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作者&投稿:虿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总结~

《漫游语文世界》说课稿

——生活处处有语文

彭山县观音中学 高玉群



一、说教材

《漫游语文世界》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是七年级学生上初中后的第二综合性学习。编者之所以将其安排在此,意在让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明白:语文不仅存在于课堂上,更存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二、说学情

我来自彭山县的一所乡镇中学,我的学生来自于农村的占绝大多数。上初中后,从家长到学生自己都淡化了小学阶段对语文学科的重视,认为语文不如英语和数学重要,学生课后的大量时间主要是花在英语和数学学科上,从而忽视了对母语的学习,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怎样纠正这种倾向呢?我认为,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堂初中起始阶段的综合实践课,扭转七年级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的局面,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适应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特点,逐步了解和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一)根据我所在学校学生的特点,我有如下教学设想:、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3、通过收集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现象,了解正确使用母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收集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素材,并进行整理。

2、了解生活和学习中不规范的用语现象,并能初步进行纠正。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收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

2、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说教法

1、以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并归纳整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和点拨。

2、采用此教法的依据:课标要求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这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要求学生多方收集资料,这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完成。收集资料的范围限制在学生的生活圈子之中,一方面利于收集材料,另一方面也利于将此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亲身感受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也能认识到我们身边还有不少不规范的用语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教时安排

课前准备:用2周时间,其中一周收集资料,一周用来整理资料。

课堂展示:一课时(45分钟)。

五、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准备

1、围绕“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个主题,把学生分为4个组:

①校园、网络流行语收集组。

②精美广告语收集组。

③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组。

④错别字收集组。

2、要求:

(1)学生按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高中低进行搭配分组,每组12—15人,推选一个组长负责,带领本组人员合理分工,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2)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书面展示材料(可以是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确定展示方式(如资料展览、小品、抢答等皆可),作好展示准备。

在准备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随时了解各组准备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点拨。

(二)课堂展示过程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知道婴儿在世间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是什么吗?是“哇”的一声哭喊,从这“哇”的一声开始,就注定了我们将终生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在生活中,无论你是读书看报,还是聊天上网,是鸿雁传情,还是慷慨言说,都离不开语文,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语文,就没有生活的精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语文世界,让生活与语文来个最亲密的接触吧。下面请各小组组长带领我们走进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

2、学生自主展示成果。

由学生主持,每组派出代表展示完毕后,由该组其他同学补充,教师适当点评、鼓励。

第一组:校园及网络流行语收集组。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语文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古板、枯燥,它是与时俱进的,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

如:我校学生中流行的:当某人做事成功时,他们便说“吃粑了”;当竭尽全力做某事时,他们便有“亮剑”精神:“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此外还有诸如:粉丝、大虾、GG、MM、886、晕、汗、倒等网络流行语。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世界的精彩,也初步认识到使用字母、数字代替正规语言对母语的冲击,认识到其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第二组:精美广告语收集组。

广告语成为生活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其目的仅在于为销售计,但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勿庸置疑的,精美的广告语同样历久弥香。

如联想公司的广告:“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它用问句引发人们思考,也用双关的修辞,既告诉人们联想这一思维方式对人类的重要性,又告诉人们联想品牌的电脑产品对世界发展的重要作用。再如牙刷广告,活用成语“一毛不拔”,告诉人们牙刷质量很好。

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广告语中使用的谐音、双关、夸张等修辞方法,避免受到广告语的误导。

设计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妙处,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三组: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组。

方言是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同时成为学生学习规范化语言的阻碍,对学生学习掌握普通话、规范使用汉字等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彭山方言中把“住”说成“坐”,把“团结”说成“tán结”,把“左”说成“zhǔ”,把“笨拙”说成“笨zhū”等,这些发音不规范的方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进行书写和注音。所以,设计这一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分场合正确地使用普通话和方言。

第四组:错别字收集组。

之所以安排这组活动,是因为在学生中一些常用字的书写错误比较多发,必须狠下决心加以纠正,而采取这样的活动方式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也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如,“吃”字在右边“乙”上多写一短横,“看”字上方多写或少写一短横,“震撼”和“震憾”不分等。此外,在街头的各种招贴、广告、传单、菜谱等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如将“招工”写成“召工”,将“酱肉丝”写成“将肉丝”,收购“麸皮”写成收购“夫皮”等,往往闹出笑话。

3、活动小结及课后作业

教师总结此次活动,并要求学生根据此次活动的收获或感受,完成作文《我在__________中学到了语文》。

附:板书设计

漫游语文世界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美丽

故事: 很多年前,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想休假,所以他们决定晚上去城镇。他们叫来最信任一个人来照看孩子。当保姆来的时候,他们的连个孩子已经在床上睡着了。所以保姆只是看了看孩子是否睡的好,就坐下了。
深夜,保姆觉得无聊就想去楼下看电视。但是她看不了,因为楼下没有电视(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孩子看太多垃圾)。她就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问是否可以在他们的卧室看电视,当然孩子的父母同意了。
但保姆又想要最后一个请求。
她问是否可以用毯子或者衣服盖住那小丑雕像,因为那使她感到很害怕。
电话沉默了一会。
(此时爸爸在和保姆通话)
他说:带孩子离开房间……
我们将会叫警察……我们从来没有什么小丑雕像。
那小丑很可能是一个从监狱逃出来的杀人犯。

