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发明家名人故事

作者&投稿:亥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爱迪生发明家名人故事

爱迪生发明家名人故事1

  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爱迪生发明家名人故事2

  1879年,在美国,人们奔走相告,在即将赴北极探险的“佳内特号”考察船上,装有由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在“佳内特号”考察船出发的前夕,许多人涌向码头,踏上船,希望亲眼看看电灯的模样。

  “那电灯比油灯、蜡烛亮多了!”

  “这艘船装上这么个外形像茄子一样的玩艺儿,像黑夜里有了一轮太阳!”

  “这东西真是太神了,不可思议!”

  人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自己的观后感。激动、惊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内部装有炭做成的灯丝的灯泡,只不过比手电筒亮一点,但是,在当时,着着实实让人吃了一惊。

  在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模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约了。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

  “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能用得上。”爱迪生暗暗下决心。

  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钉、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

  就这样,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是“在做一件蠢事”。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讥热嘲,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麦肯基看到爱迪生玩命地工作,忧心仲仲地说:

  “先生,您可别累坏了身体!”

  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

  麦肯基剪下一堆胡子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

  “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

  爱迪生深深被老朋友的精神感动,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他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麦肯基小坐了一会儿,就要告辞了。爱迪生起身,难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识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试棉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U形密闭坩埚里,再把坩埚放进火炉,用高温处理。棉线经这样炭化处理后,再取出来。爱迪生接着用镊子夹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到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在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此时,夜幕降临了。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小心翼翼地封上口,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无比兴奋,他们互相拥抱,互相祝贺。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这灯泡究竟会亮多久呢?

  爱迪生和他的助手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灯泡。1小时,2小时,3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

  “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爱迪生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他又继续做试验。受棉丝试验成功的启发,他又试用了椰子鬃、麻绳等,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一天,天气闷热,爱迪生满头大汗,浑身都几乎湿透了。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

  “也许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了。

  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

  后来,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做灯丝效果最好。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后来,这种用竹丝做灯丝的灯泡人们用了几十年。后来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做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

爱迪生发明家名人故事3

  爱迪生小时候因为生病,只上过三个月的学,靠着妈妈在家里的启蒙,自学了一些基础知识。最特别的是他好问,好想,好动手试验。

  1859年小爱迪生12岁时,为了挣点钱买实验器材,他决定到火车上去卖报。

  有一次,他去报社等着拿晚报,在办公室看到了报纸正式印刷前的清样,上面头版头条新闻突然跳进了他的眼帘:

  约翰斯顿将军阵亡 内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双方阵亡人数共计已超过25000人

  当时美国内战处在重要关头,小爱迪生马上嗅出了这条新闻的价值。他马上赶回车站去找站上的电报员,请他发电报给沿线各小站站长,让他们把消息大标题在公告牌上提前公布出去。

  小爱迪生又急忙去报社取晚报,平时最多只能卖200份,今天怎么办?取多了,卖不掉自己会亏本;取少了,不够卖,就失去了挣钱的机会。考虑再三,他下了决心:取1500份报纸去卖。跑到列车上,列车长一看,大声吼了起来:“小鬼,你是发疯了吗?这么多晚报路上卖不掉,到家就成废纸了,恐怕你一个星期的活儿要白干了!”

  小爱迪生没多吭声,轻轻答道:“试试看吧。”

  没料想,火车到达第一个小站前,乘客们看到了车站上的简明新闻公告,迫切想了解内战的详细报道,争先恐后到小爱迪生手里抢着买报,一下子买走了200份晚报。这200份报是按平常的价格卖出去的,从第二站开始,报纸提价为7分一份。新上车的乘客照样抢着买报。火车没到底站休伦港,1500份晚报全卖完了。

  列车长激动极了,他把小爱迪生抱起来,朝空中一抛:“小鬼,今天你可发财了!”

  “这要感谢您帮了大忙。下班后,我要请你去喝酒吃宵夜。再说,我还有事想请您帮忙呢。”

  “嗬,又想什么鬼花样了?”

  “我一直想搞试验,因为没钱买器材才来卖报,现在挣到钱了,可是因为要卖报没有时间。我想请您把行李车厢的一个角落辟给我做实验室,我可以利用到底特律车站停留的时间搞试验呢!”

