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物理初二的题

作者&投稿:幸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有好的物理初二的习题啊~

书店里有很多好的练习题啊,就看你会不会选择了。我个人认为《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和《原创新课堂》比较好

第一章
1.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1.2比较有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两种。测量是定量比较。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基本的测量。
米m(主单位)
测量长度:长度单位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等
量程
测量工具:刻度尺 分度线
零刻度线
测量方法: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尺的位置与被测物平行,视线正对刻度线并垂直尺面,记录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减小误差: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 3.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秒s(主单位)
测量时间:时间单位 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m 纳秒ns等
测量工具:钟表
1.3特殊测量:累积法:测量纸的厚度
以直代曲法:测量曲线的长度
1.4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
2.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形式:波
传播: 固体
条件:介质 液体 (真空不能传声)
气体:340m/s
接受:人耳结构
听不到声的情况:1.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2.离声源太元 3.无介质
音调:高低←频率(声源每秒振动次数,单位:赫兹Hz)
2.2~2.3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强弱←振幅(分贝dB计量声音强弱)/离声源远近
音色←材料、结构、发声方式
弦乐器的音调:当弦粗细、张紧程度相同,弦越长音调越低;
当弦粗细、长短相同,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
当弦长短、张紧程度相同,弦越细音调越高;
人发出声波的频率范围85~1100Hz 人“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物理学:无规律振动
2.4乐音 环境保护:影响人正常生活、学习、休息
物理学:有规律振动
噪音 环境保护:有可能影响人
定义: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超声 作用:传递信息;具有能力。
次声: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消声
方法 吸声
隔声
减少噪声 在声源处
途径 在传播过程中
在人耳处

第三章
3.1光的定义:光是一种电磁波,平时看到的是“可见光”,能引起人的视觉的电磁波。
光的作用:让我们看见物体;带来温暖;植物光合作用……
人能看见物体的条件:是光源或能反射光;光能进入人的眼睛。
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光的传播: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光的现象: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3.2光的反射的定义: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两角相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4光的折射的定义: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3.3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距=物距;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与镜面。
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像点。
凸面镜:会聚光
球面镜 凹面镜:发散光
3.5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中心。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
3.6凸透镜成像规律
u > 2f 缩小 实像 倒立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倒立 v = 2f
f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镜
3.7眼睛:正常眼、近视眼(像在视网膜前,凹透镜纠正)、远视眼(像在视网膜后,凸透镜纠正)
显微镜:物镜(f<u<2f)目镜(u<f)
望远镜:物镜(u>2f)目镜(u<f)
3.8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

第四章
4.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计:利用汞、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
摄氏温标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观察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温度;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4.2~4.4

