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

作者&投稿:蔽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

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高端论坛上,“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项目组首次向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社会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大学生作为职业学习者,社会期望相对比一般的同龄青年群体要高得多,公众评价标准的苛刻程度通常会比较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德平博士这样解释个中原因。

这项调查是由中青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实施的。2005年7月~8月间,该调查项目组在北京市部分城区的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服务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学生、中学教师、离退休人员等社会群体发放了问卷。据悉,项目组此次公布调查结果是为了纪念中青院建校20周年。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

调查发现,社会公众对月消费在300元以下贫困层次的大学生,明显认知不足。也就是说,在北京,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上展示的形象几乎没有贫困的迹象。相反,富足的适度消费(月消费500元~800元)与略显奢侈的高消费(月消费800元以上)成为社会公众认知的主流。

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

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至于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将其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卢德平分析,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知。这为发动社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基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与大学生群体对优势就业岗位近乎急功近利的期待,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办学的短期化、市场化,从而不同程度地淡化培养有长久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一大学的传统功能。

调查还发现,对目前大学生心理状况持悲观态度的人群主要是“中学教师”。卢德平认为,这个群体是从自身职业经历为出发点进行判断的。因为“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中学阶段”。

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社会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能认真完成作业”的百分比(41.7%)与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敷衍了事”的比例(38.8%)基本接近,居于各选项百分比排序的第一、二位。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则只有8.5%。总体讲,对于大学生学习态度持积极评价的比例和持消极评价的比例基本持平。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精神的评价不太乐观。

公众对校园爱情浓度纯度不乐观 中学生最支持大学生谈恋爱

大学生恋爱是人们喜欢议论的话题,本次调查也不例外。

卢德平指出,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恋爱的隐蔽状态到目前公开或半公开的状况,体现了社会和学校管理层对于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倾向于宽容和理解。但对于大学生恋爱中的爱情浓度和纯度,本次调查并未提供特别乐观的结果。从总体调查结果看,调查对象中只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认为是出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的分别占一定比例。

公众反对大学生恋爱的主要理由集中在两点:一是影响学习;二是成功率太低,大学情侣能修成正果走进婚姻殿堂的微乎其微。但中学生(15岁~18岁)这个群体却非常支持大学生谈恋爱,而且对大学生未来感情的走向相当乐观。卢德平认为这说明当下的中学生面临着和大学生同样的问题,不少人也处于恋爱状态,他们是在以支持大学生恋爱“向社会争取最大的恋爱话语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种有悖于公共道德或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中,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情侣之间的动作过于亲密”被视为最普遍、最典型的负面表现。当然,在公共场合有这种表现的青年群体并不限于大学生。而差别就在于,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群体公共场合负面表现的评价往往与对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社会期望联系在一起。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大学生群体所肩负的相对重要的社会使命,也使之和一般的社会青年群体之间有区别,因此所面对的道德律令在标准上有所不同。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成功

与高考制度恢复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发愤苦读,社会评价普遍较高相对比,上世纪90年代后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确实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大学生的公共形象大致呈现三个轨迹”,中青院的李江英老师介绍:第一,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第二,从纯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倾向的转变,大学生群体现在不能超脱于享乐主义的影响,物质欲望超过了实际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公众看来,大学生从精神跌到物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第三是从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诚信危机。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的成功,所以“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但李江英老师认为,大学生的公共形象会随着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其精英意识逐渐过渡到大众思维,对于这个群体,公众应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社会公众确实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不很理想,但是并不等于现在的大学生不如以前的大学生了。”卢德平这么说。“过去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角色转化很多,这种状况下,大学生是否还是天之骄子呢?”中青院常务副院长陆士桢问。而事实是,对于这种变化,“大学生和社会都很难认知”,这也造成了大学生本身主观状态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特别大的差距。

对于这种认知偏差,大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呢?卢德平说,“大学生引领社会和适应社会是一个悖论。但面对社会评价,你们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多了解一些以前大学生的生存历史,看看彼此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现在大学生在职业化的趋势里,要有历史意识,不能丢掉传统社会对于大学生社会使命的要求。

我也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 不过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 现在想的就是好好的学习 这样就是最好的拉

混日子的人多,积极向上的人少

思想开放

你如何理性评价当代大学生?对比其他年代,新一代年轻人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我认为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一种社会群体,对比其他年代的大学生,我们的这一代已经在很多方面和他们有所不同。就拿我们的优点来说,就已经和过去的大学生有着本质区别。首先,我们更趋向于创新,面对新事物,我们会用更加多维的方式去理解,并且用更加新颖的方式将它掌握。我们学习的环境也和过去有着...

当代大学生的三大特点
答:当代大学生具有政治意识较高、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追求和逐渐接受西方思想观念等三大特点。政治意识较高当代大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他们更关注外部世界,具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感,关心世界特别是自己国家的大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追求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追求学业有成,事业成功,不愿虚度人生...

如何评价当代大学生?
答:评价当代大学生很容易被说给他们“贴标签”,但其实他们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这些时代烙印使他们与其他时代得以区分,也使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浑然难分。以下是我对他们的评价:一、清醒而热烈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当代的大学生被封闭在校园内,本来是人生中最绚丽多彩且热泪盈眶的一部分局促在了一方...

请大家谈谈对当代大学生的看法?
答:当代的大学生比以前多了,在社会上大家对他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人鄙视他们。不过我要说其实我们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人都不能理解大学生,他们有他们的痛苦。辛辛苦苦的上了大学到头来发现原来也就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要说现在大学生的素质差,我不和你辩论。但是,不要忘记:什么样的...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答: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待。首先,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肩负着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肩负着科技创新,社会进步和...

对于当下大学生消费观,有什么看法?
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我身边,有的同学追求品质生活,注重个人形象,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名牌服饰、化妆品等;而有的同学则更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他们在购物时会进行充分的比较和权衡。结合自身经历,我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有以下几点看法:1. 理性消费观念逐渐增强...

你对于当代大学生普遍“内卷”的现象有什么看法?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答:综上所述,我认为内卷是不应该存在的现象,内卷对我来说,就是个驱散不了的幽灵,有时多的令我可怕,我真的很不喜欢自己处在一个非理性的状态下去做无用的努力,去和别人去做一些无用的内部竞争,因为只有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才能跑完自己人生的马拉松。诚然来讲,现在不仅仅是高校里大学生之间的内卷,也是这个时代的内卷...

如何看待大学生?
答:第四点,良好的专业技能水平。大学四年如果你说你学出来什么都不会,那么你的大学四年在干嘛?一味地提升素养吗?素养也是需要能力去支撑它的呀!连一些专业技能水平都没有如何去与别人竞争!这些都是个人总结的部分,也只是部分,我相信当代大学生不会仅仅只在于这几点,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

如何评价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答:三,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和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大学大学生对待生活的一些不正确的态度,所以在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忠应该确实的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和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改变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将提高大学生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我对当代大学生的...

如何评价现在的大学生?
答:1、可能是当代最有同理心的一群人,看到有人在烈日炎炎下发传单,总是不自觉就伸手去接,会想着自己多拿一点传单,是不是别人就能早点下班。有的同学自己做过兼职,就更明白那种发传单被拒绝的尴尬和失落,每次都会主动上去拿,并且说声谢谢。2、因为从小被教育要讲公德,有素质,所以很少看到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