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女儿夭折,丈夫瘫痪,50岁再创业,她不会轻易被打倒。

作者&投稿:邢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悠然  图/网络

人到中年,事业危机、婚姻危机,那个都并不遥远。心中的诗与远方越去越远,眼前的困局也只能一步步走出。

让中年人最痛苦的是,这人生的顶点来得太快,都还没触碰到理想,事业的轨迹却开始下滑。下坠的感觉带来了恐慌。

有人痛哭,有人跳楼,生活太TM艰难。

生活确实不易,尤其是她的人生。

她曾是西安著名的女企业家,经历了公司破产,父母病逝,弟弟病逝,小女儿夭折等一些列打击。一边照顾因脑梗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边重新创业。

生活没有退路,她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也是唯一的经济支柱。

她就像一株生命力坚强的胡杨,坚韧的活着,负着重担,拼命前行。

01

谢延红这一生似乎注定坎坷。

还是8个月大的时候谢延红就因为母亲身体不好,被寄养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收养谢延红的是一对老实的农民夫妻,他们对这个娇弱的孩子十分疼爱。即便谢延红经常被村里其它调皮的孩子欺负,在养父母的庇护下,幼小谢延红还是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养父母的慈爱给了谢延红一颗善良的心,艰苦的日子筑就了谢延红坚强的性格。

1976年,年仅14岁的谢延红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灾难。谢延红和同学们一起勤工俭学,挖石头时遇到大塌方。她和另外两个同学被埋在下面,造成腿部七处粉碎性骨折。

她的父母及养父母耗尽家资,在4个月的住院治疗后,谢延红终于摆脱生命危险,可是医生却断言谢延红以后无法独立站起来,将终生依赖拐杖。

谢延红不甘心在病床上消耗青春和生命。卧床一年后,谢延红开始拄着拐杖如同婴儿般重新练习行走。

14岁的她还看不透人生的漫长和艰辛,却明白不能独立行走意味着什么。她用几乎残酷的锻炼向生活做出了挑战,终于可以扔下拐杖独立行走。

与病魔的这次抗衡,让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更加坚强,也更加不服输。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可以战胜生活中的任何艰难险阻。

1980年,谢延红考取了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可是刚入学半年,久病的母亲病情突然加剧,瘫痪在床。母亲的药费及谢延红上学的花费让父亲无力承担,懂事的谢延红只得离开自己热爱的校园,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为了帮助父亲支撑这个家,年轻的谢延红在照顾母亲的同时,走进了一家街道办的服装小厂。

可是自己的一切努力还是未能挽回母亲的生命。母亲的去世对谢延红打击很大,生命的脆弱让这个年轻的女孩子明白,什么也没有一个人的生命重要。

02

婚后,谢延红肩上的担子并没有减轻,养母生病,父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在街道小厂那点微薄的工资让谢延红力不从心。

1983年,古城西安刚刚出现个体户这个名词,谢延红敏感的意识到这对自己改变家里的生活现状是一个机会,考察了市场后,她毅然辞职跑起了运输。

她拿出自己在服装厂的2000元积蓄,开始了最初的创业。而这个时候,谢延红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劝谢延红别干了,怎么说也要肚子里的胎儿为重。倔强的谢延红思前想后,实在不想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她不愿事业还没开始就结束。

酷暑8月,怀有8个月身孕的谢延红,从西安到广州,来回4000多公里的路程,90多个小时,硬是挺着大肚子一个人将货物采购并运了回来。可是,这趟艰难之旅并没有带给谢延红好运,生意没有成功,她反而倒陪了3000元。

