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称长江为什么?

作者&投稿:乐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时候称长江为什么?~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交通也不方便,古人很难认识长江的全貌,于是形成了很多的分段别称。
  长江正源叫沱沱河。从沱沱河到青海玉树段叫通天河。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达三四千米,和长江中下游相比较,真可谓是通天的河流。通天河流到川藏交界处,便有了金沙江之名(因江中出产沙金)。金沙江在川滇边界拐了七个大湾,在宜宾附近接纳了岷江,开始称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长1020公里,因流程大部分在川境,故称川江。川江纳众支流入三峡,水量骤增一倍以上。由于三峡多悬崖峭壁,故称“峡江”。
  长江过宜昌后,江面骤然展宽,进入“极目楚天舒”的两湖平原。此乃古荆州之地,故称荆江。“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指的就是这里。长江在岳阳、武汉接纳洞庭湖水系和最大的支流汉水后,称九江或浔阳江。长江在江西接纳鄱阳湖水系后,流经安徽境内段称楚江,因安徽古时属楚国。江水流入江苏境内,尤其到镇江、扬州附近,为驰名中外的扬子江。长江流经上海,接纳最后一条支流黄浦江入海,便走完了它6300公里的行程。

不可能,在古汉语中,“江”是长江的专用名,见诸文献的“江”字早在春秋时代即已有之。如吴王铜剑上刻有“处江之阳”的铭字;《山海经》亦有“嶓冢之山,汉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尔雅·释水》的江河淮济为“四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沦……江汉朝宗于海”。长江最早叫“南渎”,汉代以后,始称“大江”,六朝以后,称长江,而“扬子江”则在隋大业年间才出现和使用。  
  长江又别称为“九江”、“汉阳江”、“汉洋江”、“川江”、“荆江”,散见于各历史时期的文献中。
  长江的各段江面又有不同的名称。岷江以下上游叫“南江”、湖北江陵至江西九江称“中江”,其下游又泛称“北江”。以流经地域而命名的有:“楚江”,指安徽沿江段,这一带古属楚国;“横江”指安徽和县附近一段江面,长江在此受山门山阻遏,由东西流改南北流;“浔阳江”,专指九江市附近江面,九江古称浔阳;“巴江”指四川巫山县到湖北巴东江面段,明人吴本泰诗:“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为此称之肇始;“扬子江”又泛指南京以下的长江下游。
  现今,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等名字则是长江各段的正式名字,而扬子江则是长江的国际通用名。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

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

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交通也不方便,古人很难认识长江的全貌,于是形成了很多的分段别称。长江正源叫沱沱河。从沱沱河到青海玉树段叫通天河。

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达三四千米,和长江中下游相比较,真可谓是通天的河流。通天河流到川藏交界处,便有了金沙江之名(因江中出产沙金)。

金沙江在川滇边界拐了七个大湾,在宜宾附近接纳了岷江,开始称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长1020公里,因流程大部分在川境,故称川江。川江纳众支流入三峡,水量骤增一倍以上。

由于三峡多悬崖峭壁,故称“峡江”。长江过宜昌后,江面骤然展宽,进入“极目楚天舒”的两湖平原。此乃古荆州之地,故称荆江。“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指的就是这里。

扩展资料: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

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

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

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长江,横贯中华大地,日夜奔腾不息,迄今大约有两亿多岁了。它同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

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

考古学家在长江上下游,还发现不少地方仍留下中华民族童年的遗迹。如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就有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湖北“长阳人”的化石和石器。

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遗迹,距今亦有十几万年至一万多年了。70年代发现的江西清江美城和湖北黄陂盘龙城两处商代遗址。

证实了这里至少在3000年以前已经发展了和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基本相同的文化。在距今4000至600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人已经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定居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由于古代科学不发达,交通也不方便,古人很难认识长江的全貌,于是形成了很多的分段别称。长江正源叫沱沱河。从沱沱河到青海玉树段叫通天河。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达三四千米,和长江中下游相比较,真可谓是通天的河流。通天河流到川藏交界处,便有了金沙江之名(因江中出产沙金)。

金沙江在川滇边界拐了七个大湾,在宜宾附近接纳了岷江,开始称长江。从四川宜宾到湖北宜昌长1020公里,因流程大部分在川境,故称川江。川江纳众支流入三峡,水量骤增一倍以上。由于三峡多悬崖峭壁,故称“峡江”。

长江过宜昌后,江面骤然展宽,进入“极目楚天舒”的两湖平原。此乃古荆州之地,故称荆江。“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指的就是这里。

扩展资料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任务广泛而复杂,涉及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及流域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根据1990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治涝、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水土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调、水产、下流沿江城镇布局、

城市供水、水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旅游等,并指出流域规划工作要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基本原则,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电,整体与局部以及水土和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南水北调工程:能改善我国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

东线工程:从长江干流江都三江营抽水,供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天津等省市用水。

引江济淮线工程:从长江北岸裕溪口、凤凰颈、神塘河引水,经巢湖后跨江淮分水岭,送水至淮河,补充两淮地区的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长江古称“江”。

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

“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扩展资料: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416公里,称八百里皖江。长江干流自江西省九江市附近流入,在宿松进入安徽省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庆、贵池、铜陵、芜湖、马鞍山5个市12个县。

