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语文 老人教版 第五单元 文言复习资料

作者&投稿:段干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高一下学期。老人教版语文,英语重点复习资料。~

A++ 中学生全科学习软件 里面有很多,在百度里搜索一下就有了。

那个出版社的啊,还有那三篇啊具体点啊。
一、虚词
1.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 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二.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同逗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5)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3. 一词多义
(1)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d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c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a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c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4. 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三、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介词结构后置
(1)而耻学于师
(2)师不必贤于弟子
3.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 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认为
(2)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
3.词类活用
 (1) 动词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
 (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
 (3)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4)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輮使之然也( “輮”这种方法)/ 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
 (5) 数词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专一)
二、文言虚词
1. 而
 (1)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2)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4)连诃,表承接。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5)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 于
 (1)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 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
(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
3.倒装句 
(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 
(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



《劝学》疑难解析
一、字词疑难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已”读yǐ,“停止”的意思。“己”读jǐ,“自己”的意思。这两个字学生最易读错。
2、其曲中规
“曲”不是“弯曲”之意,而是“弯度”,形容词用作名词。
3、虽有槁暴
“有”通“又”,“再”的意思。“暴”通“曝”,“晒”的意思。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的意思。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的意思是“验,检查”的意思,而不是“参加、加入”的意思。“博学”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的意思,而不是“学问广博精深”的意思。
7、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善假于物也
三个“假”,均是“借助,利用”的意思。
8、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译为“游水”。
9、用心一也
“用心”一词最容易理解错,应是两个词,译为“因为心思”。
10、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这里的“寄托”是“寄居”的意思。

二、句子疑难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全句译为“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的蚯蚓,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 “上”“下”分别译为“向上”“向下”,名词作状语。
2、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分别译为“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无以”与“有以”相对,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固定句式。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这一句用了互文的手法,上句省略了“彰”,下去省略了“远”,意思是“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看的人在远处也能看清楚;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三、疑难问题
1、文章是如何运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论证的?
本文极少抽象的说教,而大量采用比喻来阐明道理,设喻贴切又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能使人对所说道理理解得具体生动,全面而深刻,从而受到启发,被作者所说服。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提出之后,荀子就用了五个比喻。前两个比喻“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构成第一组,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构成第二组,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有了两组比喻作基础,作者就类比推论出人必须通过 “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最后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
  作者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后,接着分析学习的作用,也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最后作者说到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连续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接下来作者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最后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荀子在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之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再用“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进一步论证。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
总之,比喻不仅仅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而且还推进了作者的论证层次,大量比喻的连用,像是铺锦列绣,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2、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学不可以已”,立片言以居要。假托君子之言借以展开论证。接着从后天人的力量的作用上论述学习的重要。再接着从人们凭借客观条件的作用上来论证学习的重要。作者用比喻列举了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凭借客观条件从而改善、提高主观能力的现象,再得出结论,君子的智慧、禀赋并非不同于一般人,全在于他们能借助学习的力量来提高自己,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最后论述为学应抱的态度与方法,说明学习必须积累、持恒、专一,由此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说法谁对谁错呢?
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

4、本文在对偶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特点?
文章大量运用短句并且两两相对,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如此等等,这样的句式既富有说服力,又富有文学韵味,有一种鲜明的节奏感回响其中,读来铿锵有力。在这种两两相对的句子中,除了上面所举的同类并举之外,还有一些是正反对比,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06年——11年高考默写中的《劝学》
1(10年江苏卷)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 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_ ___。
2(10年陕西卷)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 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____。
3(10年福建卷)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 ____。
4(10年安徽卷)
(1)积善成德,_________ ___,圣心备焉。
5 (09年全国卷Ⅱ)
(1)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               
6 (09年江苏卷)
⑵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 (09年天津卷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 (09年福建卷)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 _______。
9 (09年安徽卷)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10 (09年四川卷)
荀子《劝学》说:“ ;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11(09年山东卷)
(4)故不积跬步,____ ___。            
12 (08全国卷Ⅱ)
(1)登高而招,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 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13.(08山东)
(4)君子生非异也,             。 
14(08广东)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
15 (07全国Ⅰ)
(1)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6 (07安徽)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
17 (07四川)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8(06北京)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横 2、合从缔交 从—纵 3、约从离衡 从—纵
  4、于是从散约败 从—纵 5、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崛 6、赢粮而景从 景—影
  7、距关 距—拒 8、毋内诸侯 内—纳 9、要项伯 要—邀
  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 11、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
  1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否 1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纳
  14、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座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16、虽趣舍万殊 趣—取 1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呵(有的参考书作该解)
  18、百有余年矣 有—又

