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始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囚歌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苦刑,仍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简介:《囚歌》是近代革命者叶挺被囚禁在重庆的渣滓洞时期作的一篇白话述志诗。这篇诗作于一九四二年。该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 ,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感慨,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原文:
《囚歌》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讲解: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廖廖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自由的精灵被隔绝在法西斯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囚歌
囚歌①

作者:叶挺 提名时: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 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①这首诗写在囚禁叶挺同志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

叶挺将军的这首《囚歌》,写了皖南事变后,他被国民党局长期拘押,写这首诗是想说当时的处境写照.

囚歌是叶挺写的,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囚歌的时代背景
答:《囚歌》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来说,《囚歌》是近代革命者叶挺于一九四二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当时,叶挺...

囚歌的写作背景?
答:2. 在狱中,叶挺遭受了各种残酷的刑罚,但他始终坚贞不屈。面对国民党施加的各种诱惑,他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3. 叶挺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后来广为传唱的《囚歌》。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理解。4. 在诗中,叶挺表达了他不愿意通过降低自尊的...

《囚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囚歌》的写作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叶挺将军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下的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囚歌》。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和对自由的渴望。《囚歌》是叶挺将军在...

叶挺囚歌创作背景
答: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

《囚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答:《囚歌》是我国作家徐特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被关押在监狱中创作的一部作品。该作品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完成的,它以徐特立自身在狱中的经历为蓝本,通过描绘一名被囚禁知识分子的生活,展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运动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这部作品凝聚了徐特立多年的心血,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审查,...

囚歌的写作背景
答: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

囚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答:囚歌的创作背景主要源自于作者身陷囹圄、面临生死抉择的亲身经历与感悟。详细来说,囚歌往往是在极端困苦和压抑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作者可能是因为政治原因、信仰问题或是其他种种复杂因素被囚禁,他们失去了自由,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牢狱之中。在这样的境遇下,创作囚歌成为了他们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不屈斗志...

《囚歌》的创业背景
答:创作背景1941年1月,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苦刑,仍坚贞不屈。于1942年,他写下了这首《囚歌》。此诗有多种版本,诸本略有不同,原诗稿现存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于1942...

叶挺的囚歌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他是什么人 简介?
答:《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简介:叶挺是广东惠阳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 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

叶挺写的囚歌,是什么意思啊~
答: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行径、极端虚弱的本质,表现了革命者的伟大气节,抒发了为革命献身的壮志豪情。近代·叶挺《囚歌》原文: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