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是什么

作者&投稿:本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
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1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
工程地质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张咸恭等著《中国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地质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恶化,造成对工程本身或地质环境的危害。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等。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等等。
由此可见,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
2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关系
虽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分属地质学和土木工程,但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
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传统的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开始就和工程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结构工程比较,结构工程面临的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工程师自己选定或设计的,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材料,无论性能或结构,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
在多种复杂地质作用下的产物,对其材质和结构,工程师不能任意选用和控制,只能通过勘察查明,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查清。岩土工程师不敢相信单纯的计算结果,单纯的计算是不可靠的,原因就在于工程地质条件的不确知性和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同程度地存在计算条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而虽然土力学、岩石力学、计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计算假定、计算模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等与实际之间存在很多不一致,计算结果总是与工程实际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信息
书名: 工程地质
作 者:倪宏革时向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7-1
ISBN: 9787562929642
开本:16开
定价: 28.00元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9章:绪论中阐述了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等;第2~5章讲述了地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岩石、矿物、地质构造,第四纪沉积物与地貌,地下水等;第6~9章讲述了工程地质问题,包括简要分析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系统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方法以及报告的编写,同时给出了实例,讲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建设、地下与隧道建设、港口工程中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介绍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每章结束附有小结及学习指导、思考题,旨在培养学生了解、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1.2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1.3 工程地质学的分类
1.3.1 工程岩土学
1.3.2 工程地质分析学
1.3.3 工程地质勘察学
1.3.4 区域工程地质学
1.3.5 环境工程地质学
1.4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地质问题
1.4.1 工程地质条件
1.4.2 工程地质问题
1.5 工程地质学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6 本课程学习要求
本章小结与学习指导
思考题
2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
2.1 地壳结构
2.2 矿物
2.2.1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2.2.2 主要造岩矿物
2.3 地质年代
2.3.1 地质年代的表示方法


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区别
答: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还有矿产地质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
答:哎呀,简单点:工程地质就是学习研究跟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方面知识,也会涉及到一部分水文,工程地质跑去矿山也就只是搞搞矿山的基础建设;矿山地质就是学习研究跟矿山开采有关的地质方面知识,也是有水文的,尤其比如找金属矿藏,水文方面的知识就很重要;水文地质当然就是专门研究水咯,主要研究对象是地下...

地质工程和工程地质有什么不同
答:都是工程地质,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学部分,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学。我们上学的时候不一样,地质工程专业所学的内容包括工程地质、资源勘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也就是说地质工程是基于地质学的工程科学,全部都有,也把我们这几届坑了,啥都学,啥都不会。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一、工程地质条件的内涵:工程地质条件涉及与工程建筑相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或者说,它们是对工程建筑产生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这些条件包括以下六个主要方面:1. 地形地貌条件 2. 地质结构和地应力 3.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4. 水文地质条件 5. 物理地质现象 6. 天然建筑材料 二、工程地质...

矿山地质和工程地质有什么区别
答:矿山地质是以找到矿体矿床为目的的工作,它的工作必须经过对矿区外围的地质普查,对矿体的详查和勘探工作,还必须收集地质,物探,水化等资料,圈定矿体的范围,埋藏深度,品位,储量,开采,选矿等条件,为政府的立项,投资开采等投资提供依据。工程地质是详查和勘察建设工程附近的地质特征。了解建设工程周边的...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其涉及哪些方面?电大
答:1.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影响工程建筑利用和改造的地质因素的综合。2. 这些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布局、地下水状况、地应力分布、地表地质作用以及自然建筑材料的可用性等。3. 工程通常指的是建筑、水利、采矿等领域中,按照一定计划和进度进行的大规模工作。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其涉及哪些方面?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一、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答:与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直接关联的地质问题。涉及到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影响。这包括地质灾害、岩土工程问题、地下水问题等。解决工程地质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预测,以了解地质条件,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来确保工程的...

工程地质主要是做什么工作
答: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从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研究内容如: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