电话里沉默了一会儿。

(正在跟保姆通话的孩子的父亲)说:带上孩子们,离开房子……我们会通知警察……我们没有一个小丑雕像……

孩子们和保姆被小丑谋杀了。

结果是,小丑是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杀人犯。

如果你不在5分钟内转发这个贴子,这个小丑在凌晨3点时将会拿着刀站在你的床前。

我在这里发了,这就是恶魔般的小丑没有杀我的原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自古以来也被人们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1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2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3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①黄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②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③黄河流入地? 渤海
④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 第二大河
⑤黄河全长有多少公里? 5464公里
⑥黄河附近最著名的瀑布是?壶口瀑布
与黄河有关的诗歌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B.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C.黄河落尽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唐)李白《赠裴十四》
D.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E.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F.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G.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H.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I.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 李白《古风》)
G.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 李白《寄远》)
K.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 杜甫《黄河》)
L.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唐代刘禹锡)
M.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王维
N.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
O.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

与黄河有关的成语

A.泾渭分明 渭河和泾河交界处渭河清、泾河浊,两者互不相融。后引申为两个人行事 ,作风完全不同。
B.中流砥柱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C.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D.河清海晏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E.河清难俟 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F.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A.夏朝定都阳城 (今河南登封)
B.商朝定都于毫 (今河南商丘) 后迁都于殷 (今河南安阳)
C.周朝定都于镐京 (今陕西西安)
D.秦朝定都于咸阳, 西汉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E.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干洛阳
F.隋唐均定都于长安 (今陕西西安)
G.宋朝定都于东京 (今河南开 封)
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
夏禹、郑国、贾让、张戎、王景、司马孚、姜师度、刘晏、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宋用臣、苏辙、都实、周用、万恭、潘季驯、杨一魁、朱之锡、靳辅、高斌、郭大昌、栗毓美、林则徐、吴大澄、张曜。

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
A.跳进黄河洗不清。
B.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C.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D.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公益广告词:
1.黄河清,天下平。
2.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3.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4.黄河不能停止奔腾,中华的血脉容不得玷污!
5.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6.不到长城非好汗,不护黄河非传人!

1黄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②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③黄河流入地? 渤海
④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 第二大河
⑤黄河全长有多少公里? 5464公里
⑥黄河附近最著名的瀑布是?壶口瀑

52415632

加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答:语文教材在七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中目录有收集了哪些知识内容呢?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答:本单元的课文主题是“童年趣事”,这与七年级教科书(上册)的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对于这样的主题,学生会感觉到跟自己的生活比较接近,有话可讲。因而本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可进一步将之写作成文,做到条理清楚、生动形象。但本单元教学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局限于“趣”上,事实上课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
答: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3 丑小鸭 4 诗两首 5 伤仲永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最后一课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答: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希望能帮助你们。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答:7.和《最后一课》描写课前气氛一样,文中第二段也有环境描写.请摘出一处作简要分析.答:①潮气像雾似的凝结在空中,使人不敢呼吸.②今天,屋里像坟墓那样潮湿,静寂.(自选一句)写出了人们压抑、沉闷的心情,烘托人们内心的沉痛.8.学生们上课前的表现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答:以前吵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哪一课适合讲优质课
答:《最后一课》是重点篇目,但是需要两课时才能完成。我自认为《木兰诗》和《黄河颂》较好。《黄河颂》可以让学生欣赏壮观的黄河图片,听歌曲《黄河颂》,从中感受那种豪情壮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分层训练第二单元《最后一课》答案
答:【答案】: 一、1.A;2.B 二、3.B 三、4.(1)解释说明 (2)递进 (3)解释说明 四、5.(1)B;(2)D;(3)C;(4)E 五、6.(1)都德;法 (2)短篇小说;1873;爱国主义 (3)时间;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弗麦尔先生;小弗郎士 (4)C (5)C (6)A 7.C 六、8.qí;cǎ...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特训《第二单元自测题》答案
答:二、现代文阅读 5、人应该谦逊,不要时时高估自己。6、点点 头;微笑了一下。因为态度与前两者大致相 同,他们的答案都不是最最理想的。7、不 是言而无信。因为哲学家已经把答案展示在 学生面前了,即用种庄稼的方法除掉旷野里的杂草。8、是。弟子们在整理哲学家的 言论时私自补上的一章内容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时作业本第二单元自测卷答案
答:(3)示例:这幅宣传画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图案和汉字“钓鱼岛”组成,下部分是“保家卫国寸土不让”这几个字,这表明了我们守卫钓鱼岛的决心。6、老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

呼告修辞出现在哪一章
答: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呼告”作为一种修辞格,还没有被很多人所接受,出现在文章开头或中间,呼告的修辞手法作用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