国占领了苏联,拥有了苏联的...
答:1941年6月开战到了1941年12月,德国在苏联平均推进了上千公里,苏联主要的工业设施大部分都在德国占领区。那个时期,德军伤亡75万,而苏联伤亡超过了400万。但是苏联跨不了,因为冬天到了,德国人吃不消苏联的天气,然后才步入了深渊。其实楼主的假设很可能成立,因为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希特勒调走了古德...

为什么二战开始,俄国被德国占领了大片国土?
答: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首府基辅等大城市相继被德国占领,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天的圣彼得堡)也被包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辅保卫战,苏军西南方面军在基辅被大规模围歼,苏军仅被俘人数就达60万人之巨,这一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此战导致苏联西南防线...

纳粹德国二战为什么不轰炸莫斯科?
答:1、空军的作用原因:德国的空军是一只战术空军,主要任务是支援地面部队和驱逐敌人空军。装备的主要轰炸机是双发中型和单发轻型轰炸机。这些飞机用作精准支援非常有效,但是要毁灭城市则远远不足。尤其是对于莫斯科这种有强大防空力量的城市,只能白白损失宝贵的空军而无法取得直接效果。2、空军的数量:盟军出动...

德国在二战中军队有1000万,而苏联在损失这么多人的前提下还是取胜了...
答:虽然基本征服了欧洲(除了英国等),但是战争形势还不能太乐观。德国在一开始攻入苏联的时候很顺利,但是随着战线拉长和时间推移(到了冬季),苏联战场上德军就开始逐渐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进攻的步伐缓慢,大城市屡攻不下。德军一开始的确是增兵的,因为1941年一开始用来进攻苏联的军队只有150——200...

大佬我想问一下二战德国占苏联多少土地?有没有明确资料给我看看谢谢了...
答:其实即使在二战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最巅峰时期,德军占领的苏联国土面积也不过才15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的苏联,仅欧洲部分的面积就有约550万平方公里。照此看来,德军占领的苏联土地还不到其欧洲部分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