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是怎么形成的 暴风雪是如何怎么分等级分类的

作者&投稿:池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暴风雪的形成与等级分类
暴风雪的形成原因
在秋冬季节,当云层的温度变得很低时,云层中的小水滴便会结冻。当这些结冻的小水滴与其他小水滴相撞时,它们会变成雪,然后这些雪或小水滴会继续与其他小水滴相撞。当这些雪变足够大时,它们就会往下降落。一般雪是无害的,但当风速达到56km/h、温度降到-5℃并且伴有大量的降雪时,暴风雪便形成了。
暴风雪的等级分类
1、暴风雪预警信号是国家为了应对暴风雪带来的危害而发布的预警信号,该信号共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四种颜色表示不同的降雪量和降雪影响。
2、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3、暴雪黄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4、暴雪橙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5、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黑龙江多地遭遇暴风雪
中央气象台11月22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11月22日08时至23日20时,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东北地区东部、黄淮南部、江淮、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和南部、云南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6~8℃,其中吉林东南部、黑龙江南部、江苏东南部、上海、浙江东部等地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
这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大,移动速度快,天气系统也更加复杂。此次降温过程,华东是强降温中心,华南也将加入降温群聊。
据悉,这次寒潮将让中东部气温将大面积创下半年来新低,气温显著低于常年同期,很多城市冷得更像常年的12月甚至1月。
东北最高气温将跌至-5℃左右,华北、黄淮降至个位数,江淮、江南10℃上下,相比昨天几乎“腰斩”;华敏晌南一带,像是福州和广州,最低气温跌至10℃左右;此次寒潮过程将全面推进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入冬进程。
寒潮在东移南下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南下与南方地区的暖湿空气交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高空槽加深东移,同时低层有低涡,地面还有气旋爆发式增长,在气旋前部不断有暖湿空气输送至东北地区,冷暖空气在东北地区交汇,配合很好的动力条件,将形成强降雪。
预计11月21日20时至22日20时,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中东部、川西高原等地有大到暴雪,其中,黑龙江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雪、局地特大暴雪(30~45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新增积雪深度8~20厘米,局地可达30厘米以上。
与上次寒潮过程相比,此次强降雪区域偏东,黑龙江东部多地可能遭遇11月下旬最强降雪。据明天,伊春北部、哈尔滨东北部、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乎源西部、七台河、鸡西西部将遭遇暴风雪,风大雪大,公众要做好防范。
这次寒潮天气有哪些特点?影响几何?气象专家为网友解答。前期,乌拉尔山地区存在一高压脊伸向极地附近,脊前的西北气流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并在西伯利亚地区积聚。随着乌拉尔山高压脊以东的低槽东移,冷空气也不断东移南下,形成了这次影响我国的寒潮过程。
气象专家说,冷空气在东移南下过程中,一方面,直接南下与南方地区的暖湿空气交汇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低槽不断加深并在槽前底层形成锋面气旋,在气旋前部不断有暖湿空气输送至东北地区,冷暖空气在东北地区交汇,将形成暴雪。
中央气象台在11月21日发布的寒潮蓝色预警显示,21日至2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4级到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气温下降6℃到10℃,其中,黄淮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局地14℃以上。
对此,气象专家指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范围大,冷空气移动速度快,天气系统也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