任何温度 温度
蒸发 液体表面 影响蒸发的因素 表面积
缓慢 周围空气流动
汽化: 一定温度(沸点)
沸腾 液体内部、表面 水沸腾的条件: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
液化方法:降温;加压
晶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
熔化 非晶体: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4.5云的形成:液化、凝华 雪的形成:凝华 霜的形成:凝华
雨的形成:熔化 雾的形成:液化
雹的形成:凝固 露的形成:液化
第五章
5.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位置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
千克kg(主单位)
单位 吨t 克g 毫克mg
测量:
⑴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托盘天平。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1.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2.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5.2~5.3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
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公式ρ=m/V m=ρV V=m/ρ(单位:kg/m³ g/cm³)
1 kg/m³=1/1000 g/cm³
5.4能吸引铁、钴、镍的物体有磁性,有磁性的物体是磁体。磁体中磁性最强的部分是磁极。
地理北=地磁南 地理南=地磁北
磁性材料:磁带、磁盘、磁卡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盐水、金属、溶液、石墨、人、大地、不纯净的水)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绝缘体之间(锗、硅、砷化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糖水、常温下的玻璃、橡胶、塑料、干燥木材、纯净的水)
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体(金属、水)
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玻璃、塑料)
硬度:金刚石硬度最大 6B→B→HB→F→H→9H
5.5纳米材料:微粒小到纳米尺寸的材料(纳米陶瓷材料、纳米碳管、纳米磁性材料、纳米复合材料)
半导体材料:锗、硅、砷化镓(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属性)
超导材料:电阻为0
隐形材料:能强烈吸收电磁波
或者在http://wuli.ydgz.com/2007/0712/138717.html
http://phy.hengqian.com/html/2006/12-9/r151554705.shtml下载。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那么人类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根据上面的经验规律,视网膜上的物像似乎应该是倒立的。可是我们平常看见的任何物体,明明是正立的啊?这个与“经验规律”发生冲突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皮层的调整作用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蜡烛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正立的虚像。
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是由两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镜体组成
凹面镜是由两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镜体组成
二.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面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凹面镜是折射成像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成的像可以是 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
凹面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透镜(包括凸透镜)是使光线透过,使用光线折后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折射定律。面镜(包括凸面镜)不是使光线透过,而是反射回去成像的仪器,光线遵守反射定律。
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可把平行光会聚于焦点,也可把焦点发出的光线折射成平行光。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主要用扩大视野。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v=2f
2f>u>f 放大 倒立 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凸透镜,光屏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
f2f
u=f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照相机运用的就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
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
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至于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的口诀
一焦分虚实
二焦分大小
像大像距大
物近像远大
物远像近小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1. 把一个正方体,保持侧面竖直地浸没在液体里的不同深度处,则
A. 正方体顶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B. 正方体底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C. 正方体每个侧面所受的压力大小变
D. 正方体上、下两面受的压力差不变
2. 游客潜入海底观光,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浮力逐渐变大 B.浮力逐渐变小 C.压强逐渐变大 D压强逐渐变小
3. 李明和王聪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把一木块和一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对上述现象他俩展开讨论,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D. 密度大的物体下沉,密度小的物体上浮
4.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仍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5.图2-1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A.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 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 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6.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这种液体一定是
A.水 B.水银 C.酒精 D.盐水
7.一只塑料球,放在酒精中恰好悬浮,而放在水中则漂浮在水面上。该球在这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A.在酒精中受的浮力大 B.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所受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8.一均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将此物体露出水面部分截去,则余下部分将会
A.下沉 B.悬浮 C.上浮 D.都有可能
9.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液体 C.盛液体的容器 D.物体本身
10.《死海不死》一文写道:将奴隶和俘虏仍进了海里,屡淹不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密度等于海水的密度,人在海中悬浮
B.人体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人在海中悬浮
C.人体的密度大于海水的密度,人在海中漂浮
D.人受到的浮力大于人体所受重力,人在海中漂浮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物体一定悬浮在液体中
B.只要物体在液体中是静止的,则它所受的浮力就一定等于它的重力
C.一个物体从液体中往上浮,当它露出液面继续往上浮时,浮力将渐渐变小
D.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匀速地竖直往下沉,说明它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12.如图2-2所示,同一物体放在甲、乙两种不同液体中,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与F乙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F甲<F乙 D.F甲>F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3.一位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可乐瓶与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如图2-3所示,将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图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用手堵住瓶口(图乙),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当居室前后窗子打开时,“过堂风”会把侧面墙上的衣柜门吹开,这是因为衣柜外_____ 衣柜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N。
16.图2-5甲中一体积为 1.0×10-4m3实心物体A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8N,物体A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若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1.8N如图2-5乙,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    N
17. 重14.7N的石挂在弹簧秤下端,将它完全没入水中,这时弹簧秤示数是9.8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N,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kg/m3。
18.判断一个物体放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可根据这个物体的密度,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_____;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 _____ 。吃饭时,汤盆里的油总是浮在最上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9.将密度计先后浸入盐水、清水和油中,在这三种液体中密度计所受浮力的大小F盐、 F水、F油之间的关系是F盐_____F水_____F油 ;在此三种情况中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h盐_____h水_____h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一个皮球重2 N浮在水面上,有一半浸入水中,这时皮球所受的浮力为_____ N,若用力把皮球全部按入水中时,则皮球所受浮力为 _____ N.
21.一个鸡蛋悬浮在盛有盐水的杯中,现在往杯中加入纯水,这时悬浮在水中的鸡蛋将逐渐_____,如果往杯中继续加盐使其溶化,鸡蛋将逐渐_____.
22.A、B和C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放入盛有液体的容器中,各球所处位置如图2-6所示,从而可以判断_____球的密度最大,_____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球受到的浮力_____B球受到的浮力.(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3.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____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 _____,强大的气流会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4.一艘潜水艇在东海某地执行完任务后,返回长江某基地.潜水艇在海面下和江面下悬浮时.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吗?为什么?哪种情况所受的重力大呢?