事业上的挫折和家人的埋怨,让谢延红感到绝望和无奈。最理解女儿的还是父亲,在谢延红情绪低落的时候,父亲拿出母亲的丧费鼓励她继续干下去。

谢延红在亲人的鼓励下又振作起来,在女儿刚满月的第二天她又出发了。

谢延红选择了本钱小,又比较好卖的卫生纸。从西安的南郊到北郊,她蹬着三轮车在凛冽的寒风中沿街叫卖。其间还要定时赶回家给女儿喂奶。西安的冬天是萧条的,冰冷的空气和刺骨的寒风让大多数人不愿出门躲在家中,一个刚出月子的女人,围着头巾,在寒风中蹬着三轮,风像刀片般割着谢延红的皮肤,刻划着生活的艰辛。这一切,谢延红都咬牙挺了过来,她知道,自己这次不能再失败,不能让家人再操心。

为了多赚些钱,谢延红利用卖卫生纸的空档收集废纸,然后把这些废纸拉到纸厂卖掉,再从纸厂进卫生纸去卖。终于,谢延红的辛苦使得生意有所转机,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2万元钱。

03

机会只降临到那些有准备的人,谢延红终于在1991年等来了自己事业的再度崛起的机会。

那个时候妇女卫生巾刚刚在国内出现,作为女性的谢延红敏锐的意识到,卫生巾以它的舒适、方便必将被广大女性接收,将有很大的发展市场。

通过了解她发现,西安一家纸厂引进了一台卫生巾生产设备,但那家纸厂对市场调研不满意,打算放弃西安的卫生巾市场了。这个机会令谢延红大喜过望,她赶紧和对方商谈,终于以1万元的价格,让对方将卫生巾生产设备转让给了她!

之后,她踌躇满志,决定大干一场。她给自己的卫生巾取名为“魔妮”,在魔妮的包装袋上每月都有一期“姐妹密语”栏目,并且预告下期内容……每一期的深情问候体贴而周到。

随着卫生巾渐渐被北方女性所熟悉、接受,魔妮卫生巾的销售量飞速上升,她的公司也开始蒸蒸日上:从1992年仅有一台卫生巾设备,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剧增到14台,到了1995年,魔妮卫生巾的销售量已经高达6千万元,1997年则突破了一个亿!到了1998年,经过省政府各级部门的审查和批准,西安魔妮纸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可能不少中年女性还记得“做女人不能‘巾巾’计较”,“月月相见,魔妮陪伴”等广告语。

但是没人知道,创建魔妮初期,谢延红的父亲因肝癌去世。1997年,魔妮卫生巾销量最好的时候,谢延红最疼爱的弟弟也因病去世。

生活何其残忍,在生老病死面前,再强悍的人也无能为力。悲痛万分的谢延红想起小时候被石头砸伤的事情,既然无法选择生活,总可以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04

1999年,谢延红有天去看望父亲以前的同事,他们已经都是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看到他们寂寞无助的生活,谢延红心里很是难受。自己的老人都已经过世了,正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回来后,谢延红的心里很难受,这些老人都曾在自己最低谷的时候鼓励过自己,她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想法,何不办一个老年公寓,给这些孤寂的老人一个快乐的晚年呢。

2000年,谢延红开始投入兴建西安市第一家有着田园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老年公寓,希望让更多的老人安度晚年。

然而当这座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即将建成之际,一场灾难又逼向谢延红。

建老年公寓时,谢延红的小女儿突发高烧,连夜送进医院却未抢救过来。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谢延红悲痛欲绝。将手边的工作委托一个部门经理。可是没想到这位经理去建委办手续时没有经过她的同意私自更改了建设合同。

收到施工队诉讼时,陷在悲痛中的谢延红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于合同被改,谢延红败诉了。老年公寓被查封,谢延红投入的4200万元资产遭到闲置,魔妮公司受此牵连也被迫停产。一夜之间,谢延红用血和泪换来的一切都失去了。

