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太阳位于一天中最高点,地方时为几点?赤道上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分别为几点?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是几点

作者&投稿:巫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在赤道上看到日出时,所在地的地方时为六点~

地球沿地轴(南北磁极,临近极点)自转,而地轴垂直于 赤道所在平面。也就是说,在一天中,无论地球怎么自转,赤道平面相对于太阳的倾斜角度是一致的。
地球是不透明的,赤道是地球的一个大圆,在上述倾斜角度的作用下,导致太阳光只能照射到赤道的一半,而且,永远是照射到一半。于是在时间上,太阳光线把赤道分成了2等分,一半白天(有阳光),一半黑夜(没阳光),各12小时。在白天的正中间是中午12点,以12点为中心,两边各6个小时有光线,于是,赤道上地平线的日出是12-6=6点,日落是12+6=18点。

如果两地在同一纬度,东经116和东经106相差10个经度,对应时间差是40分钟,也就是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差40分钟,东经116度要早40分钟日出,同时也早40分钟日落。不在同一纬度现有条件不能比较。

相关说明
地方时差: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 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同一时区内所用的同一时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知识通解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今曰”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
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曰出曰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
曰出时间=12-昼长/2 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12+昼长/2 或曰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东边的地方时比较早。一天中的太阳最高点是正午12点,赤道上一年四季昼夜相平,都是6点日出,晚上18点日落。
至于第二个问题:东边的地方时早还是西边的早
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为界,国际日期变更线西边比东边早一天,也就是当西边是25日0时时,变更线的东边是24日0时。
但是总体上因外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所以时刻升上东边比西边早。

某地太阳位于一天中最高点,地方时为12点、。赤道上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分别为6点和18点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是相同的(你这题“同一条经线”不知是哪条“
同一条纬线上,东边的地方时早

某地太阳位于一天中最高点,地方时为12点
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为6点 赤道上日落的地方时为18点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东边的地方时早

太阳在最高时是地方时的12点,赤道上日出日落都在6点(18:00),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是一样的。

中国与美国时差?
答:美国西部与中国的时差是16个小时,所以如果中国是上午十点,那么美国西部就是头天下午六点;美国东部与中国的时差是13个小时,所以如果中国是上午十点,那么美国东部时间就是头天晚上九点。另外,美国使用夏令时,夏天比冬天早一小时,所以要看是夏天还是冬天。

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时
答:与大地的蓄热有关,因为气温主要受地面长波辐射的影响,在12点虽然太阳辐射最强,但是由于大地的蓄热,大地的温度一般会在两点左右达到峰值,此时长波辐射最强,气温最高。。。

一道关于等太阳高度线的高中地理题
答:因此,E点的经度为110°W。由题干知,②地比①地纬度高,距离太阳直射点远,太阳高度比①地小,即②<①;同理①③两地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此刻①地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③地位于①的西侧,没有达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因此,①地太阳高度大于③地。

跪求 高一地理必修一怎么求昼 夜长,地方时,有例题帮忙求解一下_百度...
答:(二)、什么叫地方时呢?因天空只有一个太阳,某一瞬间地球上不可能各地同时出现日出,即因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就叫地方时。(三)、如何确定地方时呢?(1)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为12点,即竿影最短时定为12点。(2)根据太阳的方位定地方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位于正南方时为12点...

太阳直射点位于23.5°N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
答:太阳直射点位于23.5°N的这一天,就是北半球夏至日,那么此刻北半球的太阳正午高度角最大。而由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可能经历2次太阳直射。因此,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23.5°N—北纬90度(即北回归线到北极点),也就是北回归线以北的北半球。在23.5°N,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西班牙的时间
答:中国北京比西班牙快6小时。西班牙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处,执行东一区时区,现执行夏令时。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八区时区。正式的时区划分,其中包括24个时区,每一时区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有一条中央子午线;例如,GMT属于“z”区,因此其时间...

一天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答:以北半球为例,大部分地区在夏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如果出现极昼现象,0点太阳位于正北方,12点位于正南方,12点的太阳高度高于0点;如果出现极夜现象,则终日不见太阳。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则会存在正午太阳...

一天之中太阳温度最高是几点
答:中午12点,确实是一天当中太阳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也是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时刻,但此时,地面得到的太阳能量比地面失去的热量要多,地面温度进一步上升,大约到了13点时,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等于地面失去的热量,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把这些热量向大气传输,时间大约要1个小时,因此,在...

地理的有关计算
答: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

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并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高的12点?
答:对流等形式向空气中传导,这是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的热再释放出去烘热空气,所以地面受热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使气温升高。在中午以后,地面放出的热量,仍少于太阳供给的热量时,直到下午二、三点钟,地面温度才能升到最高,气温也才是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