25.具有“世界第一跨”之称的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主跨跨度为330m,复线桥所需钢箱梁在武汉制造.这是一个长达103m、重达1400t,能浮在水面上却没有动力的大家伙.图2-7所示为今年5月8日钢箱梁在机动船的推动下缓缓驶入三峡船闸时的情景,请根据此情景提出两个与钢箱梁有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简答.
示例:
问题:钢箱梁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简答:钢箱梁是空心的,排开的水重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问题:
解答:
问题:
解答:
26.以下几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请你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运动项目比赛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尝试解答。
问题1:
解 答:
问题2:
解 答:

四、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2-9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两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28. 图2-10所示的实验是研究浸没在水中的石块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
(1)对比乙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受浮力大小是__ ___ N.
(2)对比甲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排开的水重是____ _ N.
(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9.(6分)在一次地理实践活动中,小明在河边发现了一小块不知名的固体矿石,他身边有下列器材:量筒,小厚底玻璃杯(直径小于量筒)。小明把空玻璃杯放在水面上时发现玻璃杯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当他把小矿石放在玻璃杯中时玻璃杯仍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小明利用以上器材测量出了小矿石的密度。
(1)请你写出小明实验测量的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得的物理量:

(2) 矿石密度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
ρ矿石= 。
30.已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木块重力大约7N,、刻度尺、足够大的量杯、足量的水和细棉线(自重不计),。请你利用图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木块重力的实验方案:
(1)写出选用器材的名称:
(2)请用文字简要地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
(3)木块重力的表达式:

五、计算题:(5分+5分=10分)
31.有一个空心铝球,重4.5N,体积为0.5dm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求:(1)结合计算,说明它为什么上浮?(2)漂浮的空心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32.用一根能承受2 t物体的拉力的钢绳,能否把沉没在水中、体积为1 m3、密度是2.6×103 kg/ m3的大石块提起?如果能提起,当石块提到露出水面多大体积时,绳子就要断?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D C C C D B C C B C C B
二、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3.乒乓球不受浮力,只受水的压力 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
14.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15. 10 上浮 6
16.(1)2.8×103kg/m3,1;
17. 4.9 0.5×10-3 1.5×103
18. 下沉 上浮 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9. 等于 等于 小于 小于
20. 2 4
21. 下沉 上浮
22. A C 等于
23.流速大 小 流速小 大 把人推向火车 (举例省略)
24 答:不相等 因为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海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25 问题:桥面为什么要用钢来做 解答:因为钢能承受的压强大 问题:桥面为什么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解答:为了增大摩擦
26 问题:足球的运动状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解答:因为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问题:赛艇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解答:赛艇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四、探究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7 白纸会相互靠近 气体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
28.1 1 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29 (1)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空玻璃杯放入量筒中,计下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2)将矿石放入玻璃杯中,计下量筒水的体积V2 (3)将矿石投入量筒的水中,计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3 矿石的密度ρ=(V2-V1)ρ水/(V3-V1)
30 方案一:(1)量杯、水、细棉线、木块
(2)量杯中水的体积V1,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液面的位置V2
(3)G=ρ水g(V2-V1)
五、计算题:(6分)
31.(1)上浮 (2)0.041dm3
32. 能提起,0.4 m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态酒精凝固点是 )。
2、如图1所示,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应该是(a)______(b)_______(c)________.
3、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2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___________ (液化/汽化)现象,并 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
4、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5、去年冬季,无锡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_________(高/低)。
6、北方冬天的地窖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_______时要____________,使地窖内的温度不会降的过低而冻坏地窖内存放的菜。
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 的缘故.
8、据报道,国外有人利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设计了一种“真空洗衣机”。它不需要洗衣粉就能使常温的水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达到洗涤的效果。你认为这则报道真实吗?_________ 你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
物理现象 物态变化
示例 烧开水时冒出“白气”的形成过程 液化
1 凝固
2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10、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1、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__________现象。
12、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0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_热的原理。
13、海波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物体在凝固过程中,都要________热量,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将_______。
14、铝的熔点是660℃,那么660℃的铝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15、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⑴这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
⑵___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______的质量大。
16、如图3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是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温度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7、夏天的早晨,无锡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
A、0℃ B、15℃ C、25℃ D、40℃
18、如图4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

