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上海总部和上海分行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秋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将适度分离,有关货币政策的制定等决策职能仍在北京总部,而有关市场运作、市场操作、业务拓展等执行职能将移师上海。
具体而言,成立后的人行上海总部将主要承担五大职能:一是组织实施央行供给市场操作,同时承办有关金融机构的再贴现业务;二是进行金融市场监管,防范跨市场风险,同时制定好市场发展规划,并管理国家黄金储备;三是进行金融信托分析研究,密切追踪金融市场,四是进行金融产品研发和交易,研究并引进金融产品的创新;五是进行区域金融合作和交流

央行上海总部和央行上海分行不是一个单位
一、央行上海总部
央行上海总部是行政管理机构
成立上海总部,主要是围绕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来加强中央银行的调节职能和服务职能。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组织形式顺从客观规律,围绕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展各项业务,围绕金融中心的建设改进各种功能,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总行提出的操作目标,组织实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承办在沪商业银行及票据专营机构再贴现业务等。(二)管理银行间市场,跟踪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并引导金融产品的创新;分析市场工具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负责对区域金融稳定和涉外金融安全的评估。(三)负责有关金融市场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分析;围绕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中心建设等开展专题研究。(四)负责有关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工作,承办有关国际金融事务。(五)承担上海地区的人民银行有关业务。(六)根据管理权限,负责上海总部及辖区的人事、党建、内审、纪检监察工作。(七)负责在上海的人民银行有关机构的管理及相关机构的协助管理工作。(八)承办总行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上海分行
上海分行是业务机构,办理上海市银行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建立后,根据总行“边接管、边建行”的方针,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取消外商银行在华特权,迅速建立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并在稳定物价、整顿金融秩序,支持工农业生产地恢复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取消在沪外商银行特权。上海解放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关于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的规定,按照“依照系统,原封不动,从上到下,整套接收”的接管方针,对四类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进行接管;一是国民政府办的所谓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等;二是官僚资本的省市银行,有上海市银行、江苏省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浙江省银行、台湾省银行等;三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成员办的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如广东银行、山西裕华银行、亚东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公司等;四是官商合办的银行,如新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等。除此以外,接管的其他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还有联合征信所、票据交换所和6家钞票印刷工厂、19家保险公司等。上海解放时,共有外资银行15家,其中英国4家(汇丰、麦加利、有利、沙逊);美国5家(花旗、大通、友邦、美国商业、美国运通);法国2家(东方汇理、中法工商);荷兰2家(荷兰、安达);比利时1家(华比);俄国1家(莫斯科国民银行,侨英的原俄国商人开办)。这些银行解放前依持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在中国发行货币、垄断国际汇兑、操纵金银外汇行市,形成业务经营上的垄断地位。解放后,人民政府取消了它们的一切特权,允许其在规定的范围内合法经营,不得从事未经核准的业务。由于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置于中国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之下,他们过去因特权而产生的巨额利润消失,因而多数外资银行相继申请歇业,到1954年,在上海继续经营的外资银行只剩下汇丰和麦加利2家。
(2)建立各级分支机构,形成上海分行的组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接管官僚资本银行的同时,迅速建立各级分支机构。建行之初,分行只设业务、公库两个部,秘书、人事、会计3个室,至11月底,又增设合作储蓄部、信托部和公用事业部等3个部。在基层组织体系方面,至1949年底,市区设有22个办事处、127个服务处和44个收款处,办事处最初以数字顺序命名,1951年11月起改为以街道名称命名(全市共有街道办事处36个)。1952年“三反”运动以后,全市办事处由改按当时行政区设置,全市共有20个区办事处,作为分行的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区内多项银行业务,其下还设有48个分理处。
(3)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海解放时,由于国民党政权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国内外敌人的肆意破坏和捣乱,投机猖獗,金银外币仍然计价流通,市场物价极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人民银行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稳定金融物价,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用人民币占领市场,严禁金银外币计价流通,严厉打击金融投机,开办折实储蓄,很快稳定了金融物价。二是贯彻执行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实施现金管理,大力开展储蓄,全面开展国内汇兑,迅速建立金库,很快实现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的中心工作目标。三是积极支持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上海当地银行放款总额比1949年底增加34.1倍,其中对公放款占全部放款的79.25%,在对公放款中国营贸易放款占69.30%,支持了国营商业掌握粮食、纱布等主要物资以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品的供应。
源中行上海部官方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将适度分离,有关货币政策的制定等决策职能仍在北京总部,而有关市场运作、市场操作、业务拓展等执行职能将移师上海。

 具体而言,成立后的人行上海总部将主要承担五大职能:一是组织实施央行供给市场操作,同时承办有关金融机构的再贴现业务;二是进行金融市场监管,防范跨市场风险,同时制定好市场发展规划,并管理国家黄金储备;三是进行金融信托分析研究,密切追踪金融市场,四是进行金融产品研发和交易,研究并引进金融产品的创新;五是进行区域金融合作和交流



央行上海总部和央行上海分行不是一个单位

一、央行上海总部

央行上海总部是行政管理机构

成立上海总部,主要是围绕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的建设来加强中央银行的调节职能和服务职能。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组织形式顺从客观规律,围绕金融市场的发展开展各项业务,围绕金融中心的建设改进各种功能,并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主要职责是:(一)根据总行提出的操作目标,组织实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承办在沪商业银行及票据专营机构再贴现业务等。(二)管理银行间市场,跟踪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并引导金融产品的创新;分析市场工具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负责对区域金融稳定和涉外金融安全的评估。(三)负责有关金融市场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分析;围绕货币政策操作、金融市场发展、金融中心建设等开展专题研究。(四)负责有关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工作,承办有关国际金融事务。(五)承担上海地区的人民银行有关业务。(六)根据管理权限,负责上海总部及辖区的人事、党建、内审、纪检监察工作。(七)负责在上海的人民银行有关机构的管理及相关机构的协助管理工作。(八)承办总行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上海分行