  列车长望着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被感动了,爽快地打了一个“响指”:“OK!“

  就这样,小爱迪生把几个月来卖报挣得的钱买了搞物理、化学试验的好多器材,什么试管、量杯、玻璃瓶、钢丝、铁片、橡皮管,一样一样搬到列车上的行李车厢,一本正经地搞起了“科学实验”。

  谁知好景不长。有一天,火车开进休伦港车站时,不知道怎么回事,火车突然猛烈震动了一下,把“实验室”里一只浸泡着磷块的玻璃瓶震落了,玻璃瓶砸碎了,里面的白磷一接触空气便自动燃烧起来,火舌顿时蹿起,烈焰熊熊。小爱迪生正好已经回行李车厢,一看大事不好,一面脱下外衣拼命扑打火焰,一面大声呼喊:“失火啦,救火呀!失火啦,救火呀!”

  列车员和乘客们纷纷赶来,终于把火扑灭了。但是,列车长看着一片狼藉的失火现场,想到自己将被上司责备处罚,心里气鼓鼓的,伸手就抽了小爱迪生一记耳光,还把他的实验器材一古脑儿丢出了车厢。这一记耳光,不仅结束了小爱迪生第一阶段的实验经历,更使他右耳从此失去听力,落下了终身残疾。

  不过,坚忍不拔的爱迪生没有失去信心,他从这一个起点坚定不移走了下去。十年之后,他开始了一项又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比如他发明了电灯,照亮了全世界。他的许多发明创造通过当时二十多年间的历届世界博览会,迅速地传播推广到全世界。在世博会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上,大发明家爱迪生是当之无愧最最出色的世博会明星。

;

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
答: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对不起我的分也不多!请谅解!!!我来答匿名用户2017-11-22爱迪生从小立志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侯只上了几个月的学,就被辱骂为“蠢钝糊涂”的“低能儿”,退学了。他眼泪汪汪地回到家,要妈妈教他读书,并下决心: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爱迪生在家里喜欢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试...

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答:爱迪生的发明故事——电灯 19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煤气灯(瓦斯灯),但是煤气靠管道供给,一但漏气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们对于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实上,爱迪生为自己订定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除了改良照明之外,还要创造一套供电的系统.于是他和梦罗园的伙伴们,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

爱迪生的故事
答:关于爱迪生的故事1 上学不到3个月,就被学校永远地开除;1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了发明创造事业;15岁被愤怒的列车长一记耳光打聋了右耳;30岁就已完成四重电报装置研究,发明了留声机……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一生不断地给人带来惊喜,早年的艰辛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发明家的执着与坚强。被誉...

爱迪生成功的故事
答:爱迪生是一个有名的发明大王。关于爱迪生成功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不妨跟着励志网一起看看吧! 篇一:关于爱迪生成功的故事 无奈迁居 童年的爱迪生1854年,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 伊利湖南岸沿着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爱迪生父亲的生意已经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 ,因为一家生活日渐困苦,...

名人故事100字爱迪生
答: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 只上了3 个月学, 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 常常把钱节省下来, 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 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爱迪生12 岁的时候, 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 车长同意他...

爱迪生小时愚笨最终成功的故事
答: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AlvaEdison,1847年-1931年),美国电工学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专利的人。以下是我分享的爱迪生小时愚笨最终成功的故事,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爱迪生小时愚笨最终成功的故事...

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灯丝的故事
答: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无论对什么事情,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灯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要制造一种价廉物美...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的故事主要内容
答: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电学家、发明家。他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兰,自幼就在父亲的木工厂做工,由于家庭贫困,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三个月书。但他从小热爱科学,自己刻苦钻研,醉心于发明,正式登记的发明达1328种,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他的发明创造不仅靠聪明才智,而且靠艰辛的科学实践...

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急呀!
答:爱迪生就是这样刻苦学习,才当上了英国有名的科学家,我要向特学习从小当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的感人故事二: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五十字
答:人物故事:1859年,爱迪生为了有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他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在火车上售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还一边捎带着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人物影响: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