  二、古今异义词
  1、于是废先王之道 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由前一件事引起。
  2、然后践华为城 古:这样之后;今: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城墙,黄河;今:城市,泛指所 有河流。
  4、以为固 古:把……作为……;今:认为
  5、以致天下之士 古:用来招致;今:导致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地区;今:省份名
  7、沛公奉卮酒,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由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8、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事故;今:副词,很
  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现在别人(指沛公);今:现代的人,当代的人,与“古人”相对
  10、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省份名
  11、而听细说 古:谗言;今:详细说来
  12、夫人之相与 古:夫为发语词;今:妻子
  13、列坐其次 古:它(曲水)旁边;今:次第较后,第二,次要的地位
  14、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今:文雅
  15、问征夫以前路 古:以为连词,前为前面的;今:从前
  16、悦亲戚之情话 古:亲人戚属,包括父母兄弟在内;
  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
  17、既窈窕以寻壑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女子文静而美好,或装饰仪容美好

  三、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名作状 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都有并吞之意
  2、内立法度 名作状,在内部,对内 3、外连衡而斗诸侯 名作状 在外面,对外
  4、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动,使……相斗 5、会盟而谋弱秦 使动 使……弱小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名作状,在南边,在北边,在西边,在东边
  7、约从离衡 使动,使……离散 8、追亡逐北 动作名 逃走的人
  9、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动,使……灭亡 10、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作动,登上
  11、南取百越之地 名作状,在南边 12、乃是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名作状,在北边
  13、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使……退却 1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名作状,
  15、以愚黔首 使动,使……愚昧 16、以弱天下之民 使动,使……弱
  1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作动,用破瓮作,用绳子系
  18、天下云集响应 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19、赢粮而景从 名作状,像影子一样 2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使……灭亡
  2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作动,变小,变弱 22、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作动,招致
  23、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使……朝拜 24、沛公军霸上 名作动,驻扎
  25、沛公欲王关中 名作动,称王 26、此其志不在小 形作名,小处,小的方面
  27、素善留侯张良 形作动,与……交好 28、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作状,连夜
  29、臣活之 使动,使……活 30、吾得兄事之 名作状,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31、秋毫不敢有所近 形作动,接触 32、籍吏民 名作动,登记造册
  33、于是项伯复夜去 名作状,连夜 3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动,使……跟从
  35、范增数目项王 名作动,用眼睛示意 36、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作动,像鸟一样用翅膀……
  3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动,使……停止 38、头发上指 名作状,向上
  39、刑人如恐不胜 名作动,以刀割刺 4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使之为王
  41、此亡秦之续耳 动作名,后继者 42、四人持剑盾步走 名作状,徒步
  43、道芷阳间行 名作状,取道 44、道芷阳间行 名作状,从小路
  45、拔尖撞而破之 使动,使……破碎 46、群贤毕至 形作名,贤士
  47、少长咸集 形作名,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48、映带左右 名作动,环绕
  49、一觞一咏 名作动,喝酒 50、所以游目骋怀 使动,使……舒展,使……开阔
  51、死生亦大矣 形作名,大事
  52、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53、眄庭柯以怡颜 使动,使……怡 54、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天天
  55、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时时 56、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悦
  57、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58、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抚琴,看书
  59、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60、善万物之得时 形作动,羡慕,喜欢
  61、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动,以……为乐 62、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作名,交情

  四、句式
  1、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吾属今为之虏矣
  (4)既自以心为形役
  2、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4)亚夫者,范增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此亡秦之续耳。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修禊事也。
  (13)信可乐也。 (14)死生亦大矣。
  (15)其致一也。 (16)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3、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何辞为?
  (5)大王来何操? (6)沛公安在?
  (7)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8)复驾言兮焉求?
  (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0)乐夫天命复奚疑?
  介宾短语后置句
  (1)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
  (3)锄耰棘矝,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5)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6)具告以事
  (7)长于臣 (8)得复见将军于此
  (9)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0)当其欣于所遇
  (11)不能喻之于怀 (12)亦将有感于斯文
  (13)农人告余以春及 (14)将有事于西畴
  4、省略句具体见课本。

  五、成语
  1、同年而语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秋毫无犯 5、大行不顾细谨,大力不辞小让 6、劳苦功高
  7、游目骋怀 8、放浪形骸 9、情随事迁
  10、欣欣向荣

  六、文学常识
  1、《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贾谊,西汉人,政论家,文学家。《过秦论》有上下三篇,文章所选为上篇。过秦,意为指出秦的过失。过,动词。《过秦论》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2、贾谊著作,主要有政论和辞赋两类。政论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很有名;辞赋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鹏鸟赋》。后人把他的著作整理成《新书》十卷,存文章五十八篇。
  3、战国四公子: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4、《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5、《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史记》共有130篇,体例分为:本记(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
  6、《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书法上也称《兰亭序》。
  7、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兰亭集序》。
  8、《归去来兮辞》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世称靖节先生。
  9、陶渊明的作品中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2篇等。其作品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描绘田园美景,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一类述英勇志向,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见课件)。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10、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辞赋大多追求形式美,缺乏思想内容,表现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文质精美,是个例外,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本篇是一篇“抒情小赋”。

  补充《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贫无储粟,生生所贫,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辞》。已巳岁十一月也。

  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蒙江洲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就着这件事陈述自己的心意,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已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