上海分行是业务机构,办理上海市银行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建立后,根据总行“边接管、边建行”的方针,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取消外商银行在华特权,迅速建立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并在稳定物价、整顿金融秩序,支持工农业生产地恢复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接管官僚资本银行,取消在沪外商银行特权。上海解放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关于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的规定,按照“依照系统,原封不动,从上到下,整套接收”的接管方针,对四类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进行接管;一是国民政府办的所谓国家银行,即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等;二是官僚资本的省市银行,有上海市银行、江苏省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浙江省银行、台湾省银行等;三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成员办的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如广东银行、山西裕华银行、亚东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公司等;四是官商合办的银行,如新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等。除此以外,接管的其他官僚资本金融机构还有联合征信所、票据交换所和6家钞票印刷工厂、19家保险公司等。上海解放时,共有外资银行15家,其中英国4家(汇丰、麦加利、有利、沙逊);美国5家(花旗、大通、友邦、美国商业、美国运通);法国2家(东方汇理、中法工商);荷兰2家(荷兰、安达);比利时1家(华比);俄国1家(莫斯科国民银行,侨英的原俄国商人开办)。这些银行解放前依持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在中国发行货币、垄断国际汇兑、操纵金银外汇行市,形成业务经营上的垄断地位。解放后,人民政府取消了它们的一切特权,允许其在规定的范围内合法经营,不得从事未经核准的业务。由于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置于中国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之下,他们过去因特权而产生的巨额利润消失,因而多数外资银行相继申请歇业,到1954年,在上海继续经营的外资银行只剩下汇丰和麦加利2家。

(2)建立各级分支机构,形成上海分行的组织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在接管官僚资本银行的同时,迅速建立各级分支机构。建行之初,分行只设业务、公库两个部,秘书、人事、会计3个室,至11月底,又增设合作储蓄部、信托部和公用事业部等3个部。在基层组织体系方面,至1949年底,市区设有22个办事处、127个服务处和44个收款处,办事处最初以数字顺序命名,1951年11月起改为以街道名称命名(全市共有街道办事处36个)。1952年“三反”运动以后,全市办事处由改按当时行政区设置,全市共有20个区办事处,作为分行的派出机构,负责管理区内多项银行业务,其下还设有48个分理处。

(3)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海解放时,由于国民党政权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国内外敌人的肆意破坏和捣乱,投机猖獗,金银外币仍然计价流通,市场物价极不稳定。面对这种情况,人民银行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稳定金融物价,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用人民币占领市场,严禁金银外币计价流通,严厉打击金融投机,开办折实储蓄,很快稳定了金融物价。二是贯彻执行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实施现金管理,大力开展储蓄,全面开展国内汇兑,迅速建立金库,很快实现人民银行总行提出的“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的中心工作目标。三是积极支持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活跃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上海当地银行放款总额比1949年底增加34.1倍,其中对公放款占全部放款的79.25%,在对公放款中国营贸易放款占69.30%,支持了国营商业掌握粮食、纱布等主要物资以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品的供应。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什么银行
答:(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总部设立在上海,内设部门包括:办公厅(党委办公室)、条法司、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调查统计司、支付结算司、国际司、人事司、宏观审慎管理局、金融稳定局等部门 分支机构包括:上海分行、天津分行(管辖天津市、河北省...

上海央行在哪里地铁怎么过去
答: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地址:陆家嘴东路181号中国人民银行大厦 东昌路 地铁2号线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机关么?
答:于1948年12月1日组成。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位于北京,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银行总行,支行,分行的职能都是什么?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法律关系?
答:总行是以省为单位,分行是以市为单位,支行是以镇或区为单位,简单点理解就是等级制,总行大于分行,分行大于支行,他们的职能都是一样的,只是审批权不一样

中国人民银行属于银行金融机构吗?
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位于北京,2005年8月10日在上海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追问 原题是这样的:下面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0C.农村信用合作社 D.农村商业银行麻烦你看看选哪个?谢谢了! 追答 这样肯定选择A选项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怎么样?
答:连续叁年获得央行上海总部授予的“上海市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突出贡献奖”;创新推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张江模式”,荣获“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为银行业第一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助学贷款,深入银警合作构建安全屏障,倡导绿色金融理念,加大对重点绿色金融项目的支持力度。面对新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有多少分行?
答: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并对分支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分职机构有:天津、上海,沈阳、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九个分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339个中心支行,1766个县(市)支行。这些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

上海央行总部是公务员吗
答:是。根据查询上海央行总部消息显示,是公务员,央行总行属于公务员序列,待遇也和公务员基本一致,分行一级较宽裕,收入也较高,普通员工收入一年12到20万,不同分行差距也大。

中国人民银行是指什么呀?在每个省都有总行吗?它的分行指什么呀 ?
答:中国人民银行是指中国的中央银行,俗称“央行”。网址:http://www.pbc.gov.cn/ 分支机构如下:上海分行 天津分行 沈阳分行 南京分行 济南分行 武汉分行 广州分行 成都分行 西安分行 营业管理部(北京) 重庆营管部 石家庄中支 太原中支 呼和浩特中支 长春中支 哈尔滨中支 杭州中支 福州中支 合肥中支 郑州...

央行上海总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答:据央行上海总部5月6日消息,近日,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上海市)印发《关于全面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金融服务的若干意见》。这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联合制订的首份政策文件,也是贯彻落实近期国务院金融委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 《意见》对金融支持复工复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