股东要求赔款,员工也埋怨她因盖老年公寓而让企业陷入危机。

谢延红在办公室抱头痛哭的时候,有个职工从厂门口捡到一个弃婴——一个病的很严重的女婴。谢延红冥冥中觉得这是苍天怜悯自己的思女心切,专门送给她的。

她送女婴去了医院,经过4个月的治疗。终于出院,小女孩,成了谢延红的掌上明珠。

三年后,西安魔妮纸品股份有限公司还是被抵债了。

那一段时间,谢延红也曾有过死的念头,但想到自己的两个女儿,她立刻打消此念头,她是女儿唯一的依靠啊。

没有了公司,可以生活依然要继续。

大女儿即将考大学,养女也正上幼儿园,这一切都需要钱。谢延红决定出去打工,一切从头开始。

但是事实并不像谢延红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她曾经是驾驭过资产千万的大公司的董事长,没有公司用她。接连的碰壁让谢延红心灰意冷。

几条路都走不通后,谢延红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她想起自己曾护理过瘫痪的母亲。于是她就多方打听联系家里有瘫痪的病人,上门为瘫痪病人护理、按摩。没有人相信这个给别人按摩的女人就是曾经叱诧风云的女强人,而她也从不提起自己的过往。

那段日子,谢延红有过失落,有过愤懑,但历经磨难的她知道,自己不可以被任何苦难击倒。

生活待她确实不仁厚,但擦干眼泪,她的脸上依然有笑容。因为,一个母亲,在困难中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05

在人生最失意的日子里,她选择用书来安抚自己受伤的心灵,来平复自己愤懑不平的情绪。

与书为友的那段日子,她不但接触了很多励志图书,还意外发现了很多关于营养健康的书籍。谢延红想起前夫之前患扁桃体癌,吞咽困难,曾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况下用别人介绍的喝红枣汤医治好的。那时并不懂食疗。但她鉴证过食疗的效果,这或许是一条路。

谢延红购买了大量食疗的书籍来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她通过食疗不仅治愈了困扰自己多年的肾盂肾炎、溃疡性结肠炎。在50岁的时候,她考取了营养师资格。

后来又用食疗的方法帮助了一位白血病患者。这也让她更坚信了食疗方法。她创办了了珍妮营养食疗

一位朋友请她帮忙,她19岁的女儿患有自闭症,不能与人正常沟通,无法自理能力很差。她精力渐渐不济,心下担心儿子的未来。

谢延红一边查书,一般研究,一般实验。那孩子居然真有好转。

也是在那一段时间,她们接触了很多自闭症儿童家庭。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差,自理能力差,需要身边不能离人。很多妈妈因为要照顾孩子不能上班。但是她们又不懂的早期干预的方法。

也已成为人母的大女儿提出开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的想法,谢延红也正有此意。

可就在此时,谢延红的丈夫又因脑梗瘫痪。谢延红一边照顾卧床不起的丈夫,一边帮着女儿筹办自闭症儿童康复院,从最初一间小小的单元房到现在2000平米的自闭症儿童康复院。

只要自己不放弃,谁也不能将你击倒。

今年,我去给她的康复中心送童书和玩具的时候,她说起这些孩子的进步和好转时,快乐的像个孩子。那张笑脸下,你不会想到她是个受过这么多苦难的女人。

作者简介:悠然 曾经的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专注育儿与女性情感,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身高86厘米的朱晓红,不打麻醉剖腹产,坐轮椅谈生意身家千万,你怎么...
答:当然,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朱晓红有,我们也有,但是她在承受了身体残疾、旁人嘲笑、女儿夭折、丈夫失踪、投资失利之后,她依然活得有尊严、很阳光。 刚开始她是由弟弟抱着,后来是坐在轮椅上,由助手推着,去跟人谈生意。她的助手说,朱晓红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坚强,比正常人更坚强、比正常人更努力。从始至终,朱家人都...

湖南男子抛妻弃女20年,60岁瘫痪想让女儿养老,女儿对此有何回应?_百 ...
答:男子的女儿认为,自己的父亲未尽到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将自己和母亲抛弃后,一直不闻不问,所以自己并不愿意为其养老。男子名叫刘志平,63岁的他,因为中风,导致身体虚弱,需要女儿照顾,可女儿却拒绝接听他的电话,他联系到记者,希望记者可以帮助他找到女儿,协商养老问题。他的女儿名叫刘馨欣,自己经营...