长江两岸支流众多,比较对称。自西向东,北岸较长支流有皖河、裕溪河和滁河等;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



大江,是中国古代长江继江水、长江(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后的第三个关于长江的称呼,元、明、清三代皆沿用此称呼。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如苏东坡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的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扩展资料:

“江”是专有名词,在古文献中,它特指长江,后来才引申为大江河的通称。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明确指出:

‘江’字一般总是指长江,如‘江东’是长江之东,‘江南’是长江之南。即使在后代,除非加上另一个江名(如‘浙江’),或加上数目字(如‘三江’、‘九江’),或‘江山’连用,否则仍指长江。

南方的河流虽然多称“江”,如湘江、漓江、嘉陵江等,但这些都受了“江”字本意的影响。就是说,古文献中除了特殊的与“江”字连缀的词外,单独的“江”字即是代表长江。

在《长江与扬子江名称初考》中,全面考证了长江在我国各时期的名称变化,强调了古文献中的“江”字就是指长江的说法。该文说,见之于文献的“江”字在春秋时代的兵器上就有了,如吴王的铜剑上刻有“处江之阳”的铭文。

汉代以后,人们开始称长江为“大江”,六朝以后始出现“长江”这一称呼,而“扬子江”则是在隋代大业年间才出现和使用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江



长江古称“江”。在我国上古时代,“江”是个专用名词,特指长江。有时也称“大江”。后来人们对长江的认识逐步加深,感到单称“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达它源远流长的地理特征。

所以又根据它的特点起了个名———“长江”。“长江”之称始于东汉末年。晋朝以后,称“长江”者逐渐多了起来。

古长江形成于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

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

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1-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

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

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

扩展资料: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416公里,称八百里皖江。长江干流自江西省九江市附近流入,在宿松进入安徽省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庆、贵池、铜陵、芜湖、马鞍山5个市12个县。

至和县乌江附近流入江苏省境。干流长约416公里,流域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47.3%,约占整个长江流域的4%。

长江两岸支流众多,比较对称。自西向东,北岸较长支流有皖河、裕溪河和滁河等;南岸有青弋江、水阳江等。

皖江水系可通航河段总长度4147公里,通航里程2526公里,通航河流、渠道共63条。干流主航道水深6~8米,全年可通航3000~5000吨级轮船。

芜湖以下可通万吨海轮,因受南京长江大桥桥孔高度限制,来安徽的轮船载重量在6000~7000吨之间。皖江两岸,密集地坐落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小孤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以及安徽池州杏花村、泾县桃花潭、黟县古民居、乌江霸王祠、当涂李白墓等人文胜景,青山绿水,诗情画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



长江被称为什么?
答:长江除了被称为黄金水道外,在古代还被称为大江,现在的长江在上海部分还被称为扬子江,同时还被称为中国第一大河。而且在地理书上还被称为水能宝库。长江的作用:便利的航运。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丰富的水能用于发电。长江的能源生产资源极大,但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开发。电力总蕴藏...

黄河长江汇合的地方称为什么
答:长江,古称江、大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418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中部、东部,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经中国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三分之一中国人口。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常被并列为中国历史、文明、经济的两大...

古时候长江也可以称为海吗
答:长江又别称为“九江”、“汉阳江”、“汉洋江”、“川江”、“荆江”,散见于各历史时期的文献中。长江的各段江面又有不同的名称。岷江以下上游叫“南江”、湖北江陵至江西九江称“中江”,其下游又泛称“北江”。以流经地域而命名的有:“楚江”,指安徽沿江段,这一带古属楚国;“横江”指安徽...

长江为何不叫河,黄河为何不叫江,二者为何又都称为“母亲河”?
答:长江和黄河这两条大型的河流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我们一上学的时候就知道这两条河流的重要性,它们都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为什么长江不叫河,黄河不叫江呢?这两者为什么又都称为“母亲河”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来说说吧!一、古代 关于它们名字的来源,这就得追随到遥远的古代。古代时候,“江”...

谁有长江的资料?
答: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

长江又叫啥?
答: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2884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80公里,为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在通称长江的各河段有很多名称: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境内,俗称川江,长1030公里。湖北省宜都至湖南省岳阳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附近及以下...

古代黄河、长江的名称
答:黄河在陕西有两条支流,现在叫渭河和泾河,当时叫渭水和泾水 长江当时有汉水,荆水等等,在现在湖南湖北一带

长江有什么之称啊?
答:水文特征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

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江和河有什么区别?
答:按照现代地理知识,流入内海或湖泊的叫“河”,比如黄河,塔里木河;流入外海的叫“江”,比如长江珠江。 按照地理区域区分,南方的河流大多称“江”,北方的河流大多称“河”。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我国古代,无论江还是河,一开始都叫“水”,或者再迟点的“川”。“子在川上曰”中的川就是指的黄河。 大约公元...

长江有什么之称?
答:黄金水道 万里长江自古便是贯穿东西部的流通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2018年干线货物通过量达26.9亿吨。岸电覆盖、垃圾上岸、码头整治、生态航道……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引领下,古老的黄金水道奏响“绿色交响曲”澎湃乐章,焕发出新的生机。流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