19、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
20、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1、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 )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
2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人O℃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罐装饮料易爆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D、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23、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2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2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26、若用刚测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计插入沸水中测水温,则温度计的液柱是(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7、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0C而熔化
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0C而使冰雪熔化
28、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29、用一把钢制的直尺在20℃时测得一根铜棒长度为L,如果在0℃时用这把钢尺测量该铜棒的长度为 ( )
A、等于L B、大于L C、小于L D、无法判定
30、当某种液体的温度达到它的沸点时,有关该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在蒸发 B、一定在沸腾
C、可能在沸腾 D、蒸发和沸腾可能同时进行
3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 )
A、18.4℃ B、20℃ C、26.4℃ D、16.9℃
32、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 )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
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
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
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

三、简答题:(33题4分,34题4分,35题4分,36题5分,共17分)
33、为了确定方向,可以把手臂浸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哪一面吹来的。
⑴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简单解释。

⑵举出一个与上述现象相同原理的实际例子。

其实你百度一下“初二物理题”就会有很多啊…

初二物理经典例题 100道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8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题目实在太多了,我摘录了一部分,你可以自己去下载,下载地址是:http://wenku.baidu.com/view/7ff61127a5e9856a561260cc.html初二物理声现象同步练习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1.发声体都是在 着,...

求救啊,我马上就要月考了。谁有八年级下册的物理题啊?最好有答案,谢谢...
答:谁有八年级下册的物理题啊?最好有答案,谢谢了。一定要帮帮我啊, 我们要考到欧姆定律的第二节。谢谢了,拜托了。。... 我们要考到欧姆定律的第二节。谢谢了,拜托了。。 展开 7个回答 #热议# 孩子之间打架 父母要不要干预? 963300160 2011-03-21 · TA获得超过38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

谁有初二物理的体积相等问题的题??急用!★&谢谢
答:排开水的质量是m-(M-m石)=m+m石-M 所以排开水的体积是V=(m+m石-M)/p水=V石 所以p=m石/V石 应用的原理是p=m/V,以及排开水的体积与石头的体积相等

初二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练习题
答:初二人教版物理上册期末练习题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知道...

初二物理力学计算题10道,包括答案
答:解:(1)假如没有摩擦力,则根据F牵*L=G得F牵*80m=80000N*10m解得:F牵=10000N ,而本题摩擦力为5000N,所以实际所需的力为10000N+5000N=15000N (2)若按高中知识来求,则先求出"下滑力"为:80000N*(10m/80m)=10000N ,"摩擦力"加上"下滑力(即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量)"就是所求牵引力的...

谁有没有初二物理经典试题及答案哦,可不可以发给我哦
答:注意 本题目只要搞清楚,从密闭烧瓶中往外抽气时可使瓶内气压降低,而沸点的高低与大气压有关,如果气压降低,沸点就降低,所以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例3 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厘米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厘米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牛,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的_...

初二的一道物理题,谁来帮讲一下
答:(1)测量工具:(2)测量步骤:(3)计算表达式:17.一口枯井中的一只青蛙在P点“坐井观天”,如图所示,请用光的示意图画出青蛙观看到“天”的范围大小。18.“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的是什么物理知识?请在上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不到的范围大小。做完了就会了 参考资料:爱采吥采 ...

帮我找一些初二的物理难题!越难越好!
答:帮我找一些初二的物理难题!越难越好! 有关于欧姆定律,电阻,电压的物理题!要附加题的那一种!马上月考了,准备一下!... 有关于欧姆定律,电阻,电压的物理题!要附加题的那一种!马上月考了,准备一下!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魔魅闪光 2008-03-23 · TA获得超过2735个赞...

谁有初二物理的试题啊???帮帮忙
答:3、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容器重10牛,倒入14千克的水后刚好装满容器,容器的底面积为500厘米2,图中h1 =20厘米、h2=5厘米,求:(1)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8分) 还有更多word格式的初二物理试题 [初二物理试题]初二物理光学试题 佚名 09-28 ...

初二物理题!!我还有分啊
答:1.p=密度*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P=密度*gh=(F-1N)s 1*10^3kg/m^3*10N/kg*0.1m=(F-1N)/0.0008m^2 F=1.8N 答: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至少要1000pa?在按压器上至少要加1.8N大的压力 2.(P内-P大气压)=F/s=0.1kg*10N/kg/(派*0.0015^2)=141543...