广东一瘫痪在床的男子有妻有女,却被活活饿死,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_百 ...
答:广东佛山一个男子因为疾病导致瘫痪在床,妻子还没有照顾多久,就带着女儿离开了,把瘫痪的丈夫留给了年迈的婆婆,70多岁的老母亲也是束手无策,就这个样活活被饿死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一个原本美满的三口之家,被劳动力的丈夫一手打破,他患病卧床,就这样艰难困苦的过了一个春节...

徐乃锦与蒋孝文:本是郎才女貌的绝美姻缘,却守护瘫痪丈夫18年
答:尽管徐乃锦的父母不同意女儿与蒋家结亲,担心她做了蒋家的长孙儿媳,婚后会承担比常人多不止十倍的重担...每天她都忙的不亦乐乎,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一边兼顾自己的事业,一时间成为风云人物。 但随着...接下来的几年,徐乃锦担任过证券公司顾问、企业管理公司顾问、证券投资信托公司副董事长。她说:“我对人生...

苦命的秦怡:照顾瘫痪丈夫20年,遭儿子打骂,和女儿形同陌路
答:1983年,瘫痪二十年的金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他去世前一直盯着秦怡,双眼盈满了泪水。 或许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在向秦怡忏悔,如果不酗酒,就不会瘫痪,也许儿子也不会受到惊吓,但人生就是单行线,虽然结果很坏,也只能认命了。 丈夫走后,秦怡和儿子金捷相依为命,至于她和女儿,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成了...

好夫王世所:他为陪伴妻子推拿按摩43年见真情,这样的爱情,你羡慕了...
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曹振英的瘫痪在床已经让她悲痛欲绝,但是她拼命生下的女儿由于先天不足,身体太过虚弱,刚满10个月就夭折了。夫妻二人顿时觉得天都塌了,曹振英更是和王世所坦言自己想要放弃生命,劝王世所再找一个,不要被自己拖累。但王世所都一口回绝,并且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王世所和妻子 ...

斯琴高娃的儿子孙铁:我的沧桑母亲,我的瘫痪父亲,我带泪的亲情
答:再说斯琴高娃,1986年与瑞士华裔音乐家陈亮声结婚后,带着女儿远赴瑞士生活。得知儿子在深圳打工,斯琴高娃与丈夫在广州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她觉得这样自己有机会...1992年,斯琴高娃的公司因经营不善倒闭了,她开始回国内拍戏。 这时,孙天相早已出狱了。因为身体不好他提前退休了,奶奶年纪也大了,爸爸照顾起来力不从心,孙...

丈夫酗酒瘫痪,妻子该怎么做?
答:首先,你妈跟你爸已经离婚了,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讲,你妈已经对你爸不用负任何责任和义务了!其次,你妈既然都选择了离婚,肯定对你爸的感情也很淡了,但是,毕竟这么年的夫妻,所以,还是得继续照顾他,因为,你还没有能力独立,并且照顾你爸!最后,只有你,对你爸还有责任和义务。

丈夫瘫痪在床,儿女不赡养,还找父亲要房和钱,继母能告继子女吗?_百度知 ...
答:可以以父亲的名义起诉赡养费案件 继母作为代理人 但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激化矛盾 先看看这位父亲的意愿如何最好 继母尽量不要参与其中

不设防瘫痪丈夫第几集
答:在瘫痪的男子跳楼后木夏被带到公安局进行审问,当时的公安认为木夏就是导致瘫痪男子跳楼的凶手,因此无论木夏怎么说自己只是单纯的在附近银行办事,公安都不相信他的话,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之下木夏只能在被拘留后放出了公安局。《今夜不设防》是由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下属的重庆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